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4篇病案
  • 3篇保健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 2篇质控
  • 2篇疾病分类
  • 2篇疾病分类编码
  • 2篇妇幼
  • 2篇妇幼保健
  • 2篇病案信息
  • 2篇产妇
  • 2篇产科
  • 1篇电子病案
  • 1篇电子病案首页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医疗保险
  • 1篇孕产妇死亡

机构

  • 13篇茂名市妇幼保...
  • 1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刘春华
  • 2篇陈绮琳
  • 2篇陆俏群
  • 2篇梁茂萍
  • 2篇邹小颜
  • 1篇陈桂婵
  • 1篇崔曲情
  • 1篇麦梅东
  • 1篇黎宁
  • 1篇黄梅霞
  • 1篇杨生宙
  • 1篇江颖
  • 1篇古灼和
  • 1篇杨月仙
  • 1篇何金清
  • 1篇郭文平
  • 1篇梁飞雪
  • 1篇刘梅
  • 1篇李卫昌
  • 1篇卓海燕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医院统计
  • 2篇中国病案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茂名地区儿童保健的现状及对策被引量:2
2005年
陆俏群陈绮琳崔曲情刘春华
关键词:儿童保健身心健康疾病调查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在5岁以下儿童死因诊断质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因诊断质控。方法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死因诊断进行质控工作,质控后记录错报情况,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纠正针对质控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发008~2012年茂名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诊断错误率为13.9%(11/79),编码错误率为5.1%(4/79)。结论编码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临床联系,可减少ICD-10编码中的问题。
邹小颜刘春华杨生宙梁茂萍
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
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监测及干预对策应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孕产妇人群中艾滋病和梅毒的流行现状和趋势,对艾滋病和梅毒阳性的孕产妇采取干预对策。方法:将2008年首次来院做产前检查和孕期未检查的孕产妇作为干预后组,进行HIV、RPR及TPHA常规筛查监测,对阳性者进行干预治疗;以2005年自愿参与HIV和RPR监测的孕产妇作为干预前组。两组检测方法相同。结果:干预后组5 214例孕产妇中,检出HIV阳性4例,RPR阳性46例,检出率分别为0.77‰、8.82‰;检出新生儿HIV阳性1例,梅毒孕妇经干预治疗后分娩30例,发生先天梅毒14例,母婴传播率分别为46.67%。干预前组1 670例孕产妇中,检出RPR阳性7例,检出率为4.19‰;发生先天梅毒6例,母婴传播率为85.71%。干预后组的监测率、HIV和RPR阳性检出率比干预前组提高,而显性梅毒和先天梅毒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进行HIV和RPR常规筛查监测可及早发现艾滋病和梅毒感染者;对其实施干预对策可有效阻断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降低母婴传播率,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郭文平陈桂婵黄梅霞卓海燕何金清陆俏群刘春华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干预母婴传播
产科电子病案首页缺陷分析与干预对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我院产科电子病案首页存在的缺陷,探讨避免或降低产科电子病案首页缺陷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产科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出院病历每月50份(300份)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1日~6月30日出院病历每月50份(300份)作为干预组,对照《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广东省病历书与管理规范》,查对缺陷的电子病案首页,分析缺陷原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病历总缺陷率为28.33%,干预组病历总缺陷率为6.67%,两组病历总缺陷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临床医师病案书写培训,建立病案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对运行病案进行实时监控,是减少病案首页缺陷和提高病案首页质量的有效措施。
刘春华
关键词:电子病案首页
2008-2012年我院住院病案复印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分析我院2008-2012年病案复印情况,探讨有利于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措施.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计算复印率和构成比,比较病案复印动态、内容、目的 的变化趋势.结果 复印病案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2008年11.50%上升到2012年33.63%;用于报销凭据所占比例最大,占73.02%;复印内容以出院记录占第一位,占79 92%.结论建立人性化服务模式,提高病案书写质量,规范病案管理方式是提高病案管理和复印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刘春华
关键词:病案信息复印
茂名地区妇幼卫生指标监测分析
2005年
目的在'两纲'实施中期,探讨茂名地区妇幼卫生指标完成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照茂名市'两规划'目标,对茂名地区2001~2004年妇幼卫生指标监测分析.结果妇幼卫生指标16项,已达标有7项,占43.75%,其中出生缺陷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孕产妇死亡率有反弹现象,婚前医学检查率大幅下降.结论加大'母婴保健法'执法力度和宣传,加强社区妇幼卫生宣教,让社会关爱母婴,设立贫困危重母婴救助基金,加大妇幼卫生投入,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综合素质,是促进'二纲'妇幼卫生指标预期完成的关键.
黎宁刘春华梁飞雪
关键词:监测分析妇幼保健人员卫生指标监测分析母婴保健法出生缺陷发生率
综合指数法在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茂名市5所妇幼保健机构2008年综合绩效情况。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茂名市5所妇幼保健机构的医疗保健服务效率、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所妇幼保健机构绩效情况存在差异,B妇幼保健院综合指数最高(4.81),A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指数最低(3.13)。结论综合指数法较科学地反映出5所妇幼保健机构绩效情况,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及建议。
刘春华
关键词:综合指数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
产科出血致71例孕产妇死亡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寻找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降低茂名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茂名市2001-2008年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评审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年来茂名市孕产妇死亡157例,孕产妇死亡率为24.40/10万,产科出血在孕产妇死亡构成比中占45.22%,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产后出血首位,占63.38%。结论应严历打击非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和孕产妇的三级转诊,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提高产科危重症抢救能力,降低产科出血的发生率。
刘春华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产科出血回顾性分析
8772份终末质控病案缺陷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我院2008年出院病案存在的缺陷,探讨提高病案质量的有效方法及规范化管理的措施。方法按照《广东省病历书规范》的具体要求,对2008年8772份出院病案进行终末质量控制,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终末质控病案8872份,缺陷病历1255份(14.31%),缺陷项目1409项(1.12项/每份)。病案缺陷前三位构成依次为病案首页(28.32%)、病情记录(17.03%)、入院记录(12.21%)。结论应建立病案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强化病案书写培训,充分发挥信息反馈与奖惩机制作用,提高病历书写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
刘春华
关键词:病案终末质量控制
2009年-2013年茂名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某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体系,收集2009年-2013年所有出生的活产数和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资料,进行质控、汇总、分析。结果 5年间某地区新生儿期、婴儿期、<5岁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3年某地区新生儿期、婴儿期、<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60‰、3.29‰、4.03‰,比2009年分别降低了26.55%、26.89%、30.52%,前5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异常。结论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的保健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不断强化产、儿科医师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对儿科重症的识别和救治能力,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
刘春华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