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懋毅

作品数:118 被引量:1,30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与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00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毛竹
  • 26篇毛竹林
  • 14篇土壤
  • 13篇麻竹
  • 9篇生态
  • 9篇林业
  • 8篇养分
  • 7篇碳储量
  • 6篇凋落
  • 6篇亚热带
  • 6篇有机碳
  • 6篇生态系统
  • 6篇授粉
  • 6篇毛竹纯林
  • 6篇毛竹林土壤
  • 6篇纯林
  • 5篇凋落物
  • 5篇土地利用
  • 5篇竹类
  • 5篇枯落物

机构

  • 107篇中国林业科学...
  • 8篇中国林科院
  • 5篇宁波城市职业...
  • 5篇西南林学院
  • 4篇浙江省亚热带...
  • 3篇福建省林业厅
  • 3篇广东省林业科...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省林业科...
  • 3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浙江省安吉县...
  • 2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廊坊市农林科...

作者

  • 116篇傅懋毅
  • 28篇李正才
  • 27篇谢锦忠
  • 21篇杨校生
  • 17篇周本智
  • 13篇高志勤
  • 10篇杨秀艳
  • 10篇傅金和
  • 9篇黄寿波
  • 8篇邢新婷
  • 8篇方敏瑜
  • 6篇雷海清
  • 6篇胡冀珍
  • 5篇曹群根
  • 5篇姜景民
  • 5篇徐德应
  • 4篇费学谦
  • 4篇范兴海
  • 3篇李楠
  • 3篇格日乐图

传媒

  • 25篇林业科学研究
  • 16篇竹子研究汇刊
  • 5篇浙江林学院学...
  • 5篇浙江林业科技
  • 4篇林业科技开发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林业科学
  • 3篇世界竹藤通讯
  • 3篇中国林学会竹...
  • 3篇中国林学会首...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湖北气象
  • 2篇宁波城市职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茶间种模式对安吉白茶生长的防护功能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Growth of Anjibaicha ( Camellia sinensis cv. anjibaicha ) plantation in the four kinds of agroforestry models of Anjibaicha intercropping with tre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in February and May of 1997 in the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j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it has restrained to sprout the amount of buds of Anjibaicha tree,the agroforestry models of Anjibaicha intercropping with sweet scented osmanthus ( Osmanthus fragrans ),an evergreen tree species with thick branches and leaves and low and small crown,can not only greatly reduce the damage proportion of tender sprouts and new leaves suffered from early spring chill and sunlight burn in early summer during the white leaf stage of Anjibacha, but also provide with favourable conditions for prolonging the time of its albescent stage in spring. Thus,it becomes possible to obtain higher and stabler yields of Anjibaicha plantation.
方敏瑜傅懋毅李纪元陈建寅晏静
关键词:安吉白茶
集约和粗放经营下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被引量:14
2011年
以集约和粗放经营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春季毛竹林集约经营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1)集约经营后毛竹林0-10和10-2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7.01%和18.90%,易氧化碳含量分别下降了31.22%和46.03%,0-20cm土层轻组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9.87%。(2)两种毛竹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剖面上整体上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粗放经营的毛竹林土壤易氧化碳的剖面特征与总有机碳相似,而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存在明显差异。轻组有机质具有表聚性,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20cm)。(3)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轻组有机质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总有机碳与速效磷显著相关(p<0.05)。(4)集约经营后,毛竹林0-10cm土层土壤易氧化碳的碳素有效率和土壤碳库活度分别下降了26.01%和50.52%,差异显著(p<0.05);10-20cm土层分别下降了35.51%和54.41%。因此,施加适当配比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有利于土壤中各种有机碳的积累,也可改善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
马少杰李正才王刚刘荣杰傅懋毅周本智
关键词: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
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土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1
1998年
在浙江省临安市,于1993年7、8月份对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和普通茶园同步进行土温测定。结果表明:在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和普通茶园内,土温变化的振幅随深度增加按几何级数减少,位相随深度增加按等差级数落后。土温梯度变化特点与土温变化相似。土温铅直分布可分日射型、辐射型、清晨转换型、傍晚转换型4类。与普通茶园比较,在桃茶人工复合系统内0cm地温日振幅晴天减少18.2℃,阴天减少9.7℃;离地面5~20cm深处土温日振幅,晴天减少1.3~6.2℃,阴天减少0.6~1.8℃。
黄寿波周子康傅懋毅傅金和
关键词:林业桃树茶树土温
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调查研究了我国17个天然毛竹林的胸径、中央直径、杆高、枝下高、全杆节数、枝下节数、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胸高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等表型特征。研究表明,胸径、杆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竹腔径、壁腔比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全杆节数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所调查的表型特征均没有表现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地理变异模式。研究还表明部分表型特征与气候条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李正才傅懋毅姜景民杨校生肖基浒
关键词:地理变异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
毛竹林内夏季气温变化的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定位研究位于浙江省富阳市的不同结构毛竹林,2003 年夏季林内气温的日变动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林内以日最低气温的变异幅度最大,日最高气温次之,日均气温最小;毛竹纯林内日均最低气温21.20℃,低于竹阔混交林1.32℃,日均最高气温为29.67℃,低于竹阔混交林1.03℃。毛竹林内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凌晨 4:00 ̄6:00,毛竹纯林调节林内最低气温的效应值与栎林相似约-0.3℃,竹阔混交林效应值约1.25℃。方差分析显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茶园3类林分间的日均气温差异极显著,日最低气温差异显著。
高志勤傅懋毅
关键词:毛竹林夏季日变化
经营干扰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概述被引量:42
2005年
陆地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当前环境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的贮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和碳源,且和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结合国内外农、林业研究成果,就施肥、耕作、栽培方式、森林采伐和森林火灾等因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初步认为: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料,对土壤有机碳储量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对耕作土壤应该采取保护性措施,降低耕作强度或采取免耕覆盖、作物残留物管理、降低夏季休闲等措施使农业土壤由碳源转变为碳汇;由于土地开垦引起土壤有机碳的损失,因此对不适宜长期持续性耕作的土地和因植被破坏退化严重的土地,采取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多年生植被。通过人为管理措施,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减缓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有机碳的截存,提高土壤质量。
李正才傅懋毅杨校生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土壤有机碳
勃氏甜龙竹的引种与无性系选育
在福建南靖对来自泰国的勃氏甜龙竹进行了引种试验。六年的观察结果分析表明:勃氏甜龙竹适合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生长,其发笋期为5-11月,以6-8月为盛期,占全年发笋量70%以上;在造林第4年后,其笋产量就趋于稳定,比竹材产量...
谢锦忠傅懋毅李岱一肖贤坦杨校生马占兴
关键词:勃氏甜龙竹引种无性系选育
文献传递
麻竹杂交子代竹笋营养成分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为研究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杂交子代竹笋营养成分的变异情况,以30个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家系为材料,对不同家系竹笋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含量在家系间的变异幅度都很大,变异系数依次为23.69%、26.70%、38.26%、15.76%;蛋白质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都在30%以上,变异幅度为33.80%~42.97%。根据竹笋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比例等指标对参试的30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选出了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2个类群。这2个类群共包括11个家系,其中10个家系是来自JD或HK2个产地麻竹为亲本的杂交子代,说明麻竹竹笋的营养品质主要受遗传的影响,通过合适的亲本选配可以得到营养品质优良的杂种后代。
杨秀艳傅懋毅杨校生费学谦
关键词:麻竹杂交子代竹笋营养成分
沐川县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地碳截留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对四川省沐川县几种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植被覆盖类型下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人工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植被的碳储量最大。植被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是人工水杉林、天然次生林、慈竹Neosinocalamusaffinic林、农耕地、茶Camelliasinensis园;天然次生林凋落物的碳储量比其他的几种类型要高,分解后更利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的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依次为次生林、慈竹林、水杉林、茶园和农耕地。人工水杉林和慈竹林土壤也能有效地截留大气中的CO2,而农业用地最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5种植被类型下,总的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次生林、慈竹林、水杉林、茶园和农耕地。加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森林的保护,同时不断扩大人工林的种植面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的截留是缓解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一种重要措施。
李正才傅懋毅谢锦忠周本智肖体全吴明
关键词:生态恢复植被类型碳储量退耕还林
竹林养分循环规律研究──Ⅲ.毛竹纯林竹秆流及其养分输入被引量:28
1998年
在我国毛竹主要产区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试验林的三个区组中,根据立竹直径分布规律确定样竹处理数后,随机布置总共30套秆流收集装置,持续观察21个月,共获91次秆流水。测定每次秆流水量并分析其N、P、K、Ca、Mg含量以研究毛竹林内秆流的变化动态及其养分输入。结果表明:秆流水中不含Ca,其它四元素的年输入量分别为N-1.8557,P-0.0072,K-0.7849,Mg-0.1569,Kg.ha-1;年秆流量为年降水量的12.5%,无论次、月秆流量与相应降水量均为紧密线性相关,但与立竹粗度为显著非线性相关;其它因子,如:立竹所处的坡位、坡向,竹林密度,钩梢强度,立竹分布状况,植株个体表面结构特征等,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竹秆流的产生和大小。
方敏瑜傅懋毅谢锦忠
关键词:毛竹纯林养分输入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