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天雾

作品数:31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肿瘤
  • 8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胰腺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腋窝
  • 3篇胰腺癌
  • 3篇术后
  • 3篇肿瘤干细胞
  • 3篇腺癌
  • 3篇腺肿瘤
  • 2篇血管离断
  • 2篇血管离断术
  • 2篇腋窝淋巴结
  • 2篇胰腺肿瘤
  • 2篇原发性
  • 2篇造影

机构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市第二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1篇余天雾
  • 10篇周健
  • 9篇苟毅
  • 8篇黄中荣
  • 5篇曹洪
  • 4篇龙运全
  • 4篇余道武
  • 4篇郑鹏
  • 3篇金世龙
  • 3篇陈华
  • 3篇李鹤
  • 3篇李静
  • 3篇廖娟
  • 2篇杨陆蒙
  • 2篇李远
  • 2篇唐成佳
  • 2篇蒋小卫
  • 2篇龚建平
  • 1篇余正
  • 1篇蒲德振

传媒

  • 8篇重庆医学
  • 6篇中国现代普通...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数据库,收集有关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相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6月。依据事先设置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临床研究,总计17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比较,有较好的客观有效率(Z=9.59,P<0.001,OR=4.71,95%CI:3.43~6.46)、1年生存率(Z=5.00,P<0.001,OR=2.36,95%CI:1.69~3.31)、2年生存率(Z=3.61,P<0.001,OR=2.76,95%CI:1.59~4.79),骨髓抑制发生率(Z=0.07,P=0.95,OR=0.98,95%CI:0.51~1.87)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Z=0.01,P=0.99,OR=1.0,95%CI:0.58~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独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比较,有较高的客观有效率(Z=4.97,P<0.001,OR=2.68,95%CI:1.82~3.95)、2年生存率(Z=4.40,P<0.001,OR=3.86,95%CI:2.11~7.04)和骨髓抑制发生率(Z=2.49,P=0.01,OR=4.51,95%CI:1.38~14.72),1年生存率Z=0.84,P=0.40,OR=1.46,95%CI:0.60~3.54)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Z=0.84,P=0.40,OR=1.68,95%CI:0.50~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这些结果还需要未来在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评估。
吕永双刁睿陈治梁余天雾
关键词:胰腺肿瘤化疗META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三联疗法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脾亢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5)与B组(n=46)。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利尿、保肝、止血等常规治疗,失血严重患者需输血治疗。A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联合二联疗法(奥美拉唑、生长抑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联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48 h内止血率,2周内再出血率,治疗前、后的脾长径、脾厚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内毒素、一氧化氮(NO),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48 h内止血率高于A组,2周内再出血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脾长径、脾厚度均优于治疗前,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内毒素及NO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结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治疗乙肝肝硬化脾亢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刁睿陈治梁吕永双余天雾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垂体后叶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回顾性分析4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防。49例患者中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10.2%),其中2例术后出血,2例胆瘘合并腹腔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1例死亡,死亡率为2.0%。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肝胆外科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手术风险较高的手术,但随着外科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把该类手术集中在一些技术较好、专科化的医师来实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吕永双周健郑鹏余天雾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系列危险因素,指导临床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检索2004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发表的关于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危险因素分析的相关文献,检索数据库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数据提取完成之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采用Stata 12.0进行检验。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6128例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研究因素、OR值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年龄0.95(0.60,1.49)、性别1.00(0.80,1.26)、BMI≥251.57(1.12,2.21)、胆囊壁厚度≥0.3 cm 3.94(2.30,6.75)、胆囊功能异常3.65(2.44,5.46)、家族史2.03(1.59,2.58)、多发结石3.63(2.43,5.43)、未口服熊去氧胆酸2.90(1.36,6.15)、糖尿病0.86(0.48,1.56)、油腻饮食3.17(2.21,4.55)。结论:胆囊功能异常、多发结石、未口服熊去氧胆酸、有胆结石家族史、胆囊壁厚度≥0.3cm、油腻饮食、BMI≥25是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糖尿病与结石复发没有明显联系。
陈治梁吕永双余天雾周健
关键词:保胆取石术结石复发
探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被引量:4
2014年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尤其是目前各所医院因医患矛盾造成的多起严重医疗纠纷案件,更进一步凸显了当前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为此,笔者阐明了现阶段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原因,并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肝胆外科多年的临床教学经验,初步提出了一些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措施,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余天雾李静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人文教育
回盲部癌并发阑尾周围脓肿8例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余天雾
关键词:周围脓肿阑尾右下腹回盲部
两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有关ERCP或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起至2020年8月。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研究,共7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低位胆道梗阻者,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70),对于高位胆道梗阻者,ERCP组手术成功率低于PTCD组(P=0.0007),ERCP组总手术成功率低于PTCD组(P=0.008)。ERCP组治疗低位胆道梗阻者的临床疗效优于PTCD组(P=0.0001),而治疗高位胆道梗阻者的临床疗效低于PTCD组(P=0.005),两组总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81)。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60)。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PTCD治疗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
吕永双陈治梁刁睿余天雾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META分析
胰腺癌组织ICAM-1、LRG1、TRIM1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胰腺癌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胰腺癌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术获取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ICAM-1、LRG1、TRIM14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胰腺癌患者ICAM-1、LRG1、TRIM14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ICAM-1、LRG1、TRIM14表达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胰腺癌组织ICAM-1、LRG1、TRIM14高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最大径>2 cm、中低分化、有神经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ICAM-1、LRG1、TRIM14高表达率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高分化、无神经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0.01)。ICAM-1、LRG1、TRIM14低表达胰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高于ICAM-1、LRG1、TRIM14高表达患者(P<0.05)。ICAM-1、LRG1、TRIM14高表达是胰腺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ICAM-1、LRG1、TRIM14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余道武余天雾苟毅杨陆蒙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HuH7细胞系CD13^+CD133^+HCC细胞分选及CSCs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CD13、CD133双荧光标志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分选人肝癌HuH7细胞系CD13+CD133+HCC细胞方法及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特征。方法 CD13、CD133双标志,采用FACS从人肝癌HuH7细胞系分选出CD13+CD133+HCC、CD13+CD133-HCC、CD13-CD133+HCC、CD13-CD133-HCC等4种细胞亚群;通过CD13+CD133+HCC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形成肿瘤球和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及对5-FU、吡柔比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分析CD13+CD133+HCC细胞是否具有CSCs生物学特征。结果人肝癌HuH7细胞系CD13+CD133+HCC细胞占23.8%,3.1%分选为CD13+CD133+HCC细胞,78.45%的CD13+CD133+HCC细胞处于G0/G1期;CD13+CD133+HCC细胞增殖明显快于其他3个细胞亚群;在裸鼠103个CD13+CD133+HCC细胞就可以成瘤,而1.0×105个CD13-CD133-HCC只有2只成瘤(2/5),干细胞培养CD13+CD133+HCC细胞8~15 d形成肿瘤球;CD13+CD133+HCC细胞对5-FU和吡柔比星具有抵抗特性,而其他3个亚群较易于杀灭。结论 CD13、CD133双标志FACS从HuH7分选的CD13+CD133+HCC细胞具有CSCs特征,可能成为HCC治疗靶细胞。
金世龙黄中荣陈华余天雾曹洪龙运全周健李鹤苟毅廖娟
关键词:癌干细胞CD13CD133
悬吊减张法预防乳癌术后皮瓣坏死42例体会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预防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措施。方法 :对42例乳癌根治术中采用皮瓣胸壁悬吊减张法预防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观察。结果 :42例乳癌根治术后均无皮瓣坏死发生 ,其中3例腋窝积液 ,2例正中切口皮缘血供稍差 ,经针吸穿刺、改善血运等治愈。结论 :皮瓣胸壁悬吊减张法可有效降低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余天雾简斌
关键词:乳癌术后皮瓣坏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