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凯辉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列
  • 2篇牙列缺损
  • 2篇桥修复
  • 2篇缺损
  • 2篇桩核
  • 2篇磨牙
  • 2篇固定桥
  • 2篇固定桥修复
  • 1篇修复体
  • 1篇牙缺失
  • 1篇一次性根管
  • 1篇一次性根管治...
  • 1篇义齿
  • 1篇隐形义齿
  • 1篇远处转移
  • 1篇远处转移率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生物物理
  • 1篇生物物理学

机构

  • 9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何凯辉
  • 5篇施亮
  • 4篇陈烈金
  • 4篇卢伟光
  • 3篇张娟
  • 2篇蔡超雄
  • 2篇张宇红
  • 1篇彭赤飞
  • 1篇李蜀光
  • 1篇梁锐雄
  • 1篇刘艳
  • 1篇林小芳
  • 1篇李隽
  • 1篇张静

传媒

  • 3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两种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方法的临床研究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门诊患者203例,共316颗患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对2组制作法的代型制取时间、就位情况、密合度以及固位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组制作的桩核155颗成功,成功率98.1%;嵌体蜡口内直接法组制作的铸造桩核124颗,成功率78.5%,经χ2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9.417,P<0.01)。结论采用富士快速自凝树脂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的临床操作时间短且适合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何凯辉陈烈金张娟刘艳卢伟光
关键词:嵌体蜡铸造桩核
冠核重塑法保留松动脱落全冠修复体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因基牙破坏等原因造成松动脱落的全冠修复体的保留方法。方法43例共56颗脱落全冠基牙,采用充填法、一次成品桩冠核重塑形法和铸造金属桩核重塑形法对冠核进行重塑形,原修复体重新黏固就位。结果经与同期初诊行桩核冠修复的58例患者共72颗牙进行对比,观察1~3年后,其成功率经,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得了与初诊患者相似的临床修复效果。结论冠核重塑形法对保留松动全冠修复体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操作简便,费用经济,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再修复技术。
陈烈金施亮何凯辉卢伟光
关键词:桩核冠
双重冠连接不同时期固定桥修复牙列缺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将不同时期固定桥连接成一体,共同受力,行使咀嚼功能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病例2例,在新桥体的末端设计成1个双重冠,覆盖相邻原有固定桥上已开窗的基牙,黏接固位,使不同时期固定桥连接成一复合桥体共同受力。结果应用双重冠连接不同时期固定桥,能形成一个新的稳固的复合固定桥,临床初期效果良好。结论以双重冠将松动牙与相邻固定桥连接的方法简便易行,有一定临床应用需求和价值。
施亮何凯辉陈烈金
关键词:固定桥
单个后磨牙分离残根以两个双尖牙修复的应用和研究
施亮梁锐雄张娟张宇红卢伟光蔡超雄彭赤飞林小芳何凯辉
该成果为广东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1995年立项(1995-116#)。后磨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牙冠缺失,根分叉缺失,仅残留各自分离的残根的病例,临床十分常见,至今为止,对此类病例临床上均采取拔牙的方法。尚未见保留...
关键词:
关键词:后磨牙
全牙列金瓷固定桥修复色彩重建的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金瓷固定桥具有逼真的色泽、精美的外观和良好的生物物理学性能,深受广大患者欢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金瓷固定桥修复全牙列缺损越来越为患者所接受.但是,全牙列金瓷固定桥修复除面部形态重建、牙列重建外,色彩的重建也十分重要,然而色彩重建尚罕见报道.金瓷固定桥的颜色选择是影响修复体美学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色彩重建应该如何进行,是临床应用的一个难点.可以认为,颜色选择是否恰当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明显高于牙齿的排列.我们通过千例以上的病例的实践,小结经验如下.
施亮陈烈金何凯辉卢伟光
关键词:固定桥修复全牙列生物物理学牙列缺损美学效应
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265例、306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165颗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141颗患牙,行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共治愈160颗,占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共治愈134例,占总有效率95.04%,两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及6-12个月后治愈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术后疼痛及根尖周愈合率与多次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省时及医疗费用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静何凯辉蔡超雄张娟张宇红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根管治疗
石英纤维桩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石英纤维桩在磨牙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门诊患者42例,共53颗磨牙残冠,根管治疗后用D.T.Light-Post石英纤维桩固位进行冠修复,于治疗完成后半年、1年和2年时预约复诊,观察临床修复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53颗患牙50颗无异常,共2颗纤维桩脱落,半年成功率100%、1年成功率98.11%,2年成功率96.23%。结论纤维桩系统修复磨牙残冠,修复成功率高,但其远期疗效尚需进行长期的临床观察。
何凯辉施亮李隽
关键词:纤维桩残冠树脂核
57例隐形义齿修复技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何凯辉
关键词:隐形义齿牙缺失
神经生长因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属于高发病,有学者研究显示SACC占涎腺肿瘤的9.95%[1],国外研究表明SACC占涎腺肿瘤的7.5%[2]。本肿瘤局部侵袭性强,容易沿神经及组织间隙扩散,界限不清楚,极易侵入血管,产生血性转移,转移率很高,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远处转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由1952年Levi在研究鸡胚的神经发育过程中发现。
应重华李蜀光何凯辉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涎腺腺样囊性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涎腺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率局部侵袭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