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传明
- 作品数:143 被引量:59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光质与补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7年
- 测定水稻成龄离体叶片在波长380~800nm下的透射率,推算其吸收光谱;在培养室内,观测水稻幼苗在蓝(475±5nm)、黄(585±5nm)、红(660±5nm)色的半导体(LED)和普通日光灯下的生长状况,每天照光12h;同时,在大棚中将刚萌发的水稻幼苗白天自然日照,每晚(18:00~24:00)人工补蓝、红、黄、白光各0、2、4、6h,定期观测其生长情况,在补光50d后测成龄叶片的光合曲线。结果发现:水稻叶片在波长400~500nm之间及680nm附近有较强吸收;在不同光质下进行培养,单波蓝光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最好;补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补白光4h效果最明显,其次是补黄光2h;补蓝光2、4h和补白光4h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
- 付传明黄宁珍赵志国唐凤鸾黄志民
- 关键词:水稻光质补光生长发育光合作用
- 一种德氏兜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德氏兜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德氏兜兰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和光环境条件下进行播种、分化和壮苗与生根培养,提高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速率,并且种子萌发率高、出苗快、...
- 付传明冼康华苏江何金祥刘宝骏黄宁珍
- 文献传递
- 一种牛角瓜组培快繁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角瓜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牛角瓜幼嫩组织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初代芽苗;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初代芽苗裁成包含1~2个腋...
- 苏江黄宁珍冼康华何金祥付传明黄惠锦
- 文献传递
- 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片光合特征和POD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5号为实验材料,对烟草健康株与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株的叶绿素、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光暗反应荧光特征、POD活性及其表达等进行研究,以探讨TMV感染对烟草植株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病株的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含量显著低于健康株,但Chla/Chlb值基本相同;病株暗中初始荧光(F0)、暗中最大荧光(Fm)、暗中可变荧光(Fv)、光下初始荧光(F0′)、光下最大荧光(Fm′)、光下可变荧光(Fv′)、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PSⅡ捕光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光饱和点显著低于健康株;净光合速率在光强较大(>1500μmol·m-2·s-1)时病株比健康株低,光强适中(1500μmol·m-2·s-1左右)时两者相差不大,光强较弱(<1500μmol·m-2·s-1左右)时病株比健康株高;病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POD同工酶中一些大分子量蛋白分子表达量加大.研究表明,感染TMV使烟草植株对光抑制更为敏感,叶片的荧光激发能力和热耗散能力下降,PSⅡ反应中心捕光效率和光化学反应效率降低,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和碳同化能力受到抑制;POD活性提高和表达量增加可能是诱导烟草抗病性的一个关键生理过程.
- 何金祥黄宁珍付传明郭伦发王新桂
- 关键词:烟草TMV光合速率POD
- 一种促进建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建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方法,通过人工授粉获得建兰种子,当授粉成功的果实生长到300~360天时,将种子播种在萌发培养基上进行萌发,种子萌发后形成白色或无色透明的圆型球茎,之后转变为绿色根状茎,培养25~...
- 唐凤鸾赵志国黄宁珍何金祥付传明石云平
- 文献传递
- 一组降解纤维素细菌的分离筛选及产酶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用稀释法从腐殖泥中分离菌株,根据它们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直径及对滤纸的崩解能力,获得7株纤维素分解细菌(编号:B-37、B-35、B-31、B-25、B-17、Z-a和Z-b),其中菌株Z-b的纤维素崩解能力最强,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它与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16S rDNA序列有99.8%的同源性,初步确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适合7个菌株生长的C源为马铃薯浸出液,无机盐组分为:CaCl_2 0.20、MgSO_4 1.25、NaCl 5.00、(NH_4)_2SO_4 1.30、KH_2PO_4 1.35、FeSO_4·7H_2O 0.015、Na-EDTA 0.02g/L。在滤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菌株Z-b的滤纸酶(FPase)和CMC酶(CMCase)活性最大,为0.099 U/mL和0.075 U/mL,而在固体PSA上,菌株B-31和B-37的FPase和CMCase活性最高,为0.131 U/mL和0.175 U/mL。7个细菌单独发酵,Z-b对滤纸的崩解能力最强,滤纸块完全崩解成粉未状;与真菌34混合发酵,菌株组合Z-a+34、Z-b+34、B-31+34、B-25+34将滤纸完全水解为水溶性物质。可见,各菌株的纤维素酶活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某些真菌、细菌间存在协同作用,它们混合发酵可大大提高纤维素的水解效率。
- 黄宁珍赵志国何成新付传明郭伦发王新桂唐凤鸾
-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细菌产酶特性CMCASE混合发酵
- 贝可利空气凤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以贝可利空气凤梨种子为外植体,开展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的荚果用75%酒精表面消毒30 s,0.1%HgCl_(2)消毒7~8 min效果最好。种子无菌萌发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 mg/L,培养2周可以观察到部分种子萌发,部分种子脱分化成愈伤,继续培养愈伤能再分化成苗。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6 mg/L+IBA 0.06 mg/L,不定芽分蘖多,生长较均匀,4个月增殖系数约为11。最适壮苗培养基为:MS+NAA 0.2 mg/L,培养30 d,不定芽生长良好,植株健壮,每株幼苗有10~11张真叶,不定芽基部长出粗壮的根系。炼苗一周,洗苗消毒后悬空栽培,25 d可以观测到部分植株基部分蘖出2~3个侧芽;30 d后统计,成活率达到95%以上。
- 冼康华付传明黄宁珍苏江何金祥
- 关键词:种子快速繁殖
- 广西金线莲形态多样性及优良类型选择被引量:2
- 2019年
- 为筛选出广西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优良品种资源,对广西金线莲植株性状特征及无性繁殖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观测,并测定有效活性成分(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广西金线莲植株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株型大小、叶形、叶上网脉特征、抗病性、授粉结实等方面。株型大小可分为2个株系;叶片形状可分为2种类型;叶上网脉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根据株型和叶片特征可将广西金线莲划分为10个园艺类型,其中类型GXAR 01具有植株高大,叶形优美,适应性强,多糖、总黄酮含量高等特点,同时具有多代的遗传稳定性,被选为优良类型。广西金线莲优良类型GXAR 01可作为金线莲新品种培育的优质育种材料,也可在产业化生产中直接推广应用。
- 付传明冼康华苏江何金祥黄宁珍
- 光调控对金线莲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为研究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对金线莲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蓝光、黄光、红光3种不同光质、不同光照时间处理广西金线莲组培苗,每瓶接种10个茎段,每个处理接种20瓶,培养90 d后观察记录。结果显示,日光灯照10 h·d^(-1)处理比单色光处理更有利于金线莲组培苗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干物率的积累,也更有利于总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光照6 h·d^(-1)时金线莲单株叶片数最多;光照14 h·d^(-1)处理,茎生长最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单色光处理中,蓝光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可使植株矮壮;黄光处理叶面积最大;红光处理下金线莲节间数和腋芽数最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但在所有处理中金线莲茎最细。黄光最有利于金线莲组培苗氨基酸的积累,金线莲组培苗氨基酸含量会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多而递减,表明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对金线莲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 冼康华苏江黄宁珍何金祥付传明
- 关键词:金线莲光质光周期生长量酶活性
- 自然光照下补照不同光质光对马蹄莲光合速率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7年
- 刚发芽的马蹄莲除自然光照外,于每日18:00~24:00补照0、2、4和6h的不同光质的光[蓝光:(475±5)nm、黄光:(585±5)nm、红光:(660±5)nm、复合波长的白光].38 d后,补照红、蓝、白光的植株光合速率,从高到低依序为0h>2 h>4h>6h,补照黄光的依序为0h>2h>6h>4h.生长情况以补照6h黄光和2h蓝光的效果最好,补照2h红光或4h白光的次之,补照6h白光和6h蓝光的最差.
- 唐凤鸾黄宁珍黄志民付传明
- 关键词:马蹄莲光质光合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