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文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每组30例。使用显微镜进行切除的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进行切除的为观察组,两组均经鼻孔蝶窦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康复情况,记录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 通过对所记录数据进行详细整理,可以看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其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相关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者22例,激素水平改善6例,对照组分别为12、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较以往显微镜下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使用价值高。
- 卢伟坤方凯梁亚明何亚文陈文焰曾凡猛
-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
- 弥漫性轴索性损伤21例治疗体会
- 2001年
-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结合对CT诊断明确的病例加以分析。结果 患者均系车祸致伤,有2例曾有中间清醒期,手术14例中存活2例。本组共存活5例。结论 弥漫性轴索操作损伤,伤情重,死亡率高,手术并不能有效提高存活。
- 何亚文邓群谢广文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CT
- 外伤致颞叶延迟性脑梗塞33例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外伤性延迟性颞叶梗塞因素。方法 收集我科自1996年以来已确诊的外伤致额叶延迟性脑梗塞病例33例加以分析。结果 33例患者中额叶脑挫裂伤16例,侧裂区硬膜下血肿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结论 侧裂区血肿及积血易致颞叶延迟性梗塞,预防是减少外伤致延迟性颞叶梗塞发生的关键。
- 何亚文邓群等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塞并发症
- 外伤性脑肿胀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治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65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有14例出现急性脑膨出,发生率21.5%,其中有3例低血压,9例低氧血症,7例发生了迟发性血肿。术后半年随访,仅3例死亡,病死率21.4%。结论:对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早期实施手术,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和低血压以及呼吸机的合理应用是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重点。治疗的关键是采用标准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控制性降低血压、普鲁泊福麻醉镇静、过度换气、亚低温和及时清除迟发性血肿。
- 梁亚明邓群何亚文林豪胜
- 关键词:弥漫性脑肿胀
- 颅底骨折193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颅底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合并硬膜外血肿13例 ,硬膜下血肿56例 ,脑挫伤61例 ,视神经损伤11例 ,并发颅内动脉瘤3例。结论在颅底骨折患者中除需注意颅内血肿情况的发生外 。
- 何亚文邓群王启民
- 关键词:颅底骨折血肿动脉瘤
- 谈谈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一些教学心得会被引量:5
- 2011年
-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除了在校的理论学习,都应进行临床实践工作的学习。通过实习加深巩固理论知识.同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为他们将来能胜任临床独立.工作奠定基础,可见临床实习对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实习主要通过实习医院临床教学来实现,临床教学是医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的衔接点与结合点,临床院校毕业前实习阶段质量成效的高低,对医学生今后的医学生涯至关重要。如何加强临床实习医生的临床教育,将之培养为合格的医生,已成为临床带教老师的必要责任;
- 植中敬何亚文
- 关键词:临床教学医学生
- 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治疗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方法 总结36 例经CT,MRI证实的儿童外伤性大面积梗死的临床、影像学、外科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 36 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按GOS评分:治愈4 例,轻残16 例,中残12 例,死亡4 例。术后CT复查:3 例2 个月后恢复正常;3 例4 个月后,8 例0-5 a 后脑梗死范围缩小;15 例1 a 后脑梗死范围没有改变;其余3 例未复查。结论 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病情进展快且严重,死亡率、致残率较高,若及时诊断,早期予恰当的外科治疗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 邓群李德泽王启民何亚文
- 关键词:儿童脑梗塞颅脑损伤外科手术
-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3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8.18±10.15)ml少于对照组(152.89±34.70)ml,血肿清除率(89.77±10.58)%高于对照组(74.19±8.12)%,手术用时(1.90±0.50)h短于对照组(3.70±1.25)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501、9.4183、10.779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72,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者行神经内镜治疗效果满意,能够优化手术指标,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被临床推广。
- 何亚文梁亚明卢伟坤陈文焰
-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手术神经内镜并发症
- 神经内镜对交通性脑积水治疗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支持下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2月间因交通性脑积水入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术式差异进行分组,其中一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作为分流组(10例);另一组行神经内镜支持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作为造瘘组(20例)。所有患者入院接受检查均确诊为交通性脑积水,经治疗对比其疗效差异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上,造瘘组95.00%,分流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上,造瘘组10.00%,分流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住院时间上,造瘘组均低于分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神经内镜支持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疗效更佳,治疗安全性更优,术时短,患者恢复更快,感染风险可控,综合疗效可。
- 卢伟坤何亚文方凯梁亚明陈文焰刘文其赖品英
- 关键词:交通性脑积水神经内镜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神经外科130例行神经介入术的患者及同期行开颅手术患者120例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临床疗效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3%)相比对照组(21.7%)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神经介入是当前治疗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手段,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其创伤小、适应证广,恢复快,临床上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尽最大可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 梁亚明方凯何亚文曾凡猛
- 关键词:神经介入神经外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