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海洋

作品数:28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全军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轮状
  • 13篇轮状病毒
  • 13篇病毒
  • 6篇细胞
  • 5篇抗轮状病毒
  • 4篇蛋白
  • 3篇免疫耐受
  • 3篇MIR-14...
  • 3篇MIR-15...
  • 3篇肠上皮
  • 3篇肠上皮细胞
  • 3篇ROTAVI...
  • 2篇药物
  • 2篇药物作用
  • 2篇原核表达
  • 2篇宿主
  • 2篇宿主细胞
  • 2篇主细胞
  • 2篇阻断
  • 2篇细胞感染

机构

  • 28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28篇何海洋
  • 23篇吴玉章
  • 19篇李晋涛
  • 11篇张记
  • 11篇申子刚
  • 5篇唐艳
  • 5篇杨霞
  • 5篇田志强
  • 3篇梁志清
  • 3篇陈正琼
  • 3篇何畏
  • 3篇阎萍
  • 3篇彭杨
  • 3篇费蕾
  • 2篇牟芝蓉
  • 2篇张蓓
  • 2篇王靖雪
  • 2篇王书峰
  • 2篇刘凯军
  • 2篇魏静

传媒

  • 6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编码microRNA在轮状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谱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细胞编码miRNA在轮状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并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对于细胞编码miRNA种类及表达的影响,结合预测初步寻找具有重要功能的单个miRNA。方法首先,利用RNAi技术成功干扰MA104细胞中miRNA生成必须的Dicer酶,利用FFA法比较Dicer干扰组与阴性对照组感染后子病毒的滴度。然后,利用miRNA微芯片技术分析MA104细胞在2株轮状病毒SA11与Wa株感染后miRNA表达变化,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变化规律。结果干扰组MA104细胞的子病毒滴度显著增高。MA104细胞编码miRNA在2株轮状病毒感染后,约有200个miRNA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合计算机预测,初步锁定miR-512-5p,miR-490,let-7c等10个miRNA可能在轮状病毒复制中具有功能。结论轮状病毒调节其感染细胞编码的miRNA的表达谱,反过来,细胞的Dicer及细胞编码miRNA影响轮状病毒复制。
张记彭杨何海洋申子刚吴玉章李晋涛
关键词:轮状病毒微小RNADICER酶
肠上皮细胞miR-146a与miR-155交互介导肠道发育中不同阶段的固有免疫耐受
<正>哺乳动物的肠道是一个免疫耐受占主导的器官。在肠道的发育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一个阶段是刚出生后,另一个阶段是断奶期。在第一个时期,肠道从一个无菌环境突变为定植共生菌的环境。在第二个阶段,食物类型由高脂肪到碳...
张记何海洋申子刚田志强彭杨李晋涛吴玉章
文献传递
SA11株轮状病毒VP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克隆、真核表达SA11株轮状病毒VP3基因,对其致病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用RT-PCR从SA11株总RNA中扩增出VP3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C1/VP3,用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VP3基因在真核细胞(293T细胞)的表达情况。以重组质粒pEGFP-C1/Rb94为对照,用流式、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观察VP3蛋白对GF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在293T细胞中检测到VP3基因的表达;pEGFP-C1/VP3组的流式荧光强度、Western blot的蛋白条带大小均明显弱于pEGFP-C1/Rb94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C1/VP3真核穿梭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实验结果提示VP3蛋白可能对宿主细胞大分子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可能是轮状病毒的一种新的致病机制。
李明何海洋徐广振尹怡薛毅吴玉章李晋涛
关键词:轮状病毒VP3基因真核表达致病机制
4′,5,7-三羟基异黄酮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4',5,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Genistein能够通过抑制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肠上皮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激活,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对细胞连接的破坏,从而防止轮状...
何海洋李晋涛吴玉章
文献传递
FSHR胞外区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构建人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克隆人FSHR胞外区,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通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所获得的包涵体蛋白通过Ni-NAT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用SDS-PAGE和蛋白印迹法鉴定。结果PCR扩增出1 047 bp目的基因片段,测序证实克隆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FSHR序列相符。工程菌pET32 a(+)/FSHR胞外区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显示有新生的蛋白表达条带,Mr约为58 000,与预期的一致。其表达形式为不溶性包涵体,此包涵体蛋白通过Ni-NAT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纯化的蛋白质经SDS-PAGE分析可见单一条带。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抗体效价为1∶12 800,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抗体能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了人FSHR胞外区融合蛋白及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FSHR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阎萍申子刚何畏陈正琼何海洋张记杨霞唐艳吴玉章梁志清李晋涛
关键词:RT-PCR原核表达包涵体蛋白
人Izumo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预测人Izumo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人Izumo基因序列为基础,按Chou-Fasman和Gamier-Robson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Izumo蛋白骨架区的柔韧性;按Kyte-Doolittle方法预测其亲水性、Emini方法预测蛋白质表面可能性及Jameson-Wolf方法预测抗原性指数。结果:Chou-Fasman及Gamier-Robson两种方法预测的结果均表明,Izumo蛋白含较多的α螺旋,蛋白第6~17、30~40、88~99、103~120、153~160、173~188、249~260、283~297、334~338和339~346区段可能是α螺旋中心,第21~25、198~200、245~248和320~323区段可能是β折叠中心。用Kyte-Doolittle、Emini和Jameson-Wolf方法分别对Izumo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蛋白质第36~42、62~66、94~99、118~122、129~132、151~154、161~164、173~177、205~208、212~216、256~265、271~276、283~288、314~318和336~350区段附近很可能为B细胞表位优势区域。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Izumo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及发挥免疫避孕的活性部位。
杨霞刘凯军申子刚何海洋张记张巧玉吴玉章李晋涛
轮状病毒感染诱导MA104细胞感染相关蛋白的分析鉴定
轮状病毒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为了揭示轮状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宿主细胞对轮状病毒感染的反应特点,我们用蛋白组技术对轮状病毒感染前后胞内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实验使用13cm pH3-11NL的IPG...
何海洋
文献传递
人源轮状病毒的小型猪腹泻模型建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人源轮状病毒的小型猪腹泻模型,为人源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ELISA与RT-PCR相结合分离鉴定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用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G1与G3血清型口服接种不同日龄的小型猪,观察粪便排泄等临床症状,ELISA及免疫荧光分别检测粪便与小肠上皮组织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肠上皮组织的病理变化与病毒样颗粒。结果3~5日龄小型猪均出现了典型的临床腹泻症状;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排泄可平均持续5~7d;小肠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同时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在小肠组织中检测到特异性轮状病毒抗原;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在小肠组织的超薄切片中可见到大量的轮状病毒颗粒。30~35日龄小型猪可出现明显腹泻临床症状,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排泄可持续4~7d;56~60日龄小型猪接种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G1血清型后,均未出现典型的腹泻症状,但可持续排毒2~3d。结论小型猪可作为人源轮状病毒的理想腹泻动物模型。
李晋涛魏静牟芝蓉张蓓王靖雪唐艳何海洋费蕾吴玉章
关键词:小型猪腹泻模型
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频率年龄依赖性初探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日龄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初步探讨小型猪免疫细胞功能的发育时限。方法分别取3日龄、2月龄、6月龄、1周岁及2周岁小型猪的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进行胞内细胞因子IFN-γ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日龄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结果3日龄、2月龄、6月龄1、周岁及2周岁小型猪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分别为2.73%、3.80%、10.00%、38.09%及41.03%。结论小型猪免疫细胞功能具有明显的发育时限。1周岁以上小型猪的免疫细胞功能发育基本成熟。
魏静李晋涛张蓓王靖雪唐艳何海洋费蕾吴玉章
关键词:小型猪单个核细胞IFN-Γ
轮状病毒不同毒株感染宿主细胞的感染效力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轮状病毒Wa株和SA11株对MA104细胞的感染及复制能力,研究不同毒株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效力。方法差速离心浓缩病毒颗粒,FFA法检测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病毒对MA104细胞的感染效率,ELISA检测不同病毒颗粒浓度,并比较2毒株间异同。结果Wa株感染效率随病毒量的变化明显快于SA11株,极限感染效率也较SA11高;2毒株病毒产量均随感染病毒用量增加而明显升高,而感染了SA11细胞的平均病毒生成能力显著高于感染Wa株的细胞。结论轮状病毒Wa株与SA11株感染细胞效力差异显著(P<0.05),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及与之相互作用特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何海洋李晋涛费蕾姜曼牟芝蓉付晓兰唐艳段召军吴玉章
关键词:轮状病毒病毒感染率流式细胞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