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平
- 作品数:91 被引量:28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狐精液精子密度简易检测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为寻求一种在生产中既简便、快捷又相对准确的检测狐精液精子密度的方法,对来自不同个体蓝狐和银黑狐的多份精液,根据不同的稀释倍数,分别测得了其相应的精子密度、吸光度和视野精子数,从而得出了精子密度与吸光度和视野精子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精子密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回归关系为指数回归,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系数高;精子密度与视野精子数之间的回归关系为直线回归,回归关系显著。
- 刘志平白玉妍张娟茹
- 关键词:精子密度人工授精技术精液吸光度
- 精清对蓝狐精子常温保存存活时间的影响
- 2005年
- 用手按摩法采集蓝狐精子和精清,并用同源精清和稀释液分别在不同稀释倍数下稀释同一份精液,测出此种条件下蓝狐精子的存活时间。统计分析表明,精清与稀释液处理的蓝狐精液差异显著(P <0 .0 5 ) 。
- 郭春来白玉妍刘志平
- 关键词:蓝狐精清存活时间人工授精
- 白鹇的人工饲养被引量:5
- 2000年
-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属鸡形目雉科鸟类,别名银雉。在中国白鹇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南方省地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是野生鸟类中珍贵特产之一,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开展白鹇的人工养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自1990年以来,中国龙栖山野生动物养殖场开始白鹇的人工养殖,到1998年已成功繁殖种鹇2696只。
- 胡可见刘志平胡可喜
- 关键词:白鹇野禽人工驯养营养饲养管理
- 卵黄上清液对低温保存蓝狐精液的效果研究
- 2018年
- 为了减小卵黄中大颗粒物质对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使用3种稀释液在0-5℃条件下对3只蓝狐精液进行低温保存试验,每只狐精液分为4组,即Ⅰ组(原精液)、Ⅱ组(东林Ⅱ号狐常温精液稀释液)、Ⅲ组(加入20%卵黄的东林Ⅱ号狐常温精液稀释液)、Ⅳ组(加入20%卵黄的东林Ⅱ号狐常温精液稀释液经自然沉淀后的上清液)。结果表明:Ⅲ组、Ⅳ组精子存活时间、生存指数平均值与Ⅰ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Ⅲ组精子存活时间、生存指数平均值均低于Ⅳ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加入20%卵黄的东林Ⅱ号狐常温精液稀释液经自然沉淀后的上清液低温保存蓝狐精子效果良好。
- 吴汝梓泮山刘志平魏来
- 关键词:蓝狐精液卵黄存活时间
- 常温稀释液不同温度保存蓝狐精液的效果研究
- 2018年
- 为了研究常温稀释液不同温度保存蓝狐精液的效果,试验采用东林Ⅱ号狐常温精液稀释液对8只引进芬兰种蓝狐的精液稀释后,分别在36℃(体温)、25℃(常温)、4℃(低温)条件下对精子的存活时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条件下,有效生存指数平均值为17.21;25℃条件下,有效生存指数平均值为6.19;36℃条件下,有效生存指数平均值为3.94。36℃精子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 h,25℃精子保存时间不宜超过5 h,4℃精子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0.5 h。
- 泮山潘志超吴汝梓刘志平
- 关键词:蓝狐精子活力温度
- 不同培养液对蓝狐精子体外获能效果的比较试验
- 2010年
- 采用上游法分离优化精子,用mTyrod’s液(T)、BO液(B)以及高渗液(HIS)3种不同培养液,在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获能培养,获能培养时间为6h。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精子顶体反应率,伊红-苯胺黑染色法检测活精子比率以及观测法检测精子活力。在培养的0、1、2、4、6h时分别检测上述指标并统计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合蓝狐精子体外获能的培养液。结果显示:B培养液优于T、HIS培养液,最佳获能培养时间t≥6h;HIS可以提高精子顶体反应率,但较高的渗透压不利于精子保存,不建议使用。
- 白玉妍郭婷婷于翠平刘志平
- 关键词:培养液蓝狐精子体外获能
- 略谈我国当今养狐业被引量:6
- 2006年
-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养狐业现状,对我国养狐业发展及当前存在的有关管理与养殖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改进措施。
- 刘志平
- 关键词:养殖技术养狐业
- 我国狐、水貂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被引量:6
- 2007年
- 针对我国狐、水貂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8项具体改进建议。
- 崔及明刘志平白玉妍韩欢胜李建会郭向东
- 关键词:水貂养殖
- 蓝狐母系起源及谱系重建被引量:1
- 2021年
- 蓝狐是圈养北极狐(Vulpex lagopus)的主要品种。因缺少科学有效的遗传管理,引进种兽后代逐年退化,造成反复引种的依赖性局面。为保持蓝狐种群的优良性状,开展科学选种选育、降低近交的概率,分析122只引进芬兰蓝狐的线粒体DNA D-Loop区294 bp序列,结合已发表的野生、圈养北极狐种群单倍型数据进行母系追踪,应用11个微卫星位点的复合扩增对其中53只进行单亲亲权鉴定。结果表明:蓝狐种群仅有1种单倍型,血统单一,与瑞典养殖种群、西伯利亚野生种群关系密切。11个微卫星位点累计排除概率达到0.9999,成功为11只仔狐找到生物学父亲。同时发现,母狐经2次输精后成功受孕的概率较高(64%),以及同窝仔狐中存在多重父权的现象。因此,线粒体和微卫星等分子手段的引入,可以为蓝狐的遗传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 聂子涵武晓宇孙锴樊攀魏来刘志平李波
- 关键词:蓝狐线粒体DNA微卫星亲权鉴定
- 毛皮兽乳房炎的防治
- 2007年
- 乳房炎(Mastitis)又名乳腺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感染病菌而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乳房肿大、质硬、化脓、乳汁变性等症状。多发生于奶牛、奶山羊、猪等家畜中。目前,关于乳房炎的防治报道较多的是兔的乳房炎,狐狸、貂、貉、麝鼠、狸獭也有报道,但相对较少。据统计,狸獭乳房炎在泌乳期的发病率会占到产仔雌兽的10%左右。
- 韩欢胜白玉妍刘志平
- 关键词:乳房炎毛皮兽乳腺炎奶山羊发病率泌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