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创

作品数:120 被引量:841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1篇纤维化
  • 51篇肺纤维
  • 51篇肺纤维化
  • 46篇特发性
  • 41篇特发性肺纤维...
  • 33篇中医
  • 31篇络病
  • 18篇慢性
  • 18篇病机
  • 17篇络病理论
  • 12篇中药
  • 11篇数据挖掘
  • 11篇肺间质
  • 11篇肺虚
  • 10篇肺络
  • 9篇间质纤维化
  • 9篇肺间质纤维化
  • 8篇中药复方
  • 8篇中医药
  • 8篇肺系

机构

  • 109篇辽宁中医药大...
  • 108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清原县疾病预...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 1篇沈阳市第二中...

作者

  • 120篇刘创
  • 113篇庞立健
  • 108篇吕晓东
  • 51篇臧凝子
  • 36篇刘勇明
  • 34篇刘妍彤
  • 28篇杨丽
  • 27篇袁佺
  • 24篇赵仲雪
  • 19篇张浩洋
  • 12篇王斯涵
  • 10篇石岩
  • 6篇朱凌云
  • 4篇焦蕊
  • 3篇李婷婷
  • 3篇刘淼
  • 3篇王琳琳
  • 3篇徐嘉
  • 3篇刘烨
  • 3篇徐嘉

传媒

  • 2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9篇中华中医药学...
  • 9篇世界科学技术...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医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4篇2020
  • 11篇2019
  • 20篇2018
  • 20篇2017
  • 14篇2016
  • 15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PF动物造模及造模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常预后不良。因此探究其发病机制,开发有效药物显得至关重要。该文回顾整理近年来有关IPF动物造模及试验方法研究,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袁佺庞立健郑玮东臧凝子刘创滑振吕晓东
关键词: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防治被引量:12
2017年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难治性疾病,其机理复杂,缺乏特效疗法。基于中医络病学说探讨本病的防治问题,治疗方面,强调以下原则:络病贯始终,当以通络先;气阴皆虚损,治则统肺脾;病情若复杂,主抓肺、脾、肾;合理运用通络药物。预防方面则应注意顺应四时,预防外感;调养精神,勿使过之;中药调养,作息规律。
张浩洋庞立健刘创徐嘉吕晓东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络病理虚元鉴治未病
补虚通络疗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中医补虚通络疗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期接受补虚通络中医疗法治疗方案的IPF患者。对多种临床资料与总生存时间进行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吡非尼酮抗纤维化治疗及脉诊瘀阻脉象为补虚通络疗法治疗IPF的预后保护因素(P<0.05);而基线DLCO%下降则是补虚通络疗法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应用吡非尼酮和主瘀阻脉象是补虚通络疗法的预后保护因素,而基线DLCO%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任延毅吕晓东庞立健刘创滑振郑炜东臧凝子赵仲雪袁佺杨丽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肾阴虚、痰瘀伏络”病机探识被引量:17
2014年
历代医家多数将特发性肺纤维化归属中医"肺痿"范畴,对其病机认识多宗仲景"肺燥津亏、肺气虚冷"论。基于此理论,参照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来探索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根本病机。肺易感受燥热之邪,燥热伤阴,而虚冷之证多从阴虚内热演变而来。肺阴亏虚,必劫肾阴以助;肾阴不足,必致肺阴易虚。而病久成瘀生痰,伏于络脉。由此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为"肺肾阴虚,痰瘀伏络",以期为创新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防治思路,提高其临床疗效奠定理论基础。
石晓乐曲妮妮庞立建刘创
关键词:肺痿病机痰瘀相关肺肾阴虚
从络论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探析被引量:13
2015年
阐述肺络的实质,总结肺络的生理特点及功能,分析肺络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回顾性总结和探讨从络论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郑炜东庞立健刘创赵强赵仲雪吕晓东
关键词:肺络络病肺纤维化
基于肺络构效和肺热络瘀理论的清络饮协调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机制研
庞立健吕晓东王琳琳臧凝子刘创丛国倩焦蕊
开展了中药复方清络饮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组梳理典籍,提出并阐释了肺络病辨证论治核心理论“肺络构效”,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IPF的发病规律、基本病机、基本证候,及治法方药的基础与临床疗效评...
关键词:
关键词:清络饮肺纤维化
肺虚络瘀与细胞凋亡在IPF发病过程中相关性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深入研究肺络理论,将特发性肺纤维化归属于肺络病范畴,结合导师经验,提出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病机观,并从结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三方面,探究"肺虚络瘀"病机观与肺纤维化细胞凋亡机制的相关性。结果证实:(1)肺之络脉乃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其气血运行特点为"运行缓慢、双向流动、并呈面性弥散",这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立体、多维的网状信息传递及正负反馈、双向调节的特性具有高度相似性。(2)肺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及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抑制致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加重肺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与肺虚日久,肺络运行不畅,痰热毒瘀阻于络脉的病机演变具有相似性。(3)基于"肺虚络瘀"病机观提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为治疗IPF基本原则,经临床证实可以通络调控细胞凋亡,延缓IPF的进程。故文章认为"肺虚络瘀"与细胞凋亡学说在IPF的发病中具有相关性,意在进一步解释、明确从络论治疗IPF的作用机制及靶点,为IPF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科学依据。
刘妍彤吕晓东庞立健刘创刘勇明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病理机制细胞凋亡
基于络病理论防治多器官纤维化异病同治刍议被引量:8
2018年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心、肺、肝、肾等器官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络病学说,器官纤维化共同的病机为"络虚邪瘀",在"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以"补络虚、通络瘀"为治疗原则,运用"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等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器官纤维化有良好疗效,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
郑钰刘创庞立健刘勇明刘妍彤吕晓东
关键词:器官纤维化异病同治
肺间质纤维化凝血机制探微被引量:10
2016年
近年来,肺泡上皮损伤、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重塑、局部炎症浸润、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以及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等众多学说为探寻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指导。文章即以凝血机制为切入点,探微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变化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概括"肺虚络瘀"的现代内涵,提出"补虚通络"之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新靶向,为中医辨证论治肺间质纤维化拓宽治疗思路,提供理论支持。
刘勇明吕晓东庞立健刘创臧凝子袁佺杨丽任延毅刘妍彤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凝血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穴位贴敷取穴用药规律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取穴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为检索库,检索数据库中全部运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探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进行取穴用药规律探究。结果共检索出142篇文献,收集穴位组合142组,40个穴位,方药组合124组,中药109味。在穴位贴敷中常用穴位有肺俞、定喘、肾俞、天突、脾俞,最常涉及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贴敷用药以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生姜为核心药物。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有三个小的聚类方,关联规则分析用药种类以白芥子、细辛、延胡索三种药为主。结论临床上运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用辛温之性的药物,配合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从肺脾肾三个方面进行论治。
王佳然吕晓东庞立健刘创刘勇明刘妍彤张浩洋郑钰盛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穴位贴敷数据挖掘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