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泓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直肠前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应用及术中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34例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排便通畅,梗阻感消失,每日排成形大便1 ̄2次;2例排便改善,肛门坠胀感减轻。治愈率为94.4%。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讨论PPH术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复发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在直肠前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 于泓唐伟
- 关键词:直肠前突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浓度与肿瘤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浓度与肿瘤TNM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收集了一组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n=84)及健康对照者(n=30)外周血血清,使用EHSA法检测血清中VEGF-A、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浓度,了解这些细胞因子浓度与肿瘤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VEGF-A和PL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VEGF-D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VEGF-A和PLGF浓度与患者的肿瘤分期相关,且VEGF-A或PLGF高浓度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低浓度的患者.结论 测定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VEGF-A和PLGF浓度有助于辅助临床分期并提供预后信息.
- 朱建华于泓濮伟刚唐伟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胃癌肿瘤分期复发
- 胃袖状切除联合胆胰转流术在重度肥胖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胃袖状切除联合胆胰转流术在重度肥胖病治疗中(BMI>35)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结合体质量指数及相关代谢并发症,选择2008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度肥胖病患者8例,采取胃袖状切除联合胆胰转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第1、6、12月进行随访,8例患者减重效果显著,相关代谢合并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胃袖状切除联合改良胆胰转流术治疗重度肥胖病效果显著。
- 朱建华于泓濮伟刚钱筱健唐伟
- 关键词:胆胰转流术
- 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技巧与并发症预防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 11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资料。结果:1 112例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2例,术后出血1例,胆漏2例。结论:为了减少并发症,应从严掌握MC手术适应症,良好的手术技巧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张永东于泓姚成汉
-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 Ⅰ期PPH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Ⅰ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嵌顿性混合痔行Ⅰ期PPH手术治疗(Ⅰ期组),并与21例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经保守治疗后行Ⅱ期PPH术(Ⅱ期组)作对照,分析Ⅰ期PPH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Ⅰ期组与Ⅱ期组相比,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Ⅰ期组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Ⅰ期PPH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安全有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后Ⅱ期PPH手术。
- 于泓唐伟
- 关键词:嵌顿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浅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对8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1例均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例。结论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可以预防胆管损伤。
- 张永东于泓姚成汉
- 关键词: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