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爱兵

作品数:2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神经元
  • 7篇免疫
  • 7篇免疫介导
  • 7篇介导
  • 7篇肌萎缩
  • 7篇脊髓
  • 6篇运动神经
  • 6篇运动神经元
  • 5篇肌萎缩侧索硬...
  • 5篇侧索硬化
  • 3篇神经元损伤
  • 3篇前角
  • 3篇综合征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脊髓前角
  • 3篇梗死
  • 3篇磁共振
  • 2篇眩晕
  • 2篇液相

机构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解放军第25...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25篇任爱兵
  • 12篇刘亚玲
  • 9篇郭艳苏
  • 9篇李春岩
  • 9篇许蕾
  • 7篇解旭东
  • 7篇霍会永
  • 3篇吴红然
  • 3篇吴东霞
  • 2篇刘建辉
  • 2篇韩文红
  • 2篇宋学琴
  • 2篇缑元冲
  • 2篇张青娜
  • 2篇王英
  • 2篇贾沛哲
  • 2篇郭力
  • 2篇刘建辉
  • 1篇刘卫华
  • 1篇吴书玉

传媒

  • 6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临床荟萃
  • 2篇医学综述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前驱感染、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前驱感染,病情高峰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出院时神经系统损害恢复评分。结果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中多见以腹泻为前驱感染者,易出现呼吸肌麻痹,其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结论根据患者前驱感染、临床表现、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等进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早期诊断,并尽早给予用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性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王英韩文红任爱兵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免疫介导的豚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
2010年
目的明确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免疫介导的豚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在豚鼠脊髓内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免疫后瘫痪豚鼠及免疫后未瘫痪豚鼠的颈膨大p-p38MAPK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正常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免疫后瘫痪豚鼠的腰膨大p-p38MAPK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免疫后未瘫痪豚鼠、正常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灰质病动物模型脊髓运动神经元变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许蕾郭艳苏刘亚玲缑元冲霍会永任爱兵李春岩
关键词:免疫脊髓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老年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变化及其与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解放军第252医院神经内科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急性左心衰(ALHF)分成2组,即ALHF组48例和非ALHF组252例,对其常见生化指标、心力衰竭指标及RDW水平进行检测;另外根据RDW水平的不同又分成2组,即低RDW组156例和高RDW组144例,对其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RDW水平同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LHF组患者RDW、WBC、Hb、BUN、SCr、BNP、NTpro BNP明显高于非ALHF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85、5.871、2.478、4.688、2.792、11.433、6.143,P<0.01);高RDW组患者的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低RDW组(23.7%vs.7.1%,χ~2=19.365,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老年患者的RDW水平同WBC、Hb、BNP、NT-pro BNP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r=0.348、0.263、0.376、0.294,P=0.009、0.017、0.003、0.01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RDW、WBC、NT-pro BNP均为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8、1.783、0.985,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RDW水平的高低同急性左心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其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预测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张红博王欣张青娜臧立会任爱兵
关键词:脑梗死红细胞分布宽度左心衰竭老年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灰质病大鼠脊髓病理学、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灰质病大鼠脊髓的病理改变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猪脊髓前角匀浆作为抗原,免疫Lewis大鼠,观察大鼠行为学、肌电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免疫介导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所有被免疫的大鼠均未出现肢体无力、明显的肌肉萎缩,肌电图表现有失神经改变,组织学证实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丢失,有卫星、噬节及墓穴现象形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灰质病(experi mental autoi mmune gray matter disease EAGMD)大鼠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抗凋亡基因Bal-2的表达减少;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增加。结论:免疫可导致Lewis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变性丢失,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蛋白Bcl-2和Bax参与了EAGMD的发病过程。
许蕾刘亚玲郭艳苏霍会永任爱兵李春岩
关键词:BCL-2BAX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及磁共振特征
2005年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又称良性单肢肌萎缩症、Hirayama病,是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肌萎缩症,在日本及印度报道较多,国内相对较少[1,2].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不同,本症预后较好.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屈颈情况下患者低位颈段及高位胸段脊髓后硬膜外腔增宽,脊髓向前受压变扁.国内未见相关的报道,现将本院遇到的三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加以回顾.
刘亚玲郭力任爱兵
关键词: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磁共振特征青年胸段脊髓青少年时期硬膜外腔
应用ABCD^2评分预测眩晕患者脑梗死风险
2013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眩晕患者脑梗死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解放军第252医院收治的眩晕患者268例,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对患者行ABCD2评分,分析组间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史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结果脑梗死组就诊时血压≥140/90 mm Hg、肢体无力比例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ABCD2评分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利用ROC曲线,以ABCD2评分来预测脑梗死情况,曲线下面积为0.90,P=0.000,95%CI为0.835~0.966,Cutoff值为4.5分。结论ABCD2评分可对眩晕后脑梗死风险进行预测,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任爱兵解旭东刘建辉
关键词:ABCD^2评分眩晕脑梗死
抑郁障碍对多发性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对多发性硬化日常生活能力和残障的影响。方法:多发性硬化伴抑郁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氟西汀、黛力新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
任爱兵解旭东王娜梅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抑郁
文献传递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脑梗死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脑梗死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无眩晕症状脑梗死对照,前者称眩晕组,后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眩晕组脑梗死患者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与无眩晕组脑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脑梗死部位多位于后循环,常伴随多种神经受损的症状和体征(P<0.05)。结论以眩晕颅首发症状的脑梗死多为后循环脑梗死,常伴随多种神经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单纯眩晕患者应早期完善头颅MRI或DSA检查。
任爱兵解旭东刘建辉宋聪敏
关键词:眩晕脑梗死
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诊断、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的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和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经过。结果 9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癫痫发作得到控制。复查腰穿压力恢复正常,复查头颅MRI、MRV显示上矢状窦、直窦、窦汇、恒窦及乙状窦均有不同程度显影。结论使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用药方便,疗效可靠,安全的特点,早期确诊、早期溶栓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刘建辉解旭东任爱兵贾沛哲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46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Hughes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的变化,探讨其与GBS预后的关系。结果F波异常率[74.6%(47/63)]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58.9%(106/180)],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19.8%(19/96)]低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58.9%(106/180)]和F波异常率[74.6%(47/63)](P〈0.05);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型组的预后[80%(24/30)]好于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组[50%(8/16)],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生理检查是GBS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F波是早期诊断的高敏感和高特异性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动态检测是确诊、分型、判断预后的依据。
王英韩文红任爱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