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型槽
  • 2篇密封
  • 2篇干气密封
  • 1篇动压
  • 1篇端面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气体密封
  • 1篇螺旋槽
  • 1篇径向
  • 1篇干式气体密封

机构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彭旭东
  • 2篇盛颂恩
  • 2篇白少先
  • 2篇李纪云
  • 2篇刘坤

传媒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典型螺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动压开启性能被引量:26
2013年
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的开启特性对密封的启动、停车和运行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基于气体混合润滑理论,考虑密封端面粗糙度效应和端面间气体滑移流效应,建立了干式气体密封的动压开启性能分析模型。开展了螺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带内环槽的螺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和雁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等三种典型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的临界动压开启性能研究,数值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三种型槽密封端面气膜压力分布,研究了环颈长比、环颈宽比、平衡比、弹簧比压和密封压力对临界开启转速、动压开启力比等开启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端面型槽的动压效应直接决定干式气体密封的临界开启转速,平衡比、弹簧比压对密封的动压开启性能影响较大,而环颈长比影响很小;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三种型槽端面密封相比较,雁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最易开启,带内环槽的螺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次之,螺旋槽端面干式气体密封最难开启。
彭旭东刘坤白少先李纪云盛颂恩
关键词:型槽干气密封动压
径向变深雁形槽干气密封开启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进一步提高雁型槽端面干气密封在低速、低压工况下的开启性能,在等深雁型槽的基础上对槽底结构进行变深优化,提出了收敛型锥度、收敛型阶梯、发散型锥度和发散性阶梯4种槽底变深结构。基于气体混合润滑理论,考虑密封端面粗糙度效应和端面间气体滑移流效应,建立了雁型槽端面干气密封动压开启分析模型,数值分析了槽底变深结构干气密封的气膜压力分布,研究了相对变深坡度、环颈深度和密封压力对变深雁型槽端面干气密封的临界开启转速和气膜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深槽相比,槽底变深结构可提高密封端面间气膜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相对变深坡度λ=3/8~4/8时,变深结构干气密封的临界开启转速nc取得最小值,且发散型变深结构略优于收敛型变深结构;相对变深坡度取最优值时,发散型结构干气密封的临界开启转速nc与等深槽相比降低了10.2%。
刘坤白少先李纪云盛颂恩彭旭东
关键词:干气密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