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刚

作品数:47 被引量:217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鱼卵
  • 5篇渔业
  • 4篇矢耳石
  • 4篇耳石
  • 4篇二长棘鲷
  • 3篇多齿蛇鲻
  • 3篇渔获
  • 3篇渔业资源
  • 3篇稚鱼
  • 3篇年龄
  • 3篇仔稚鱼
  • 3篇金枪鱼
  • 2篇大眼金枪鱼
  • 2篇带鱼
  • 2篇养殖
  • 2篇摄食
  • 2篇摄食习性
  • 2篇生物学
  • 2篇年龄鉴定
  • 2篇漂流

机构

  • 44篇广东海洋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大学(威...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4篇侯刚
  • 22篇卢伙胜
  • 19篇冯波
  • 13篇颜云榕
  • 8篇李忠炉
  • 7篇王学锋
  • 6篇朱立新
  • 4篇潘传豪
  • 2篇金显仕
  • 2篇白秀娟
  • 2篇刘金殿
  • 1篇杜时强
  • 1篇熊正烨
  • 1篇唐峰华
  • 1篇王田田
  • 1篇郭晓云
  • 1篇梁振林
  • 1篇陈春亮
  • 1篇谢松光
  • 1篇叶国栋

传媒

  • 7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渔业
  • 2篇农业系统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渔业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AM的北太平洋公海围网主要渔获种类渔场重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远洋渔业项目,其中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和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主要渔获组成,厘清关键鱼种的渔场重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研究渔场的形成机制及指导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2016-2017年北太平洋灯光围网渔业渔获数据及海表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Chl-a)等环境因子,通过广义可加模型等分析渔获量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渔场重心整体上在渔汛初期向东北方向偏移,8-9月后期往西南折返。研究发现日本鲭渔场集中在148°E-154°E、40°N-42°N,远东拟沙丁鱼渔场集中在149°E-153°E、40°N-42°N,巴特柔鱼渔场集中在150°E-154°E、40°N-42°N,秋刀鱼渔场集中在150°E-153°E、41°N-42°N;2016-2017年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最适SST介于13~20.18℃,最适Chl-a介于0.1~0.8 mg·m^−3;远东拟沙丁鱼CPUE最适SST介于12~19.1℃,最适Chl-a介于0.3~0.88 mg·m^−3;巴特柔鱼CPUE最适SST介于14~22℃,最适Chl-a介于0.2~1.1 mg·m^−3;秋刀鱼CPUE最适SST介于14~21℃,最适Chl-a介于0.24~0.98 mg·m^−3。
徐博张衡唐峰华隋芯张瑛瑛侯刚
关键词:灯光围网环境因子北太平洋公海
基于壳长频率分析的洪泽湖河蚬渔获物年龄结构、生长与死亡参数估计被引量:16
2014年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区的河流和淡水湖泊中[1,2],它也是我国一些湖泊中(如太湖、洪泽湖)十分重要的经济贝类[3-6]。其中,洪泽湖河蚬资源量曾达1×108 kg以上,分布遍及全湖除水草资源特别丰富的水域。但近年来,由于外来污水进入湖体、过度捕捞以及捕捞生产中渔民2.27使用农药煤气等的影响,河蚬资源量下降,2012年洪泽湖河蚬资源调查得出资源量为5.00×107 kg,比2011年的6.92×107 kg下降28.80%,比2010年的7.84×107 kg下降36.20%,分布区域明显缩小(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未发表数据)。
毕婷婷侯刚张胜宇谢松光
关键词:河蚬年龄结构
北部湾带鱼的摄食习性被引量:24
2010年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对北部湾带鱼逐月渔获物胃含物进行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其摄食习性.结果表明:北部湾带鱼捕食种类包括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属于广食性动物.优势种类有少鳞犀鳕(37.99%)、蓝圆鲹(16.42%)和中国毛虾(10.03%).蓝圆鲹和尖吻小公鱼全年在全湾带鱼的食物中均有出现,是重要的饵料指标种类.摄食强度与饱满指数的季节差异十分显著(P<0.001),食物多样性无显著季节性差异(P>0.05),秋季最高,全年平均为1.97.聚类分析表明,北部湾带鱼在达到50%性成熟肛长值(190mm)时,饵料由幼鱼的以小型浮游动物、中上层鱼类及甲壳类为主向成鱼的以较大型鱼类和头足类为主转换.
颜云榕陈骏岚侯刚卢伙胜金显仕
关键词:带鱼摄食习性
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鳞片性状研究
2009年
[目的]为北部湾鱼类年龄鉴定和渔业资源监测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环北部湾拖网、流刺网、灯光围网3大作业类型4个季节的渔获物进行生物学采样,共采集17种具有年龄鉴定硬质的鳞片样本,经室外和室内处理,应用解剖镜和显微镜对其进行性状观察分析,并进行数码拍照研究。[结果]不同科属鱼类鳞片在鳞焦位置、前区栉节、鳞嵴形状和辐射沟数量等形态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其年轮标志也因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而呈不同形态。[结论]鳞片可为鱼类分类和年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北部湾鱼类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颜云榕熊春华侯刚卢伙胜
关键词:经济鱼类鳞片年龄鉴定
基于区间比较的适宜渔获环境条件的确定方法
2023年
为进一步诠释渔场学之“适宜环境条件”准确定义,提高渔场预报的精准度,以2013年上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赴南沙生产的灯光罩网船的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生产数据为例,采用保本产量值为前提基准,设计了基于A、B两区间比较的遍历搜索算法,比较了最大μA、最大A区间累计产量占比、最大A区间作业频次占比、最大优选指数等4个区间择出标准的差异。结果表明:是否设定保本产量值对区间比较搜索结果影响显著,最大优选指数是4个区间择出标准中最值得推荐的择区标准,因为它在相对窄的区间内择出了日产量均值、A区产量占比和A区频次占比最大的最优组合。研究结果确认了应对“适宜环境条件”的定义进行限定,精确到“某海域某渔具某鱼种的渔场适宜环境条件”,避免与生态学上的相近概念混淆,并从生产实践角度为改善渔场预报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冯波王云李忠炉李忠炉
关键词:渔获
南海休渔期调整的探讨
2019年
为更好地保护南海幼鱼资源,文章从渔港抽样调查、模型分析和时令谚语3个方面分析了调整南海休渔期的必要性。2017年的南海渔港抽样调查显示,当年的休渔期延长取得的渔业资源保护效果并不理想,但模型分析支持2017年的休渔新政应是3个半月休渔方案中保持产卵群体存量最好的方案。渔民谚语揭示南海幼鱼集中出现在4月。而目前的南海休渔期仍未能覆盖到幼鱼生长的旺发期。因此,建议现行的南海休渔时间再提前半个月或从4月1日开始休渔,甚至未来尝试在春季休渔,这样既可保护成长中的幼鱼,又可保护产卵中的亲鱼。
冯波冯波侯刚
关键词:休渔期幼鱼
一种高效水平采集鱼卵和仔稚鱼的浮游生物网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平采集鱼卵和仔稚鱼的浮游生物网固定装置,船尾甲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桅杆,桅杆上安装有水平伸出船尾的横杆,横杆上设置有复数个固定孔,固定孔通过船头侧水平拉绳和船尾侧水平拉绳与船身固定连接;横杆中前段上...
侯刚潘传豪卢伙胜
文献传递
根据鱼卵不同阶段发育期存活率计算漂流性鱼卵存活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根据鱼卵不同阶段发育期存活率计算漂流性鱼卵存活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漂流性鱼卵样品的采集;将采集的样品通过人工养殖方式进行鱼卵培养;分离不同种类的鱼卵个体分别培养;将分离后培养发育的鱼卵进行人工抽样...
侯刚潘传豪王锦润陈妍颖林建斌
文献传递
北部湾金线鱼、深水金线鱼与日本金线鱼矢耳石形态识别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采用2010年1~9月采自北部湾及邻近海域流刺网渔获的54尾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Houttuyn,1782))、71尾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 Snyder,1911)和65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Bloch,1791))耳石样本,进行了椭圆傅立叶分析。耳石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进行灰阶转换和二值化处理,消除噪点,然后解析为椭圆傅立叶标码(EFDs)。采用77个EFD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3种金线鱼的耳石。结果表明,日本金线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在性成熟前后存在显著的体长效应(P<0.05),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则体长效应不显著(P>0.05)。因此在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中,日本金线鱼采用性成熟个体样本,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采用全部样本。主成分分析中,第1、第2和第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65.1%,15.3%和5.3%,可以将3种金线鱼耳石区分开来。EFD系数的逐步判别分析中,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8.6%;交互验证结果显示,3种鱼的平均正判率达97.9%,这表明耳石椭圆傅立叶分析可以作为鱼种识别的有效工具。
侯刚冯波颜云榕卢伙胜吴仁协
不同温度条件下文昌鱼对铜离子和锌离子的耐受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文昌鱼对铜离子(Cu2+)和锌离子(Zn2+)的耐受性。通过净水急性毒性试验,获得了12℃、18℃、24℃、30℃和36℃条件下水中Cu2+和Zn2+对文昌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Cu2+的24 h LC50分别为0.88,0.95,0.9,0.8,0.68 mg/L;Zn2+为4.26,4.26,4,3.8,3.67 mg/L。通过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的24 h LC50,找到文昌鱼比较适合生活的水温为18℃;相同温度条件下,Cu2+对文昌鱼的24 h LC50远低于Zn2+对文昌鱼的24 h LC50,说明Cu2+对文昌鱼的毒性远大于Zn2+对文昌鱼的毒性。在试验水温范围内,超过18℃,水温越高,文昌鱼出砂率越高,存活率降低;Cu2+和Zn2+浓度越高,文昌鱼出砂率越高,存活率越低。
白秀娟侯刚卢伙胜冯波
关键词:文昌鱼CU^2+ZN^2+耐受性温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