于新洁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浅谈歌唱表演再创作的几点认识
- 2007年
- 本文从声乐表演中感知,想象,情感以及理性与感性的把握三个方面说明在声乐表演中心理因素与表演创作应遵守的几点原则并简述歌唱训练中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 于新洁
- 略论金元时期诸宫调音乐作品
- 2011年
- 诸宫调是说唱故事的一种形式,兴起于北宋中期,相传为孔三传所创。靖康之变后,诸宫调分为南北两派共流传了二百多年,经北宋、南宋、金元、衰落于元代的中后期。诸宫调对我国古代音乐史和宋元时期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目前发现的诸宫调只有三部,流行于金朝的《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西厢诸宫调》,流行于元初的《天宝遗事诸宫调》。由于流传下来的资料太少,故这三部诸宫调显得弥足珍贵,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于新洁
- 关键词:诸宫调《董西厢》
- 略述辽宁阜新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被引量:1
- 2012年
- 辽宁阜新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发展传承至今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绝非偶然现象,笔者对辽宁阜新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进行考察,围绕生活在这一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及生存现状进行论述。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民歌形成和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并就相关保护问题提出建议。
- 于新洁
- 关键词:传承保护
- 浅析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及其艺术特色被引量:1
- 2008年
- 诸宫调是流行于宋、金时代的一种重要的大型说唱音乐文学艺术样式,是由讲说和歌唱的乐曲穿插而成的。董解元的《西厢记》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套诸宫调,所以对研究宋金时期的诸宫调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现存能够考证的诸宫调仅有三部,董解元的《西厢记》是最为完整一部,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
- 于新洁
- 关键词: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艺术特色
- 试述诸宫调的音乐结构被引量:1
- 2011年
- 诸宫调是有说有唱、说唱相间、表演情节复杂的说唱音乐形式。它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缀成套,各套之间的宫调却不相同,作品呈现出多调式的特点。对诸宫调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系统研究,辨明其曲牌使用的规律,理清其联缀成套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对研究宋元时期音乐文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于新洁
- 关键词:诸宫调音乐结构
- 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被引量:22
- 2014年
- 多元文化主义思潮所关注的是族裔少数群体自身权利的实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对差异族群文化的承认与尊重,逻辑起点在于不同族群间事实存在的文化差异,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则是在该思潮的影响之下催生的教育理念。该思潮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关照与启示。机遇与挑战并存、复兴与衰退共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的学理逻辑和现实境遇,意义重构与个性张扬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两个着力点,而提倡和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的主渠道。
- 于新洁乌尔茜娅
-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 辽西蒙古贞地区蒙古族民歌探微
- 2011年
- 辽西蒙古贞地区的民歌,是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与生活在周边地区其他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蒙古贞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发生了改变,生活习俗、文化形态都有所变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点并融入了民俗,研究其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 于新洁
- 关键词:蒙古贞民歌
- 浅谈我国隋唐时期雅乐及燕乐对日本、朝鲜音乐文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隋唐时期的雅乐虽规模宏大,但燕乐也在快速发展壮大。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空前繁荣使得音乐文化迅猛发展,以致于其音乐与某些表演形式对东亚音乐文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 于新洁
- 关键词:隋唐时期雅乐日本雅乐
- 论诸宫调的宫调与曲牌被引量:1
- 2009年
- 诸宫调又称为"般诸宫调",因其运用多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它由很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使用同一个宫调,不同套的曲牌则使用不同的宫调。这样,各套之间的联接就出现了多宫调的运用,造成宫调色彩的对比,从而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作为一种成熟的表演形式,诸宫调的宫调和曲牌对元杂剧有直接的影响。
- 于新洁
- 关键词:诸宫调宫调曲牌
- 梳理与检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析评被引量:1
- 2016年
- 学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勃兴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之后,可以把从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到民族音乐学的"西学东渐"、外部文化结构与内部音乐形态的双向延展,以及相关学术研讨与交流的广泛开展作为理解该项研究纵深发展的基本线索。学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从类型上分析,主要包括对于音乐现象本身的描述性研究、对于音乐本体的形态学分析、对于作为文化类型的音乐进行音乐文化学研究和跨文化比较,以及音乐史的建构,等等。伴随该项研究范围的拓展、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完善和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繁,该项研究也在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并且表现出注重田野工作和基础资料积累、多元文化开放视野和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等特色。推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朝着规范化、学科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是从事该项研究学者的共同责任。
- 于新洁
-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