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
-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型分布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比例较正常人明显下降。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分布与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变化的关系,为DCs迁徙入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诱导斑块不稳定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08-11-2009-1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及治疗者88例:造影检查正常对照28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浆MPO浓度,评价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mDCs与外周血浆MPO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m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mDCs实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mDCs比例:(0.53±0.27)%、(0.49±0.26)%比(1.26±0.35)%、(1.09±0.42)%;mDCs数量:(48.26±23.14)、(41.63±27.79)比(85.87±32.49)、(78.29±32.65)/μL;均P<0.01];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MPO浓度分别为(0.19±0.15)、(0.45±0.21)、(0.48±0.19)和(0.37±0.16)ng/L,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PO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PO浓度与外周血mDCs比例呈负相关(r=-0.881,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DCs比例明显降低与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靳文傅强李志樑陶丹萍鄢文刘北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 葛根素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发挥对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 心肌肥厚是心脏应对神经内分泌激活以及压力超负荷的适应性代偿反应。在早期阶段,心肌主要通过肌节数目的增多以及体积的增大平衡增大的室壁张力,进而维持心泵输出的稳定以及满足机体生长发育及代谢的需要。如果刺激因素的持续存在,必将...
- 刘北
- 关键词:心肌肥厚葛根素自噬体
-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相关性比较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炎症标志物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B型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相关性的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4-9月158例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L-6、MMP-1、hs-CRP及cTnI水平,并比较各组IL-6、MMP-1、BNP、hs-CRP及cTnI水平并分析IL-6、MMP-1、BNP、hs-CRP及cTn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UAP组和AMI组血清IL-6、MMP-1、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与AMI组、对照组与SAP组血清IL-6、MMP-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BNP与hs-CRP水平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CS患者中IL-6及MMP-1与hs-CRP、BNP与cTnI分别呈正相关;ACS患者中hs-CRP与cTnI无直线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高表达炎性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多生化标志物可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陈彬刘北靳文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I生化标志物
-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 研究背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因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受阻而发生急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现象,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其包括不稳定型...
- 刘北
- 关键词:生化标志物急性冠脉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联合检测6种生化标志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预后评价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联合检测6种生化标志物,初步探讨其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64例,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心脏事件,分为无心脏事件组、心脏事件组。联合检测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浓度。结果心脏事件组6种生化标志物均高于非心脏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cTnI、NT-proBNP、hs-CRP、MCP-1和sICAM-1组成的预测生化标志物组合,其预测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76.32%。结论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对冠心病有较高的早期预测价值。
- 赵一俏刘北付强靳文刘志樑
- 关键词:冠心病预后生化标志物
- 基于判别分析的多生化标志物策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联合检测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多种生化标志物并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264例,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时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中多种生化标志物。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和判别分析,并筛选判别指标建立冠心病不同临床诊断的Fisher判别函数;应用刀切法以评价Fisher函数对冠心病不同临床诊断的判别效果。结果本研究中检测的各生化标志物均对冠心病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多生化标志物建立了冠心病四种分类诊断的Fisher判别函数。采用刀切法进行判别,共有12例判断错误,稳定性心绞痛判错率为7.14%,不稳定性心绞痛判错率为9%,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错判率为3.57%,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错判率为5%,总的错判率为3.93%。结论所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能较准确地作出冠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所入选的生化标志物对深入研究冠心病诊断具有启发意义。
- 赵一俏刘北付强靳文李志樑
- 关键词:冠心病生化标志物FISHER
- 真武汤对大部分肾切除所致尿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小鼠尿毒症心肌病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部分肾切除术制作尿毒症心肌病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真武汤组。真武汤组小鼠术后予真武汤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术后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心脏彩超、心脏组织HE染色及血生化分别观察尿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脏功能、结构及肾功能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脏组织p-AMPK及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较假手术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心脏质量及心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心脏舒张期及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增大(P<0.05),HE染色示心肌细胞肥大,血尿素氮、肌酐显著升高(P<0.05)。真武汤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心脏质量及心脏指数减小(P<0.05),心脏舒张期及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减小(P<0.05),病理变化减轻。模型组小鼠与假手术组相比p-AMPK表达明显降低,p-mTOR表达明显升高(P<0.05);真武汤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pAMPK表达明显升高,p-mTOR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真武汤抑制尿毒症心肌病小鼠心肌肥厚,此效应可能是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实现。
- 陈琪李志樑刘北傅强严全能
- 关键词:真武汤尿毒症心肌病TOR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型分布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分布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9-06~2010-06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及治疗的患者(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30例)1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检测,依据Genisi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mDCs比例与组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i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m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mDCs实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Genis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Genis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与冠状动脉Genisi评分呈正相关(r=0.754,P〈0.01);外周血mDCs比例与冠状动脉Genisi评分呈负相关(r=-0.779,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DCs比例减少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外周血mDCs比例减少可能通过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迁徙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 靳文傅强鄢文李志樑陶丹萍刘北
- 关键词:冠心病树突状细胞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型分布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关系研究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分布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变化的关系,为DCs迁徙入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并介导了斑块局部免疫炎症反应,诱导AS斑块不稳定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
- 张金霞靳文傅强李志樑陶丹萍刘北鄢文
- 关键词:冠心病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所有患者分为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两组。每位患者在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①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之间NT-proBNP,hs-CRP,MPO,sCD40L,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为NT-proBNP,hs-CRP,MPO,IL-27和CK-MB,建立预测ACS患者危险分层模型,进一步刀切法进行效果预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98.1,提示该模型对ACS患者入院病情变化或发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对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 刘北付强严全能靳文陶丹萍华经海李志樑
- 关键词:生化标志物急性冠脉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