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盛京自由研究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辽宁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措施与效果被引量:11
- 2015年
- 辽宁省于2011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信息管理、培训与督导等措施,有效的提高了艾滋病和梅毒在孕期的检测率,孕产妇梅毒感染报告率和治疗率等指标逐年提高,先天梅毒报告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满18月龄艾滋病暴露儿童尚无感染发生。
- 田宏苏敏李常惠李嘉宋辉青于莉韩艳
- 关键词:母婴传播
- 辽宁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 目的:分析辽宁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死亡构成、影响因素,总结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辽宁省10年全部死亡孕产妇报告卡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①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率...
- 李常惠田宏于莉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
- 辽宁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 2011年
- 文章探讨辽宁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的管理模式。
- 丁晓枫田宏于莉陈艳玲
- 关键词:宫颈癌农村
- 辽宁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中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3[1]。因此,开展普遍性的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公共卫生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按照卫生部《农村妇女“两癌”项目管理方案》要求,辽宁省卫生厅制订了《辽宁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2009-2011年)》,沈阳苏家屯区、大连庄河市、鞍山台安县、营口盖州市4个县区作为项目地区,于2009年10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实施了辽宁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田宏于莉李常惠
-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
- 辽宁省2014~2019年孕产妇死亡监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辽宁省2014~201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收集2014~2019年辽宁省死亡孕产妇资料并分析死因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辽宁省2014~2019年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波动在9.2/10万~14.9/10万。2014年、2015年辽宁省孕产妇死亡因素第一顺位为羊水栓塞,2016~2019年羊水栓塞死因顺位下降,产科出血、高血压、心脏病成为死因第一顺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中,医疗保健系统仍占较大比重,主要存在问题仍以知识技能不足为主,县区级医疗保健系统知识技能不足问题尤为突出。结论2014~2019年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率进入平台期,虽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仍需努力。
- 宋贵玉于莉杨宏宏田宏黄岭李媛媛侯悦王丹那全乔宠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孕期保健死因
- 某省围生儿缺陷病因及引起死亡的原因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辽宁省围生儿缺陷的病因及引起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辽宁省围生儿缺陷的病例,分析围生儿缺陷的病因及引起死亡的原因。结果围生儿缺陷与孕早期感染、高龄、服药、孕期合并症、遗传等因素有关,围生儿的死亡原因有围生儿畸形、脐带因素、胎儿窘迫、胎盘因素、新生儿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过期妊娠、颅内出血等。结论孕早期感染、高龄、服药、孕期合并症、遗传是导致围生儿缺陷的主要原因,而围生儿畸形、脐带因素、胎儿窘迫、胎盘因素、新生儿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过期妊娠、颅内出血等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婚前、孕前优生优育指导,采用生化、B超等手段早期筛查畸形儿,规范化孕产期保健及围生儿体检,以降低围生儿缺陷及围生儿死亡。
- 于莉
- 关键词:围生儿死亡死因病因
- 某省2013年~201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辽宁省2013年~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水平及构成,掌握辽宁省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出生缺陷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结果 2013年~2015年辽宁省医院监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85.1/万、95.8/万、95.8/万,2014年与2015年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2013年。2013年至2015年,城镇出生缺陷率均略高于农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至201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性别比分别为1.08、1.09、1.07,3者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辽宁省主要出生缺陷的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和小耳,占全部出生缺陷的48.9%;2014年我省主要出生缺陷的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并指(趾)、总唇裂、尿道下裂,占全部出生缺陷的55.4%;2015年我省主要出生缺陷的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并指(趾)、总唇裂、腭裂,占全部出生缺陷的55.0%;2013年~2015年主要出生缺陷顺位基本一致。2013年~2015年,孕28周前产前诊断畸形儿数的比例占全部检出缺陷的比例分别为42.5%、42.8%、38.3%。结论 2013年~2015年辽宁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基本持平,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应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进一步遏制出生缺陷的发生。
- 于莉
- 关键词:围生儿
- 辽宁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国际社会将孕产妇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中国政府在《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向国际社会承诺:将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1/2;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又明确了"孕产妇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的目标。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7.8/万,较1990年下降了57.1%,完成了90年代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
- 李常惠田宏于莉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死亡率
- 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措施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省监测的200例具有出生缺陷的围生儿作为病例组,回顾性调查这200例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1∶3的原则筛选出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5年共监测围生儿148017例,占全省医院分娩围生儿总数的49.6%。2015年医院监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95.8/万,2015年我省主要出生缺陷的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并指(趾)、总唇裂、腭裂,构成比分别为28.7%、14.1%、4.4%、4.4%、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吸烟、妊娠期间服用感冒药、胎产次为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婚检、孕检、孕期经常服用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类食物、服用叶酸等为其保护因素。经Logistics回归分析,饮酒、吸烟、妊娠期暴露于X线或化学物质、妊娠合并症为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婚检、孕检为其保护因素。结论饮酒、吸烟、妊娠期暴露于X线或化学物质、妊娠合并症是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婚检、孕检是围生儿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可从加强婚检、孕检,加强出生缺陷的监测,减少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减少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对出生缺陷进行干预。
- 于莉
- 关键词:围生儿影响因素出生缺陷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