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高速客车侧向风稳定性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 为了分析侧向风对高速客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以多体动力学为基础,在ADAMS/Car专业模块中建立了宇通高速客车模型。通过考虑车身上7个离散的侧风作用点,进而实现了风压中心漂移的侧风模型。通过对美国ESV(Experime...
- 秦东晨于立徐一村
- 关键词:ADAMS/CAR高速客车仿真
- 文献传递
- 液压支架运动精度的可靠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运动精度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和连续接触模型的有效杆长理论,建立了液压支架顶梁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引入杆长误差和间隙误差时对运动精度的影响,以某型液压支架为例对运动精度可靠性进行了计算,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了验证,绘制了间隙误差与可靠度的T-R曲线图。
- 秦东晨郭哲锋武红霞姚向豫于立
- 关键词: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可靠度
- 基于弹性衬套和柔性体的悬架运动特性仿真
- 汽车悬架运动特性的研究是汽车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研究表现在车轮定位参数的研究中。为了分析弹性衬套以及刚性体柔化对悬架运动特性的影响,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Adams/Car模块中建立了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
- 奏东晨蓝贤清于立
- 关键词:弹性衬套柔性体
- 基于弹性衬套和柔性零部件的车轮定位参数仿真试验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分析悬架中弹性衬套替换刚性铰接及主要承载零部件的柔化处理对车轮定位参数的影响,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Adams中建立了某车双横臂独立悬架多刚体模型I,对三因素弹性衬套替换刚性铰接以及下横臂和横向稳定杆的柔化处理的影响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说明:3个因素对车轮定位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在模型I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上述3个因素建立了模型II并进行悬架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特性,为悬架的开发设计奠定了基础.
- 秦东晨蓝贤清于立
- 关键词:悬架弹性衬套车轮定位参数
- HNSAE10013基于弹性衬套和柔性体的悬架运动特性仿真
- 汽车悬架运动特性的研究是汽车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研究表现在车轮定位参数的研究中。为了分析弹性衬套以及刚性体柔化对悬架运动特性的影响,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ADAMS/CAR模块中建立了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
- 奏东晨蓝贤清于立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DRGs付费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问题研究--以安阳县人民医院为例
- 与国外状况正好相反的情况,我国的公立医院由于政策支持、政府资金支持、公民的公信力支持,其规模与医疗水平都远远领先于私立医院,这也使得我国公立医院成为病患第一时间考虑的医疗服务机构,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
- 于立
-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PDCA循环理论
- 文献传递
- HNSAE10012高速客车侧向风稳定性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 为了分析侧向风对高速客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以多体动力学为基础,在ADAMS/CAR专业模块中建立了宇通高速客车模型。通过考虑车身上7个离散的侧风作用点,进而实现了风压中心漂移的侧风模型。通过对美国ESV(EXPERIME...
- 秦东晨于立徐一村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面向侧向风操稳性的客车动力学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
-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大量兴建,汽车的实际车速得以不断提高,侧风对汽车行驶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也日益重要起来,汽车的侧风稳定性日渐成为研究车辆主动安全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首先对作用于高速汽车车身...
- 于立
- 关键词:高速客车动力学建模
- 基于弹性衬套和柔性体的悬架运动特性仿真
- 汽车悬架运动特性的研究是汽车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研究表现在车轮定位参数的研究中。为了分析弹性衬套以及刚性体柔化对悬架运动特性的影响,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在Adams/Car模块中建立了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
- 秦东晨蓝贤清于立
- 关键词:悬架弹性衬套柔性体前轮定位参数
- 文献传递
- 面向FT-M6678的对称矩阵特征值求解算法实现与优化
- 2024年
- 目前国产自主可控FT-M6678平台上没有对称矩阵特征值求解相关的实现,且平台上现有数学计算库不能很好地满足类似问题求解的需求。面向国产FT-M6678处理器,对对称矩阵特征值求解(SYEV)算法进行实现与优化,完善FT-M6678平台的线性代数计算库。通过对SYEV算法的实现过程以及运行热点的分析,基于FT-M6678平台进行编译优化、访存优化以及向量并行化优化,其中:编译优化是根据不同的编译选项指导编译器对程序优化以达到加速效果;访存优化包括缓存优化以及数据段与程序段的分配优化,用于提高矩阵数据的访存效率;向量并行化优化包括循环展开以及适配FT-M6678平台的单指令多数据流(SIMD)指令并行优化,用于提升程序的计算效率。在FT-M6678平台上对所实现并优化的算法进行正确性验证与优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正确通过LAPACK官方测试集测试,并且在FT-M6678平台上的加速效果可达到58.346倍,对比TMS320C6678平台速度可提升2.053倍。
- 于立韩林罗有才商建东
- 关键词:缓存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