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髓
  • 5篇骨髓瘤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X线
  • 3篇CT
  • 2篇转移瘤
  • 2篇骨转移
  • 2篇骨转移瘤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X线诊断
  • 2篇MRI
  • 1篇胆管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形态学
  • 1篇英文
  • 1篇影像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傅元芳
  • 7篇李启权
  • 3篇陈金城
  • 2篇周全
  • 2篇李恒国
  • 1篇王宁霞
  • 1篇许卫国
  • 1篇陈汉芳
  • 1篇王惠华
  • 1篇王延瑾
  • 1篇陈双
  • 1篇刘文华
  • 1篇钟兴
  • 1篇凌雪英
  • 1篇张学利
  • 1篇王永安
  • 1篇罗羽宏
  • 1篇黄力
  • 1篇高伟
  • 1篇钟兴

传媒

  • 4篇暨南大学学报...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The Ch...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部骨骼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X线及CT鉴别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与骨转移瘤 (BM)胸部骨骼受侵的X线及CT所见的不同。方法 :搜集经骨髓涂片或活检 ,病理确诊MM 36例 ,另搜集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恶性肿瘤并骨受侵 6 7例和骨破坏病理活检为转移瘤但未找到原发灶的 3例。对两组病例胸部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锁骨、肩胛骨、胸骨和肱骨上段受侵发生率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而肋骨则无显著性 ,但破坏呈膨胀型或圆、类圆型时 ,二者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并发软组织肿块之发生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但CT上二者各有不同特征。锁骨及肩胛骨受侵 ,呈圆、类圆型破坏发生率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BM胸片上可有原发及继发肺癌 ,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征象 ,而MM则极为少见。结论 :根据胸部各骨受侵部位、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CT表现 ,有无原发、继发肺癌征象 。
李启权傅元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瘤X线摄影术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诊断(附20例报告)
1995年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诊断(附20例报告)傅元芳,陈金城(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510630,广州)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放射线;诊断中图分类号:R816-8近年来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逐渐增多,为加深对本病X线征象的认识,我们观察了本院从19...
傅元芳陈金城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X线诊断
全文增补中
颅骨骨髓瘤误诊一例报告
1993年
我院1983年6月~1990年12月的25个资料完整的骨髓瘤病例中,有一例被误诊为脑膜瘤,表现较为特殊,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患者,郑某,女,21岁,因左额阵发性疼痛伴呕吐20天,逐渐加重于1989年7月17日以颅压高收住院。体检:眼底视乳头水肿,双侧肢体感觉对称,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其它检查无异常。X线检查:头颅正侧位片显示额。
傅元芳李启权王延瑾王惠华
关键词:颅骨骨髓瘤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与骨转移瘤的X线及CT鉴别诊断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为了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 M M) 和骨转移瘤的影像学( X 线、 C T) 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骨髓涂片或局部病灶活检病理证实的 M M44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肿瘤并骨质破坏者71 例;骨破坏灶穿刺病理为骨转移瘤5 例。将上述两组病例的 X 线及 C 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颅骨病变发生率 M M 为85 % ,骨转移瘤为2143 % ,两者比较 P< 0005 ;下颌骨破坏 M M 为50 % ,骨转移瘤为714 % ,两者比较 P< 001 。脊柱附件骨质破坏部位两病不同, M M 仅破坏椎弓,转移瘤不仅破坏椎弓,还破坏椎弓以外附件。膨胀性骨破坏的 C T 表现, M M 骨破坏部位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的软组织影替代,残留骨壳排列规则,对邻近软组织仅为压迫性改变。骨转移瘤骨膨胀性改变轻,对邻近软组织为浸润性改变,在病变内见分布不规则高密度的斑点状残留骨或肿瘤骨。结论:颅骨破坏且为多发病灶及下颌骨破坏,对诊断 M M 有重要价值。脊椎骨质破坏灶累及椎弓及椎弓以外附件及病灶范围内见斑点状高密影者,首先考虑为骨转移瘤。
傅元芳李启权陈双周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瘤CTX射线
纵裂池出血的CT诊断被引量:20
1998年
目的:旨在提高即时确诊纵裂池出血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搜集经CT复查确诊纵裂池出血30例。另顺序取自我科正常颅脑CT210例资料作对比。均作轴位CT扫描。按Zimmerman等提法,将大脑镰及纵裂池以胼胝体和侧脑室为界分为上、前及后三部分分析。结果:纵裂池出血呈一高密度稍宽线影;高密度“之”字征;前纵裂高密度线影延长;>1/2胼胝体膝深度或>15mm;于侧脑室上1cm层面即呈一连贯完整线影;天幕切迹增厚。
李启权傅元芳李恒国
关键词:脑出血纵裂池出血CT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CT所见作一回顾性探讨,以提高对BPHCT诊断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搜集有病理证实之BPH39例,选择膀胱以下显示前列腺最大的层面测量其前后径及左右径,上下径则以显示前列腺之层面数与层间距之乘积为准。并记录前列腺之形状、轮廓、增强前后之密度和压迫“突入”膀胱内之形态。结果:BPH之前列腺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60~70岁除外)之平均值大于正常平均值。在膀胱以下层面,大多数(69.23%)前列腺呈横椭圆形。绝大多数(97.37%)前列腺呈圆形或分叶形向上“突入”膀胱。绝大多数(97.44%)前列腺轮廓规则、两侧对称。中间沟均异常:平坦,突出或变浅。多数(53.85%)前列腺呈BPH典型增强征,少数(35.09%)整个前列腺均匀增强。结论:根据前列腺各径线值、形态、轮廓、密度、增强特征,可对BPH作出正确诊断。
李启权傅元芳李恒国周全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CT
影像学检查在外科肝胆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选择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比较B超、CT、ERCP和MRCP在肝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最优的方法选择。方法 选择68例涉及肝胆管疾病患者,病例包括肝胆管结石、肝门区癌、胰头癌、肝胆管囊肿和十二指肠乳头状瘤等,全部患者行B超检查,其中部分患者分别做CT、MRI和ERCP检查。结果 MRCP在检查成功率、梗阻诊断率和定位定性率方面较其它的方法为高。结论 B超与MR-CP联合应用能在肝胆管疾病定位、定性诊断中取得满意结果。
王宁霞傅元芳陈汉芳王永安罗羽宏
关键词:肝胆管梗阻ERCPMRCP
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及CT表现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讨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X线及CT表现。材料与方法:经骨髓涂片或活检、免疫学检查,确诊为IgG型MM患者16例,对其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IgG型MM好发于红骨髓部位,主要征象为骨破坏(类圆形,膨胀形及不规则3型)、骨折、骨疏松。膨胀性骨破坏好发于肋骨,CT显示骨破坏处为软组织替代,可有完整或不完整骨壳,对邻近结构仅为外压而无浸润表现,治疗后可修复。结论: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生长呈灶性或弥漫性,其与X线及CT表现、检查方法之选择及预后关系密切。诊断不明确时应采用MRI、CT检查。IgG型MM易感染的特点。
傅元芳李启权张学利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IGGX线诊断
MRI脑室四周白质高信号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脑室四周白质高信号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37例血压正常与 6 3例高血压的受检者行颅脑MRISET2 WI与FLAIR序列检查并作对比观察 ;对高血压组中 2 0例兼作CT检查者 ,与MRI影像作对比观察。结果 MRI脑室四周白质高信号 (WMH)表现为脑室周围高信号及深部脑白质散在斑点状高信号 (DWMPH)。结论 脑室四周白质高信号有可能成为判断高血压预后的重要参考征象 ,FLAIR序列扫描可较好显示此征。
傅元芳李启权钟兴陈金城
关键词:MRI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MRI鉴别诊断(英文)
2006年
目的桥小脑角区肿瘤具有来源多及种类多的特点,给诊断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探讨桥小脑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方法收集我院78例经病理证实的桥小脑区占位性病变,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78例患者中,单侧听神经瘤48例(61.54%),双侧听神经瘤5例(6.41%),脑膜瘤12例(15.38%),三叉神经瘤4例 (5.13%),血管母细胞瘤3例(3.85%),脂肪瘤3例(3.85%),黑色素瘤2例(2.56%),髓母细胞瘤1例(1.28%)。根据解剖部位、肿瘤病变特征和MR信号特点,能对大多数桥小脑区肿瘤进行定性诊断。结论 MRI在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黄力凌雪英许卫国傅元芳高伟
关键词:小脑疾病MRI检查脑膜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