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竹生
- 作品数:29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解剖学运动位的构建原理与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关节运动术语既可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当用于关节功能时,则可作为动词;而当关节运动停顿在某个位置上,所有动态术语就不再适用,因为它不能解释动静转换的静息位置。如我们走路上肢摆臂时的肩关节,向前摆动为屈,向后摆动为伸,屈和伸总有停下互换的时候,这个停顿位是屈还是伸?无资料解释。可以想见它既不是屈也不是伸,它是屈的终止,伸的开始;反之,伸到某个时刻是伸的终止,屈的开始。上述现象仅属于关节运动到空间的一个位点,这个位点让人们仅有潜意识的认识,但尚无系统定义。
- 余竹生
- 关键词:关节运动解剖学关节功能肩关节潜意识动词
- 太极拳运动对骨量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影响被引量:17
- 2015年
- 背景:太极拳作为一种身心运动正逐渐被国外所认可,其既可作为一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作为某些健康问题譬如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手段。目的:分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骨密度以及血液和尿样本中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aichi,bone mass,bone mineral density,bone turnover biochemical markers,bone formation,bone resorption,estrogen,alkaline phosphotase,PICP,PINP,pyridinoline";中文检索词为"太极拳;骨量;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形成;骨吸收;雌激素;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C端)前肽和氨基末端(N端)前肽;吡啶啉"。收集太极拳运动对骨骼影响的相关文章48篇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总结太极拳对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骨密度等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发现太极拳通过影响骨转换相关激素、调节雌激素和细胞因子来维持人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由于动物学实验行不通,加之涉及到机制研究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蛋白和RNA定位定量、细胞活性增殖分化实验一概无法进行,所以太极拳对骨骼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仅仅只能从血液和尿液中骨转化生化标记物的水平来判断,虽然生化标志物较之于骨密度较早地出现变化,多项研究也结合骨密度指标,进一步推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来维持老年人的骨量,但是太极拳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的影响尚未明确。
- 张玲莉吴伟余竹生
- 关键词:骨密度骨量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脱氧吡啶啉
- 对2000版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的一些建议
- 2002年
- 2000版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从总体上来讲,内容比老的教材更加简洁,在不影响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删去了一些过于复杂而使学生难于掌握的知识难点,并且增加了许多近年来运动解剖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这些成果非常贴近体育运动实践,给整本教材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 邓雪潘姗姗袁志斌余竹生于新凯
- 解剖学运动位的构建原理与应用
- 余竹生
- 静态拉伸与下肢肌力锻炼在老年平衡能力中的意义被引量:10
- 2015年
- 背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通过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来预防跌倒,减少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目的:设计适合老年人的静态拉伸和下肢肌力相结合的运动方案并借以研究其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8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静态拉伸和下肢肌力训练,3次/周,60 min/次。训练前后分别用PRO-KIN平衡仪进行睁、闭眼双脚站立静态平衡能力评估;用闭目原地踏步和反复坐起测试进行动态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的评估。对比分析前后两次测试结果。结果与结论:在睁眼状态下,锻炼前后的压力中心的X轴平均坐标、运动椭圆面积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闭目原地踏步测试脚触线时间和反复坐起时间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表明,静态拉伸与下肢肌力锻炼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可作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锻炼方式。
- 毛志帮张玲莉赖小勇于小明王宏林蒋黎明余竹生
- 关键词:老年人下肢肌力
- 运动干预对高血压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心血管损伤、脂肪和糖类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其高发率及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具备不同作用机制的抗高血压病的药物相继问世,与此同时,对高血压病患者施以运动干预的研究也在深入开展。本文就运动干预对高血压病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以探究运动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效果、机制、注意事项等问题,对高血压病的运动干预提供指导作用。
- 汪坤余竹生
- 关键词:运动干预高血压病
- 食指摆动频率测试仪“指频测试”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实验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食指摆动频率测试仪"对男女优秀运动员进行"指频测试"。结果显示:男子短跑和中长跑运动员8 s平均指频为85.26次,平均差距为9.89次(P<0.01);以上项目女子运动员平均指频为74.54次,平均差距为8.48次(P<0.05);男女短跑和中长距离项目运动员平均指频为81.87次,平均差距为7.89次(P<0.05)。建议:男子短距离项目应挑选指频达90次以上的运动员,男子中长距离项目应挑选指频达80次以上的运动员;女子短距离项目挑选指频达78次以上的运动员,女子中长距离项目应挑选指频达70次以上的运动员。
- 余竹生欧阳新蔡广沈勋章杨一波王卫国
- 关键词:运动员选材短距离项目
- 上肢外周神经损伤患者食指指频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上肢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双手的食指指频改变。方法:筛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73例为损伤组,同时选取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双手食指指频。结果:损伤组的患侧手食指指频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另一侧损伤患者同侧手指频(P<0.01);左侧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未受影响手食指指频低于对照组同侧手食指指频(P<0.01)。结论: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患侧手运动功能下降,其健侧肢体运动功能部分下降,臂丛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损伤影响食指指频。
- 张玲莉李培红祁翔雷乐余竹生
- 关键词:外周神经
- 新型颈椎三维电子关节角度仪的效度及重复测试信度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估新型颈椎三维电子关节角度仪测试结果的重复测试信度和效度。方法由同一测试者使用新型颈椎三维电子关节角度仪对39名健康受试者进行颈椎活动度测试,1 h内测试2次。采用美国颈椎活动测试仪(CROM)进行颈椎活动度测试。计算重复测试组内相关系数(ICC);两种方法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测试差异使用测试标准误(SEM)进行描述。结果重复测试旋左运动ICC=0.89,其他各个方向ICC=0.90~0.98;各个方向上重复测试SEM=2.07~3.85°。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R2=0.73~0.92,SEM=1.66~3.17°。结论新型颈椎三维电子关节角度仪有良好的重复测试信度,效度良好。仪器操作简便直观,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研究。
- 惠寒青张玲莉喻大力王荣余竹生
- 关键词:颈椎关节活动度
- 指频测试仪对评价尺神经损伤患者康复程度的研究
- 王荣余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