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鑫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阿尔金斜坡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地区上、下油砂山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分析了冲积扇相、河流-泛滥平原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等几种类型沉积相特征。并按识别出的4个二级层序,推测了古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总结了由于构造抬升造成的新近系湖盆演化和向东迁移规律。结合古构造、古气候、物源供给等分析了阿尔金斜坡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演化的控制因素。
- 戴林纪友亮刘成鑫
- 关键词:沉积相泛滥平原层序油砂三角洲相构造抬升
-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沉积特征被引量:8
- 2004年
-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发育辫状河流相和低弯度河流相两种沉积相类型,其中低弯度河流相在研究区馆陶组下段为首次识别。研究区馆陶组下段Ⅴ砂组至Ⅰ砂组的发育和演化显示了沉积边界逐渐向西推进的特点。Ⅰ、Ⅱ砂组发育辫状河流相,Ⅲ、Ⅳ、Ⅴ砂组发育低弯度河流相。Ⅰ、Ⅱ砂组的有利储集区带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Ⅲ、Ⅳ、Ⅴ砂组的有利储集区带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东部。
- 邢凤存刘连启刘成鑫孙波王昌勇高振中
- 关键词:沉积相馆陶组太平油田
- 内潮汐和内波沉积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8
- 2005年
- 根据国内外内潮汐、内波及其沉积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内潮汐、内波沉积特征和沉积类型,探讨了内潮汐、内波沉积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虽然内潮汐、内波沉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内潮汐、内波沉积的识别是该领域研究的最大难题。因此,在其未来研究上,应注意运用地震波识别、遥感等现代科技调查手段,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识别标志,以促使其逐渐成为海洋沉积学中一个更为完善的研究领域。
- 刘成鑫纪友亮胡喜锋
- 关键词:内潮汐内波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
- 高升油田高81块储层特征与含油气潜能被引量:4
- 2002年
- 辽河盆地高升油田高 81块为一东倾的单斜构造 ,其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均为断层所限。其含油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 ,其下部含油层段 (杜家台油层 )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由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河道间微相构成 ;上部以前扇三角洲亚相为主 ,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口砂坝微相时而穿插其间。杜家台油层可分为 3个砂层组 ,位于上部的Ⅰ砂层组横向变化大 ,其下的Ⅱ ,Ⅲ砂层组较为稳定。Ⅲ砂层组的储油物性最好 ,平均有效含油厚度最大 ,含油面积也较大 ,它对高 81块油气储量的贡献最大。Ⅱ砂层组平均有效厚度较小 ,但其油水界面最低 ,含油面积最大 ,对储量的贡献仅次于Ⅲ砂层组。Ⅰ砂层组向构造高部位趋于尖灭 ,且其油水界面最高 ,含油面积很小 ,对储量仅有少量贡献。
- 唐清山柴利文黄太明高振中旷红伟佟彦明刘成鑫
- 关键词:高升油田储层特征辽河盆地沙河街组
- 孤东地区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被引量:5
- 2005年
- 孤东地区古近纪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主要由砾岩、含砾砂岩及砂岩等粗碎屑岩组成,是本区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是沉积主体。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石油地质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辫状河三角洲砂砾岩体的油气储集性较好,是区内较好的储集层之一。
- 刘成鑫纪友亮高振中
-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古近系
- 不同类型陆相盆地层序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 本论文分析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期层序、松辽盆地坳陷期层序、柴达
木盆地北缘前陆期层序,论述了各盆地的层序界面特征、体系域边界特征、层
序结构特征、可容空间变化特征。
论文还对各盆地的层序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分...
- 刘成鑫
- 孤东地区下第三系东营组沉积相被引量:3
- 2003年
- 东营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两种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在该地区首次被识别出来,其前缘砂体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储集体类型。东营组沉积相的展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分布于该区东南部,西北部有小规模分布。沉积相分布规律清楚地显示物源来自东南的垦东凸起和西北部的孤岛凸起;湖泊相主要发育于该区北部和东南部,仅发育浅湖亚相。
- 彭存仓彭德堂罗顺社刘成鑫
- 关键词: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下第三系东营组孤东油田
-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类型被引量:22
- 2002年
- 三塘湖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洋壳俯冲、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残留海盆地和晚石炭世以来的板内构造演化等三个大的演化阶段。其中 ,板内构造演化阶段又分为 4个亚段 ,即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碰撞造山亚段、晚二叠世—三叠纪“A”型俯冲与前陆盆地形成亚段、侏罗—白垩纪应力调整与坳陷形成亚段和第三纪以来的“A”型俯冲与再生前陆盆地形成亚段。相应地叠合了 6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即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的弧后盆地、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的残留海盆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与挤压有关的山前坳陷盆地、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
- 刘学锋刘绍平刘成鑫龚文平
- 关键词:三塘湖盆地原型盆地前陆盆地油气地质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深水牵引流沉积被引量:9
- 2005年
- 深水牵引流沉积是沉积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内潮汐、内波沉积和等深流沉积两大类,主要发育于海洋深水区。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集中于现代深海沉积和野外露头研究,对深埋地下的古代深水牵引流沉积发现较少,其所具有的油气潜能还不被人们所认识。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内潮汐沉积、等深流沉积的特征和沉积类型。内潮汐沉积是在研究区首次发现,以灰色中-细砂岩为主,部分为粗粉砂岩,单层厚十余厘米至数十厘米,砂岩以普遍发育双向交错纹理为特征。等深岩丘主要由3种碳酸盐等深岩组成,即砂屑等深岩、粉屑等深岩和灰泥等深岩,共发育有4种层序样式。最后,阐明了其油气勘探意义,并分析了其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
- 刘成鑫高振中纪友亮吴晓龙
- 关键词:深水牵引流沉积奥陶系内潮汐沉积内波沉积油气潜能层序样式
- 孤东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因类型及其特征被引量:1
- 2005年
- 为详细了解孤东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因类型的物性特征,分别对其主要的储层成因类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曲流河三角洲砂体、浅湖砂体和半深湖砂体的物性做了详细研究。通过对几种储层成因类型的孔隙度、渗透率及泥质含量的统计分析认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储层物性好;曲流河三角洲砂体储层物性较好;浅湖砂岩体和半深湖砂体储层物性较差。
- 刘成鑫纪友亮罗顺社高振中
- 关键词:物性特征古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