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娥

作品数:7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补阳还五
  • 5篇补阳还五汤
  • 4篇细胞
  • 3篇缺糖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糖
  • 2篇凋亡
  • 2篇血清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缺氧缺糖损伤
  • 2篇细胞凋亡
  • 2篇含药
  • 2篇含药血清
  • 2篇PC12细胞
  • 1篇丹参
  • 1篇丹参多酚酸
  • 1篇丹参多酚酸盐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机构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东莞市石龙人...

作者

  • 7篇刘俊娥
  • 5篇张继平
  • 5篇姚晖
  • 3篇文凤妮
  • 3篇方永奇
  • 1篇李晓莹
  • 1篇李翎
  • 1篇刁建新
  • 1篇古筱茹
  • 1篇黄志恩
  • 1篇梁毅
  • 1篇何玉萍
  • 1篇朱永坤
  • 1篇成巧
  • 1篇李艳秋
  • 1篇梁颖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凋亡影响的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筛选补阳还五汤中抑制OGD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主要药味。【方法】将补阳还五汤中7种单味药即黄芪、赤芍、当归尾、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作为实验因素,每个因素选取有或无2个水平,按L8(27)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采用OGD细胞模型,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技术,以细胞凋亡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法,比较空白血清组(有氧+含糖培养基+空白血清)、模型组(缺氧+无糖培养基+空白血清)和补阳还五汤(缺氧+无糖培养基+含药血清)以及各拆方对OGD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的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交试验分析显示:补阳还五汤中对OGD损伤PC12细胞凋亡具有显著性影响的药味为桃仁、红花、赤芍(P<0.01),其余药味作用不显著(P>0.05),含赤芍的拆方细胞凋亡率低于不含赤芍的拆方。【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抑制OGD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药味为赤芍。
张继平刘俊娥姚晖方永奇何玉萍文凤妮
关键词:细胞凋亡
肠炎康治疗DSS诱导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肠炎康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致实验性小鼠结肠炎模型(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DSS诱导实验性小鼠结肠炎模型,给予肠炎康治疗,并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组做对照,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的结肠炎炎症指标,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中IL-1β、IL-2水平及结肠组织核因子(NF-κBp65)的蛋白含量。结果肠炎康可显著减轻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炎症状态,降低血清IL-1β、IL-2水平,降低NF-κBp65蛋白含量(P均<0.01)。结论肠炎康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肠黏膜NF-κBp65的活化表达,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发挥作用。
梁颖古筱茹刘俊娥姚晖成巧刁建新
关键词:肠炎康IL-1ΒIL-2NF-ΚBP65
补阳还五汤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2年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补阳还五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君臣佐使药材、有效组分和有效成分三个化学层次上对补阳还五汤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综述,为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刘俊娥张继平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黄芪甲苷阿魏酸
87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例的用药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某院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情况进行调研,对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了2015~2017年该院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7例,对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等,同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的使用科室主要为心内科(75.13%)和神经内科(12.76%);目前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均为超说明书用药; 9.2%病例用药日剂量低于说明书推荐剂量; 79.31%病例给药疗程≤7 d; 64.37%病例在发病1周后启用; 75.86%病例与活血祛瘀类中成药联用; 96.55%病例同时使用多种静脉注射液;使用多集中在预后良好的患者(NIHSS<6分);用药前后患者肝肾安全性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该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为超适应证用药,存在日剂量偏小、疗程不足、联合用药随意的情况,临床应严格把握该药适应证和用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黄志恩李晓莹李艳秋刘俊娥姚晖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急性脑梗死用药评价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形态和活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PC12细胞形态和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以5%,10%,20%的含药血清作用于OGD损伤PC12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PC12细胞OGD损伤后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活力降低;5%,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作用于OGD损伤PC12细胞12,18,24 h,均可减轻细胞形态损伤、提高细胞活力(P<0.01);而2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对OGD损伤PC12细胞的形态和活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OGD损伤PC12细胞的形态和活力具有保护作用。
刘俊娥张继平姚晖方永奇梁毅文凤妮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缺氧缺糖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1年
脑缺血后,因脑组织缺血缺氧,缺血中心区神经细胞发生急性坏死,而在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则发生以凋亡为主的迟发性死亡,且凋亡在重新恢复血流供应后不会终止,这与缺血后脑组织损伤面积发展扩大有关。因此,抑制凋亡、挽救濒死细胞、减少神经元死亡是脑缺血神经细胞保护治疗重点。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
刘俊娥张继平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缺血细胞凋亡
正交试验法研究补阳还五汤中保护OGD损伤PC12细胞的主要药味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保护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PC12细胞的主要药味。方法:将补阳还五汤中7种单味药(黄芪、赤芍、当归尾、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作为实验因素,每个因素选取有或无2个水平,按L8(27)正交试验表设计8种拆方。普通级新西兰兔分为9组,空白血清组和8个拆方含药血清组,分别ig蒸馏水和临床等效剂量5倍的拆方药液,24 h内连续ig 3次后,提取血清。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和微量酶标法,以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为指标,观察10%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OGD损伤18h的PC12细胞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OGD损伤后,其LDH释放量增加(P<0.01),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OGD损伤PC12细胞的LDH释放量(P<0.01)。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含黄芪、当归尾、赤芍的拆方组其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LDH释放量显著降低(P<0.01);而含桃仁的拆方组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含地龙的拆方组其LDH释放量显著升高(P<0.01);红花、川芎对细胞活力及LDH释放量的作用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OGD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黄芪、当归尾、赤芍是保护OGD损伤PC12细胞的主要药味,桃仁、地龙可加重PC12细胞OGD损伤,红花、川芎对细胞的作用不明显。
张继平刘俊娥姚晖方永奇李翎文凤妮朱永坤
关键词:正交试验补阳还五汤缺氧缺糖PC12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