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祥

作品数:13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混凝土
  • 4篇弹塑性
  • 4篇本构
  • 3篇本构模型
  • 2篇有限元
  • 2篇土结构
  • 2篇混凝土结构
  • 2篇刚度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2篇本构关系
  • 1篇弹塑性有限元
  • 1篇弹性模量
  • 1篇等效刚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损伤
  • 1篇地震损伤模型
  • 1篇压比
  • 1篇应力

机构

  • 13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市建筑科...
  • 1篇机械工业部第...
  • 1篇联合工程公司

作者

  • 13篇于海祥
  • 10篇武建华
  • 2篇李强
  • 2篇李仁佩
  • 2篇张国彬
  • 1篇姜永东
  • 1篇郏建磊
  • 1篇苏文章
  • 1篇王勇勤
  • 1篇白绍良
  • 1篇王振强
  • 1篇魏奇科
  • 1篇程光均
  • 1篇张川
  • 1篇李智能

传媒

  • 2篇重庆建筑大学...
  • 2篇重庆建筑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评述被引量:18
2007年
现有混凝土本构关系主要是基于成熟的经典弹塑性模型所建立的,弹塑性模型在数学上较严格,但是与混凝土材料破坏机理不协调,各国学者针对混凝土这类特殊多相复合材料提出了很多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理论的损伤本构模型。系统综述了混凝土损伤本构研究的成果,在分析了各个有代表意义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基础之上,对比研究了各个模型的特点及各自适用范围,通过总结前人成果,为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提供了思路。
于海祥武建华李强
关键词:混凝土本构关系
基于新型索单元模型理论的索网结构初始形态分析及静力分析
2006年
针对大型空间结构索网分析中两个核心问题——索网结构的初始形态分析和受力分析,本文基于文献[1]提出的四节点等参曲线索单元模型理论,进行索网的初始形态分析和静力分析,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和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为这种新型的等参元模型理论在索网结构全过程分析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李仁佩苏文章武建华于海祥
关键词:索网结构初始形态分析静力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损伤参数以及几种双参数地震破坏准则的基础上,利用损伤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模型中用结构构件最大变位处的卸载刚度的退化和累积不可逆塑性变形这两个破坏参数的非线...
于海祥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刚度退化累积塑性变形
文献传递
基于理想无损状态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及应用
以内变量理论和不可逆热力学理论为基础的损伤力学在发展混凝土类工程材料的本构模型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基于应变等效假设和有效应力概念的损伤理论是将损伤力学推广到工程应用的重要途径,但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不受损伤发育...
于海祥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弹塑性
文献传递
基于两次POA的整体损伤模型被引量:2
2005年
POA分析是一种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的简化方法。针对材料、构件和结构层次的损伤模型存在着脱节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两次POA分析的整体损伤模型,通过结构受损前后等效刚度的衰减来综合考虑结构刚度、强度和延性的退化,并通过算例验证该模型。
张国彬龚云平于海祥武建华
关键词:等效刚度
焊接格网箍筋
刘从学李智能魏奇科张川王勇勤杜武于海祥宋春芳李青枫王振强狄佳
主要技术内容:1)开展了多种形式焊接箍筋中各焊接节点焊接工艺攻关,确保各类焊接节点的抗拉极限强度、延性以及质量稳定性。2)进行了多种形式焊接箍筋和传统箍筋混凝土结构梁、柱性能对比试验,验证了焊接格网箍筋混凝土构件优良的力...
关键词:
基于无损受力状态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被引量:8
2009年
在实验基础上得到了混凝土在理想无损伤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此理想无损伤曲线和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塑性与损伤相解耦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其中塑性部分建立在有效应力空间,采用基于拉、压双重强化模式的屈服函数,塑性强化准则采用理想无损伤条件下的Ramberg-Osgood强化规律;损伤部分基于有效应力张量的正负分解,采用受拉和受压两个损伤变量反映两种不同的损伤状态,由塑性应变驱动的分段曲线损伤演化方程建立在理想无损伤应力-应变关系之上。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文模型的有效性。
于海祥武建华
关键词:混凝土本构模型弹塑性
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被引量:13
2004年
在结构的抗震设计、未来震害预测、震后经济损失评估等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合理的反应量建立结构损伤评估模型,以定量计算出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损伤指标。在分析现有的损伤参数以及几种双参数地震破坏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并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
于海祥武建华张国彬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挠曲侧移二阶效应的整体考虑被引量:4
2006年
论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阶效应的研究方法,从框架柱变形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有挠曲和侧移的框架柱的二阶效应,推导了考虑刚度折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二阶效应的解析法。在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时,柱的各截面内力中可自动包括二阶效应,不需要再考虑弯矩增大系数,计算方便。
程光均于海祥白绍良武建华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二阶效应
一维损伤变量的合理定义方法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利用"弹性模量衰减法"定义损伤变量是否合理这一问题,借助有效应力的概念以及应变等效假设,从本质上阐述了一维情况下材料损伤变量应该以何种弹性模量来定义。指出从应变等效假设的角度准确度量材料的损伤程度必须首先确定材料的无损伤参考工作状态;将直线形式的应力-应变关系作为无损伤材料的参考工作状态是没有根据的。按照弹性损伤和弹塑性损伤两种状况推导出损伤变量的合理定义,证明卸载模量的退化可以作为弹塑性材料损伤变量的定义。同时,结合所提出的混凝土受压损伤本构方程,验证弹性应变等效假设,并给出一维损伤本构模型的合理建立方法。
于海祥武建华李强
关键词:弹性模量弹塑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