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清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
  • 4篇背根
  • 3篇神经节
  • 3篇坐骨
  • 3篇坐骨神经
  • 3篇背根神经节
  • 2篇动脉
  • 2篇神经损伤
  • 2篇坐骨神经损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结扎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生长因...
  • 2篇背根节
  • 1篇导管修复
  • 1篇动眼神经
  • 1篇动眼神经核
  • 1篇心大静脉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4篇湘南学院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高...

作者

  • 11篇余清平
  • 6篇曾志成
  • 5篇谢乐斯
  • 5篇郑林丰
  • 4篇王岐本
  • 4篇饶利兵
  • 4篇许愿忠
  • 3篇王淼
  • 3篇田海文
  • 3篇张建伟
  • 2篇李莉
  • 2篇向长和
  • 2篇谢正南
  • 1篇易西南
  • 1篇王瑞
  • 1篇刘求梅
  • 1篇周国兴
  • 1篇胡建光
  • 1篇黄庆红
  • 1篇谢应桂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全国解剖学技...

年份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儿胃上动脉的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正>成人胃的动脉以六支为主,通常情况下还有一支左膈下动脉的返支,分支到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对此国内外曾有报道。因胃、食管腹段和门奇断流的手术较常见,左膈下动脉位于胃底后壁,是胃底后壁、食管下段后壁和残胃血供重...
饶利兵田海文余清平王淼李莉向长和谢正南
文献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多效性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发挥作用。本文就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余清平曾志成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系统
PLGA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多孔PLGApoly(lactide-co-glycolide)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2只,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和PLGA导管组。两组动物分别人工造成右侧10mm的坐骨神经缺损后,PLGA导管组采用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和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按75∶25的比例制成多孔PLGA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组采用坐骨神经进行桥接。术后4、8、12周,分别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术后12周行快蓝(FastBlue)逆行示踪观察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脊髓神经元数目及行胫前肌湿质量测量;半薄和超薄切片观察再生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术后4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8周和1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体神经组优于PLGA管组。PLGA组DRG及脊髓中快蓝标记的神经元数目及胫前肌湿质量均不及自体神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纤维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在PLGA管组与自体神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PLGA导管对坐骨神经缺损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但不及自体神经。
刘晓富郑林丰谢乐斯张建伟余清平许愿忠曾志成
关键词:PLGA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表达。方法:取健康成年6只SD大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HGF在腰段脊髓、背根神经节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L4-6段脊髓,HGF免疫阳性产物可见于各板层神经元,尤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明显;在DRG中,HGF免疫阳性物质可见于以大、中型为主的神经元的胞浆及突起中。结论: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的HGF通过与受体c-Met结合可能在神经再生及突触可塑性方面起一定作用。
余清平郑林丰饶利兵谢乐斯王岐本曾志成
关键词:HGF脊髓背根节
心脏血管三角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心脏血管三角的形态学特点,为心脏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取正常成人心脏6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取新鲜成人心脏10例,制作出心脏的血管铸型标本。定点解剖显示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位置、数目、直径及角度,心大静脉的形态、位置,进行观测。比较前室间支、左旋支与心大静脉围成的三角的特点。结果:左冠状动脉起始处与终末处的外径分别为4.18±1.36mm、4.79±1.53mm,主干长度8.99±1.26mm;左旋支、前室间支起始处的外径分别为3.30±1.02mm、3.31±1.03mm;左冠状动脉分别与前室间支、左旋支形成的夹角为173°±5.3°,117°±4.6°。对角支起于心血管三角的上角,有1-3支不等,其起始处的外径为1.78±0.32mm,长度为20.12±0.42mm。心大静脉与前室间动脉、左旋支呈深、浅相交,静脉行于动脉表面占56%、静脉行于动脉深面占44%。心大静脉、前室间支、左旋支两两相交形成心血管三角的三角与三边,其夹角分别为41.97°±11.9°, 65.05°±14.5°,70.17°±16.5°,前室间支的起始处与心大静脉相交处的距离23.04±5.36mm,旋支的起始处与心大静脉相交处的距离15.24±4.23mm,心大静脉横跨前室间支与左旋支的距离为26.28±6.31mm。结论:前室间支、左旋支与心大静脉在左心室前上部围成一闭合、开放、半闭合半开放、山峰四型血管三角。三血管以不同的角度两两相交,三角形的形状可分为A、B、C类。三角形内有数目不等的对角支及左心室前支,对角支分为Ⅰ、Ⅱ、Ⅲ型。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应充分考虑心血管三角的形态特点,尽可能避免血管的损伤。
饶利兵田海文余清平王淼李莉向长和谢正南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心大静脉
手掌分区与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为研究手掌血管、神经损伤修复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手掌借5条横平行线和4条纵平行线分为20区,解剖并观察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在手掌的分布及其伴行关系。结果:第一、二指掌侧神经起始处位于7区外上象限,第三指掌侧总神经、小指尺掌侧神经起始处位于4区内下象限。第一、二、三指掌侧总动脉起始处位于7、8区近C线处,小指尺掌侧动脉起始处位于8区内下象限。第一、二指掌侧总神经在7区被掌浅弓骑跨,分弓上、下两段。弓上、下段,分别在13、14区D线处发出指掌侧固有神经。小指尺掌侧神经、第三指掌侧总神经起始处位于同名动脉的近侧,其行程在9、15、20区位于同名动脉的尺侧。第一、二指掌侧总动脉分别在18、19区距E线0.8-1.0cm处发出相应的指掌侧固有动脉。第一、二、三指掌侧总神经及其发出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与同名的指掌侧总动脉的伴行关系有四型:H1、H2、O、V型。结论:指掌侧总神经与指掌侧总动脉在手掌的一定区域内有按规律分布的特点,有助于手掌损伤离断手术修复过程中指掌侧总神经与指掌侧总动脉的寻找和吻合,以及手掌神经阻滞麻醉的精确定位。
饶利兵田海文余清平王淼胡建光
关键词:手掌掌浅弓
坐骨神经损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脊髓和背根节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脊髓和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后1、3、5、7、14、21和28dc—Met在脊髓和DRG内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术后5dDRGc—Met表达开始增加,7—14d达高峰,之后渐恢复正常;损伤后脊髓前角c—Met免疫阳性产物未见明显变化,但脊髓后角免疫阳性面积5d表达开始增加,7~14d达高峰,之后恢复正常:结论c—Met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
郑林丰谢应桂王瑞许愿忠张建伟易西南余清平
关键词:C-MET坐骨神经结扎
大鼠脊神经后根切断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CGRP的表达变化被引量:8
2007年
为观察大鼠脊神经后根切断后相应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节段CGRP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2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L4、5后根切断后3d、7d和14d组(n=5),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相应DRG和脊髓节段内CGRP的表达变化。结果如下:后根切断后3d、7d和14d伤侧DRG内CGRP表达较对照组和对侧明显增强;后根切断后3d脊髓后角CGRP免疫阳性纤维减少,7d、14d时进一步减少;后根切断后3d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CGRP表达增加,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7d和14d时表达进一步增强。以上结果提示,脊神经后根切断后DRG和脊髓CGRP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
谢乐斯郑林丰曾志成张建伟余清平许愿忠王岐本
关键词:后根切断CGRP脊髓背根神经节
福尔马林致痛对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P2X3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索福尔马林致痛后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P2X3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正常SD大鼠25只,分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右侧足底皮下给予0.1ml 5%福尔马林,分别观察15min、30min、1h、3h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腰段及L4~6背根节P2X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15min、30min、1h组脊髓后角Ⅱ层P2X3表达未见变化,实验3h组可见P2X3表达升高,但未见明显差异;实验15min、30min组DRG神经元P2X3表达未见变化,1h组开始表达上调,3h组表达明显升高,与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福尔马林致痛能引起脊髓和背根神经节P2X3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其产生伤害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周国兴余清平刘求梅彭薇曾志成
关键词:P2X3福尔马林背根神经节脊髓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动眼神经切断后猫动眼神经核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动眼神经切断后猫动眼神经核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6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应用解剖研究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猫30只,建立猫动眼神经切断后硅胶管再生室模型,将建模成功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术后再生室内分别给予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生理盐水各15μL(因子浓度为33mg/L),存活12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动眼神经核内神经丝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灰度值的变化。结果:猫30只,造模失败10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20只。①各组动物对照侧动眼神经核内神经丝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生理盐水组手术侧动眼神经核内神经丝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低于对照侧,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各营养因子组术侧动眼神经核的神经丝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免疫染色强度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③在各营养因子组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明显高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P<0.0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之间无明显差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与同组动物未手术侧相比差别均无显著性(P>0.05),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组与同组动物未手术侧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均可上调动眼神经切断后猫动眼神经核的神经丝蛋白表达,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王岐本郑林丰许愿忠余清平谢乐斯曾志成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眼神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