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长龙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韵书
  • 3篇礼仪
  • 2篇敦煌写卷
  • 2篇信仰
  • 2篇仪礼
  • 2篇三礼
  • 2篇亲迎
  • 2篇文化
  • 2篇写卷
  • 2篇礼器
  • 2篇礼学
  • 2篇婚礼
  • 2篇《仪礼》
  • 1篇动机
  • 1篇断桥
  • 1篇敦煌本
  • 1篇信仰重建
  • 1篇遗产
  • 1篇诱惑
  • 1篇原儒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8篇关长龙

传媒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中原文化研究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语言研究
  • 1篇国际儒学(中...
  • 1篇天台山文化当...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婚礼亲迎中的告庙礼研究
2021年
礼经与早期文献所载的亲迎告庙礼并非限定于亲迎当日,而是在亲迎事宜既定后到亲迎前的时间段内特择一日举行。这一做法也成为唐以来多数朝代天子纳后的惯例。自品官以下至士庶阶层,历代官方礼典则多规定在亲迎当日的清晨告庙,民间婚仪为缩短婚礼仪程亦多选择临行前告祖。两宋时不仅有亲迎前告祖,新婿至女家后还要拜女家先祖,甚至有新妇至男家后新人共拜家庙的环节。朱熹《家礼》明确了男女两家在亲迎当日须分别告庙,明清时期民间婚仪大多依据《家礼》,这一婚俗随之固定下来,至今仍在许多地区延续,成为新人在婚礼这一重要的人生过渡礼仪中与家族沟通融合、获得身心安顿的重要途径。
田琛关长龙
关键词:婚礼亲迎礼俗《仪礼》
敦煌韵书斯二○五五之谜
作为敦煌韻书最早被披露的卷子之一,斯二○五五对后来相继公布的韻书卷子甚至现存的整个唐五代韻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它是敦煌韻书卷子中唯一一个卷首完整无缺者, 而完整的卷首题名及序言对韻书卷子的定性之必要性是众...
关长龙曾波
文献传递
“断桥”考被引量:2
2009年
名为"断桥"而实不断的现象并非杭州西湖断桥所独有,而是广泛见载于唐以来的诗文作品中。其本义乃指渔人为方便用簖捕捉鱼蟹等而设的简易梁桥,亦可行人,或写作簖桥("簖"为"断"的后起分别文)。断桥在文人的作品中逐渐被赋予了别离、隐逸以及结缘爱情等象征意义。
关长龙
关键词:断桥
区域文化史著作的新范本——《浙江文化概论》评
2011年
"文化"一词,顾名思义,在中文语境中本指"用文饰来转化",即主体人用"文饰"来实现自己由自然人向文化人的转化,诸如其生存经验的积累、情感表达的增华、伦理秩序的选择、生活习惯的传承等等,皆是文饰的具象化表现。然由文化之词源亦可推知,在主体对自己文饰的同时也必然对其原具的"质"有所遮蔽,
关长龙
关键词:文化概论范本著作情感表达伦理秩序
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被引量:23
2003年
在中国的日月神话中 ,蕴涵了一个由象征原型建构起来的民族精神模式 :一是太阳神话的象征原型 ,由日神帝俊转化而成的三足“乌” ,熔铸了父神创造万物的理性进取精神 ;二是月亮神话的象征原型 ,由月神常羲转化而成的母神嫦娥以及作为生殖神的蟾蜍、兔子 ,整合了母神通过生育而实现的种族不死的永恒精神 ,汉魏六朝之际形成的桂与吴刚神话 ,则把这种追求永恒的精神落实到了个体之上 ;三是日月和合的象征原型 ,它代表了刚刚摆脱无意识之“水”后所形成的对永恒之进取的文化新人的产生。
关长龙
关键词:神话
神圣的诱惑--天台山文化散论
认为自"绝地天通"("失乐园")以后,通天人之际的"神圣"诉求就成了人们超越凡俗的一个持久愿景.这一愿景在先知圣贤、宗教经典、学术思想的多维努力下,已经积累了丰...
关长龙
关键词:神圣空间信仰重建
法象时空--中国数术的基本理念被引量:3
2008年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数术就是有关命运的学问,即探讨生命在其时空展开过程中如何与所在环境形成最佳的互动关系。孔子曾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故中国历代学人多以数术知命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国之大事至百姓日用之间,亦无不渗透着数术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民众信仰的渊薮。中国的数术思想是以顺从道德本体的天命为宗旨,通过模拟宇宙生化过程和观测归纳的办法来了解天命的内容,它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以龟壳和天地盘为主的拟象卜,以易占演数为主的拟数占,对天文、地理、人文、物理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归纳以得出吉凶结论的本象卜,以及因生辰时间而推其命理的本数占。这些命理思想可以有效地制约个体理性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行为,以帮助人们实现"乐天知命"、天人合一的理想生命境界。
关长龙
关键词:数术命运
敦煌本《摩诃般若经》残卷缀合研究
2021年
敦煌文献中明确为《摩诃般若经》的写卷共约222号,除其中35号某一卷首尾皆全外,其余皆为残片或残卷。本文通过分析内容、残字、行款以及书风书迹,将其中的十六号缀合为八组,并附上缀合图分别加以叙述,以此为定名和断代研究提供相关线索,有助于深入地考察敦煌写卷的性质。
关长龙范丽婷
关键词:敦煌写卷残片缀合
中国传统礼学资源溯论
2014年
自"六艺"经学化以来,历代文献"礼"目所录多限于三礼疏证诠释及相关研究之作,而于"制礼作乐"的当下资源则别加措置,以至于作为学科范畴的礼学文献散乱难稽。文中从礼之缘起、结构与认同诸角度对礼学既有的资源加以分疏和检讨,厘析其资源为十类:礼经类,指轴心时代"圣言封闭"以前所结集的礼学文献及后世对此之注疏和研究;礼论类,指历代因文献、考古、风俗、义理等而对礼学之意义、仪式、礼器等内容之应然当在情形的研究;礼器类,包括物器、名器和文器三种类型,另外名器所涉及之制度、乐舞、数术因学科发展的成熟而宜别设属类,分别以礼法类、礼乐类、礼术类命之;礼制类、礼俗类、家礼类、方外佛教与道教类,此四类皆为历代不同群体的礼仪实践结晶。希望这一分类对于礼学传统资源的梳理和当下范式的重建能有所裨益。
关长龙
关键词:礼学礼仪礼器
丧礼“双主体”仪式结构略说——以“三礼”所载士丧礼为中心
2021年
古制茫昧,异说纷纭,而丧礼尤甚。然从现代仪式学的过渡理论而言,丧礼呈现了传统生命理解中“形神分离”的双主体信仰,此在其仪式结构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安顿脉络:骨肉的安顿仪式由袭于室、敛于堂、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组成,而“所以示远”;灵魂由招以服、依以重、依以象人、依以虞主、依以栗主,而“系心”孝子。丧主在此“双结构”安顿中经过三年的服丧而“淡然平安”,逐渐复常,从而完成了丧礼之分离、阈限和聚合的三段式典礼过渡。由此观察丧礼仪式结构在汉唐之际的中古探索和宋元以来的近世整合,其经权之变的轨迹明了可知,这无疑对我们今天接续传统和重建新仪具有典范的结构性意义。
关长龙
关键词:丧礼尸体灵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