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itE对MHD患者静脉补铁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脂代谢紊乱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VitE)对静脉补铁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及静脉补铁加VitE组,每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20例。静脉补铁组:行血液透析治疗时由静脉输入100mg蔗糖铁注射液,起始为每周2~3次,完成总剂1000mg后改为每周或2周一次,使患者的铁蛋白维持在100~300ug/L之间。静脉补铁加VitE组:除按上述方法补铁外同时口服VitE200mg,2次/d。两组患者同时使用促红素治疗(100~150U/kg.w)。检测三组治疗前和补铁组、补铁+VitE组治疗1个月及6个月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补铁组与治疗前比较MDA、AOPP、TCH、Lp(a)、ApoB含量升高(P<0.05),SOD、GSH-Px、ApoA1含量降低(P0.05)。治疗6个月,补铁+VitE组与补铁组比较SOD、GSH-Px、ApoA1明显升高,AOPP、MDA、TCH、Lp(a)、ApoB明显降低(P<0.05),TG、LDL、HDL、VLD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补铁可以加重MHD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及脂代谢紊乱。长时间口服维生素E可以改善MHD患者静脉补铁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脂代谢紊乱。
- 刘丽艳张军许冬梅
- 关键词: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静脉补铁MHD
- 手术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被引量:4
- 2014年
-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又被称为冈上肌腱钙化或石灰盐性冈上肌腱炎,是肩关节常见疾病。对于成形期的患者,可以有慢性疼痛,渐进性加重。2011年2月~2012年11月,笔者手术切除钙化灶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张军刘丽艳李虎
- 关键词: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6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X线平片和螺旋CT三维图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证实多平面重建和容积成像显示的骨折情况。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功能优21足(58.3%),良10足(27.7%),可4足(11.1%),差1足(2.7%),优良率86.1%。结论:CT重建可为制订手术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 张军刘丽艳胡延春
- 关键词:跟骨骨折螺旋CT
-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的防漏血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的防漏血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漏液并产生检测信号;止血模块,用于通过挤压血管进行止血;报警模块,用于进行漏液报警;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止血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用于采集...
- 李振王倩刘丽艳张奇志曲玉新
- 维生素E对静脉补铁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脂代谢紊乱的干预
- 背景与目的:铁缺乏在慢性肾脏病特别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中尤为常见。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不能通过口服铁剂来保持充分的铁储备,而静脉注射补铁/(intravenous irontherap...
- 刘丽艳
- 关键词: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静脉补铁维生素E
- 文献传递
- mcr-1基因阳性禽源性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研究
- 2024年
- 目的调查鲁中地区禽源性大肠埃希菌mcr-1基因的携带情况,了解mcr-1基因阳性禽源性大肠埃希菌对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掌握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鲁中地区3家大规模养殖场302份健康活鸡、鸭肛拭子新鲜粪便,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cr-1基因的携带率。对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采用BD凤凰hoenix TM 100 NMIC/ID-4复合板鉴定菌种及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检测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结果302份样品中共分离出291株禽源性大肠埃希菌,其中27株携带mcr-1基因,mcr-1基因携带率为9.3%。27株mcr-1基因阳性禽源性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CTX-M-14、CTX-M-15、TEM-1携带率分别为100.00%(27/27)、70.37%(19/27)、74.07%(20/27);质粒介导AmpC酶耐药基因CMY-2携带率为14.81%(4/27);未检出bla SHV、bla DHA、OXA等β-内酰胺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B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aac(6′)-Ⅰb-cr、ant(3″)-Ⅰ的携带率分别为25.93%(7/27)及25.93%(7/27)、92.59%(25/27);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S的携带率为81.48%(22/27),未检出qnrA、qnrB基因。对多黏菌素B、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表现出了100.00%耐药,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19%、33.33%、62.96%、14.81%、25.93%和77.78%,未出现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结论禽源性大肠埃希菌mcr-1基因的携带率为9.3%,是引起多黏菌素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mcr-1基因阳性禽源性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表现出多重耐药的特征。
- 刘丽娟刘丽艳张敏翟伟任玉国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 一种自加热型医用防护手套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加热型医用防护手套,包括本体,本体上安装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固定嵌设在本体内;本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固接的接触层、加热层、隔热层和防护层,加热组件嵌设布置在加热层内,控制组件安装...
- 李振王倩张奇志刘丽艳王微丽苏飞雁曲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