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向新

作品数:25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连续性
  • 9篇血液
  • 8篇综合征
  • 7篇重症
  • 6篇血液净化
  • 6篇炎症
  • 6篇炎症反
  • 6篇炎症反应
  • 6篇胰腺
  • 6篇胰腺炎
  • 6篇肾损
  • 6篇腺炎
  • 6篇连续性血液净...
  • 5篇通气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全身
  • 5篇全身炎症
  • 5篇全身炎症反应
  • 5篇重症急性

机构

  • 25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5篇刘向新
  • 18篇赵宏胜
  • 14篇王林华
  • 11篇崔晓莉
  • 11篇张彬
  • 7篇高建军
  • 6篇陆舒
  • 6篇陆洋
  • 6篇王逸平
  • 4篇沈浩亮
  • 4篇陈新龙
  • 3篇王忠勇
  • 3篇许惠芬
  • 3篇沈雁波
  • 1篇黄莉莉

传媒

  • 4篇交通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 1篇2005急诊...
  • 1篇第一届中青年...
  • 1篇2005急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SIRS患者分别采用CVVH(CVVH组,3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监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HR、RR和外周血WBC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IL-6和IL-8的水平,比较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CVVH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和IL-8水平的下降均快于对照组(P<0.01),体温、HR、RR和外周血WBC计数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CVVH组MODS发生率低(6.67%vs.33.33%)(P<0.01),ICU住院日少[(8.4±2.9)d vs.(13.2±4.1)d](P<0.01)。结论 CVVH可以清除SIRS患者体内过度释放的炎症因子,有效阻断SIRS向MODS发展的进程。
王林华赵宏胜高建军许惠芬崔晓莉刘向新陆舒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炎症因子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ICU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6例,咪唑安定组24例;插管前异丙酚组静注异丙酚100mg(1.5mg/kg),咪唑安定组则推注咪唑安定0.2mg/kg,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上述两药改用注射泵持续泵入,根据镇静分级调整合适的用量。结果:静注后镇静效果达到RamsayⅤ级所需时间:异丙酚组(26±9)s,咪唑安定组(78±1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泵入维持用药期间,多数患者需达到RamsayⅢ级以上方能耐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R、SaO2、PaO2和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异丙酚组当药物滴速>10mg/kg·h时易导致低血压。停药后神志恢复时间,异丙酚组(32±11)min,咪唑安定组(58±2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和血小板、白细胞未见异常变化。结论:两药用于ICU危重患者的镇静是安全有效的。异丙酚苏醒快,但维持费用较高。
张彬赵宏胜王林华崔晓莉刘向新陆舒沈雁波
关键词:异丙酚ICU机械通气
血小板减少与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小板(PLT)减少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30例诊断为AKI且接受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预后分为存活组(n=72)和死亡组(n=58),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变化率(△PLT)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根据△PLT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①58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44.6%.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接受有创机械通气、使用升压药及输血的比例高于存活组.②69例患者(53.0%)存在基线血小板减少症(TP).CRRT后新发TP 36例(27.7%).死亡组患者CRRT后血小板最低值低于存活组(24.00×109/L vs.58.50×109/L,P<0.001).③△PLT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95%CI0.621~0.802,P<0.001),最佳截断值为51.28%.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51.28%是接受CRRT的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49,95%CI1.500~7.474,P=0.003).⑤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CRRT后PLT下降51.28%以上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28 d累积生存率降低.结论血小板减少在接受CRRT的AKI患者中常见,且与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相关.
王逸平姜岱山刘向新崔晓莉赵宏胜
关键词:预后
C-反应蛋白和NT-pro BNP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和多器官衰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N末端脑钠肽原(NT pro-BNP)、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和多器官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老年患者245例,随访1年。收集所有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连续性变量的优势比(OR)计算每个因素相关的死亡风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其预测ICU死亡率的性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浆NT-pro-BNP、CRP、中性粒细胞(NEU)水平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病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与死亡风险均呈正相关,红细胞比容(HCT)和前白蛋白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对于死亡风险的预测,NT-pro-BNP+APACHEⅡ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0.032(P<0.0001);CRP+APACHEⅡ的AUC为0.851±0.391(P<0.0001);CRP+NT-pro-BNP+APACHEⅡ的AUC为0.866±0.51(P<0.0001);在APACHEⅡ评分的基础上加入NT-pro-BNP或CRP能提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NT-pro-BNP和CRP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的预测价值与死亡风险基本一致。结论在APACHEⅡ评分的基础上加入CRP或NT-pro-BNP可以显著提升对死亡风险和多器官衰竭风险的预测,可作为临床辅助预测指标。
陆洋沈浩亮崔晓莉刘向新陈新龙王逸平
关键词:C-反应蛋白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VVH)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机制.方法 8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CVVH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实行CVVH治疗和常规治疗.监测治疗前后SIRS激活物质内毒素...
王林华赵宏胜高建军许惠芬崔晓莉刘向新陆舒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因复杂、病情凶险、病情演变千变万化,早期就可迅速发展为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高达20%~30%.近年来,随着人们对SAP本质认识的加深,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
刘向新赵宏胜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急性重症胰腺炎
文献传递
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应用CRRT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CRRT 的疗效.方法 选择22 例接受CRRT 治疗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主要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刘向新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提高SAP合并ARDS患者初始呼吸支持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HFNC治疗的SAP合并ARDS患者病历资料。根据HFNC治疗后是否需行机械通气(包括有创通气及无创通气)将患者分为治疗失败组与治疗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发病时间、腹内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24 h液体输入量、血钙、总胆红素、血淀粉酶、降钙素原、改良CT严重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HFNC治疗参数、HFNC治疗1 h的呼吸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24 h是否接受腹腔引流和血液净化(CBP)治疗等。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治疗失败组36例,治疗成功组48例。两组年龄、性别、BMI、发病时间、初始HFNC治疗参数(氧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失败组腹内压(P=0.034)、APACHEⅡ评分(P=0.026)、SOFA评分(P=0.043)均高于治疗成功组,24 h液体输入量(P=0.037)也多于治疗成功组。多因素分析显示腹内压(OR=1.618,95%CI 1.070~2.446,P=0.023)、APACHEⅡ评分(OR=1.950,95%CI 1.269~2.996,P=0.012)、SOFA评分(OR=1.748,95%CI 1.156~2.296,P=0.032)、24 h液体输入量(OR=1.852,95%CI 1.349~2.896,P=0.023)为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SAP合并ARDS患者应监测腹内压,动态评估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避免24 h液体输入量过多,接受HFNC治疗后无改善时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
陆洋沈浩亮刘向新崔晓莉黄莉莉王逸平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A组),8例采用CPB+药物治疗(B组).比较2者血桨IL-6,IL-8,TN...
刘向新
脑氧利用率对多发伤预后的评价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脑氧利用率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价。方法:对重度多发伤40例行血气测定,并分析多发伤患者脑氧利用率对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pH(A-V)、O2Ucc分别为(0.059±0.024)、(14.6±1.84)%。对照组:△pH(A-V)、O2Ucc分别为(0.031±0.023)、(35.4±1.536)%。实验组△pH(A-V)与预后呈负相关(r=-0.828,P<0.05),O2Ucc与预后呈正相关(r=0.765,P<0.05)。结论:脑缺氧是引起多发伤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忠勇赵宏胜张彬王林华崔晓莉刘向新
关键词:多发伤脑缺氧脑氧利用率血气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