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开元

作品数:94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0篇电气工程
  • 9篇理学
  • 6篇冶金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8篇合金
  • 41篇非晶
  • 28篇非晶合金
  • 26篇软磁
  • 24篇FE
  • 21篇纳米晶合金
  • 20篇磁性
  • 18篇纳米
  • 15篇纳米晶
  • 15篇金属
  • 15篇晶态
  • 15篇非晶态
  • 14篇晶化
  • 14篇磁导
  • 14篇磁导率
  • 13篇软磁合金
  • 13篇机械合金化
  • 13篇合金化
  • 13篇非晶态合金
  • 13篇SI

机构

  • 65篇东北大学
  • 15篇东北工学院
  • 9篇钢铁研究总院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天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金...
  • 4篇天津理工学院
  • 4篇天津理工大学
  • 4篇上海钢铁研究...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天津外国语学...
  • 2篇青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包头稀土研究...

作者

  • 94篇何开元
  • 43篇程力智
  • 19篇王治
  • 18篇赵玉华
  • 11篇赵恒和
  • 11篇张雅静
  • 10篇张玉梅
  • 9篇贺淑莉
  • 9篇董心权
  • 8篇徐民
  • 6篇陈文智
  • 6篇支起铮
  • 5篇沈保根
  • 4篇连法增
  • 4篇何峻
  • 4篇尹君
  • 3篇张玉梅
  • 3篇全明秀
  • 3篇刘宜华
  • 3篇郭慧群

传媒

  • 13篇金属功能材料
  • 12篇功能材料
  • 11篇物理学报
  • 9篇金属学报
  • 7篇材料研究学报
  • 5篇东北工学院学...
  • 5篇第1届全国磁...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全国第二届非...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天津理工学院...
  • 2篇功能材料与器...
  • 2篇第十届全国磁...
  • 2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物理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物理测试
  • 1篇仪表材料
  • 1篇第二届全国金...
  • 1篇第四届中国功...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4篇2001
  • 3篇2000
  • 10篇1999
  • 10篇1998
  • 8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4篇1993
  • 5篇1992
  • 5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 4篇1986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度系数Nd-Fe-B磁体及磁硬化机制的研究
1990年
研究了廉价高性能低温度系数铁基稀土永磁合金。以廉价的富Nd混合稀土MR作为研制该永磁合金所使用的稀土金属,以金属钴部分取代铁来改善铁基稀土永磁合金的温度稳定性,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研究了永磁体的相结构及其矫顽力机制,磁体晶粒形状各向异性也是产生高矫顽力的机制之一。
连法增张效时艾禄赵恒和何开元
关键词:稀土金属永磁体ND-FE-B铁基
快速凝固(Sm_(1-x)B_x)Fe_2合金的结构和磁性
1998年
采用真空单辊快淬法(铜辊,线速度达20~23m/s)将成分为(Sm1-xBx)Fe2(x=0,0.015,0.03,0.045,0.06)合金锭,制成快速凝固的鳞片状合金,再经粉碎在30MPa压力下,模压成φ10mm圆片,然后进行XRD分析,比磁化强度和磁致伸缩(λ″-λ┴)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各样品只有少量非晶相,主要是SmFe2及少量的SmFe5和SmFe7化合物。样品(Sm0.985B0.015)Fe2和(Sm0.94B0.06)Fe2,在720kA/m磁场下,比磁化强度分别为:59.5,52.3Am2kg-1,在885kA/m磁场下(λ″-λ┴)分别为:-510×10-6和-310×10-6。
赵恒和程力智赵玉华董心权张玉梅何开元
关键词:快速凝固永磁材料磁致伸缩
Fe—Si机械合金化纳米粒子形成及磁性的研究
1引言在铁(Fe)和类金属(C、P、B、Si)二元系的机械合金化(MA)研究中,唯有Fe- Si系的机械合金化不能形成非晶态。从中我们分析到,既然MA不能使Fe—Si混合粉末形成非晶,可否用MA方法制备出纳米晶粒子,它们...
程力智冯威张玉梅董心权何开元
文献传递
机械合金化FeZrB粉末的结构和磁性被引量:13
1998年
模拟纳米晶Fe89Zr7B4合金中的剩余非晶相成分,取纯Fe粉,Zr粉,B粉进行球磨。利用X射线衍射、法拉第磁天平对球磨过程中的样品结构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粉末经20h球磨后形成较多的FeZrB非晶相,球磨200h后,可获得α-Fe(Zr,B)和富Zr的非晶相。此时,α-Fe(Zr,B)的晶粒度可达7~9nm。混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球磨时间的增加面迅速下降,在25h左右达到最低点,然后又有所回升,100h以后基本趋于定值。
徐晖何开元程力智董心权张玉梅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晶粒度饱和磁化强度永磁材料
Fe_(40)Ni_(40)P_(14)B_6合金磁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晶化温度为423℃的Fe40Ni40P14B6非晶合金在200-450℃退火后弱场磁导率μi随温度T的变化.结果表明,退火温度Ta对μi-T曲线的形状有较大的影响.当退火温度Ta低于非晶合金的晶化温度时,μi-T曲线上出现了尖锐的Hopkinson峰,峰值对应的温度为230-265℃,峰的位置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移向高温,说明非晶合金的结构弛豫导致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发生变化.在350-400℃退火后,μi-T曲线在150℃附近出现另一个宽峰,并且在合金从室温至150℃的升温过程中μi线性增加.当Ta高于非晶合金的晶化温度时,表征非晶相居里温度的Hopkinson峰消失,在从室温至400℃的升温过程中磁导率保持较低值不变,超过400℃后随温度的升高,磁导率逐渐上升.解释了磁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原因并讨论了μi-T曲线的特征与合金相结构的关系及μi-T曲线的实际意义.
王治张雅静周斌赵玉华何开元
关键词:非晶合金初始磁导率
非晶合金CoFeNbSiB的纳米晶化及磁性被引量:21
2001年
研究了Co68Fe7Nb5Si12B8和Co64Fe11Nb5Si12B5两种非晶合金在400~580℃温度间等温退火1h后的纳米晶化行为和磁性.结果表明,在450~560℃退火lh后,在两种非晶合金的基体上均析出了单一晶相bcc结构的α-Fe(Co)固溶体当退火温度(Fa)低于470℃时,合金具有很好的软磁性能;Ta为540~560℃,矫顽力明显增加,在弱场下磁化强度变得很低;当Ta≥580℃时,新的晶化相Co-B,Fe-B及其它化合物析出,磁性变得比较软这可能是由于具有bcc结构的α-Fe(Co)相具有大的磁致伸缩.
赵玉华何开元张雅静赵恒和张玉梅王建保程力智
关键词:非晶合金非晶晶化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纳米晶化矫顽力
FeCuMSiB纳米晶软磁合金基础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22
1995年
总结了近三年来FeCuMSiB纳米晶软磁合金有关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其中包括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化学组成、晶化和元素的作用、磁畴结构、磁各向异性、磁致伸缩和磁性优化的新条件。从中可以看出,有关的研究正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改进和开发新的纳米晶磁性材料指出了途径。
何开元
关键词:纳米晶显微组织磁畴各向异性软磁合金
纳米晶FeCuNbSiB合金中晶间非晶相的居里温度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按具有最佳磁性时纳米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晶间非晶相的化学成分制得3种非晶条带,测量其居里温度。结果表明,在纳米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中,处于高居里温度α-Fe之间的纳米尺寸的晶间非晶相的居里温度高于相同化学成分的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这可能是由于在纳米晶合金中晶间非晶相受到α相的强的铁磁交换作用引起的。
徐晖贺淑莉何开元程力智程力智
关键词:居里温度交换耦合纳米晶磁性合金
时效对钴基非晶合金磁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研究了几种钴基非晶合金,经不同热处理后,在100℃ 时效的磁性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试样中的剩磁对保持磁性稳定性有利,感生磁各向异性的变化和磁致伸缩的大小对磁性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巴启先何开元王利民付玉君
关键词:时效钴基非晶合金磁性稳定性
FeCuNbSiB纳米晶合金磁性电阻与结构的研究
1993年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FeCuNbSiB(Mo)系列合金的磁性与退火工艺的关系,并研究了合金元素Cu、Nb、Mo等含量对非晶及纳米晶合金磁性的影响,探讨了纳米晶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可以获得高性能纳米晶的途径。
傅玉君程力智何开元
关键词:黑色金属合金纳米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