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急性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6篇细胞
  • 4篇粒细胞
  • 3篇早幼粒细胞
  • 3篇早幼粒细胞白...
  • 3篇髓样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疗效
  • 3篇化疗
  • 3篇急性早幼粒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血液
  • 2篇预激
  • 2篇预激方案
  • 2篇预激方案治疗
  • 2篇髓系

机构

  • 12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2篇刘春华
  • 7篇孙淼
  • 5篇陈浩月
  • 5篇韩乔燕
  • 4篇姜鑫
  • 4篇陈璐
  • 3篇王苇
  • 2篇吴玲玉
  • 1篇叶金松
  • 1篇华海应
  • 1篇缪长青
  • 1篇缪逸

传媒

  • 6篇白血病.淋巴...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交通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非典型插入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探讨伴非典型插入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染色体核型正常伴非典型插入易位的APL患者的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染色体核型均正常,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示插入型ins(15;17),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提示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诊断为APL经诱导治疗后,达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结论伴非典型插入易位的APL少见,伴ins(15;17)患者治疗效果同经典型APL,预后较好。
陈浩月刘春华韩乔燕陈璐姜鑫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
HAG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HAG预激方案对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HAG预激方案化疗,监测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28例患者中第1个疗程完全缓解15例,第2个疗程完全缓解5例,3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1例治疗中死于脑出血;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53.6%,总疗程完全缓解率71.4%,总有效率82.1%。外周血WBC低于1.0×109/L的中位时间为7.2(1~16)d。结论 HAG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AML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韩乔燕孙淼王苇刘春华吴玲玉
关键词:预激方案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用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8例。预处理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采用BEAM方案、多发性骨髓瘤(MM)采用Mel方案。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无移植相关死亡,5例患者均无病存活,最长达6年以上,疗效仍在继续观察随访中,3例患者移植后6个月内死于疾病复发。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提高完全缓解(CR)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对于复发或难治,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刘春华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白血病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费用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效果和治疗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初诊APL患者资料,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进行诱导治疗及完全缓解(CR)后巩固治疗,其中11例接受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化疗,缓解后以ATRA联合化疗方案巩固(ATRA+化疗组);13例接受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蒽环类药物诱导化疗,缓解后以ATRA联合化疗方案巩固(ATRA+ATO+化疗组);13例接受ATRA联合ATO双诱导治疗,缓解后以ATRA联合ATO巩固(ATRA+ATO双诱导组)。分析3组初诊AP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费用。结果ATRA+化疗组、ATRA+ATO+化疗组和ATRA+ATO双诱导组中获得CR患者分别有10、12、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液学、心脏、消化道不良反应和感染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TRA+化疗组、ATRA+ATO+化疗组、ATRA+ATO双诱导组诱导治疗费用分别为(73755±4820)元、(74101±5097)元、(52944±4099)元,巩固治疗费用分别为(26366±2497)元、(25801±2528)元、(19674±1940)元,治疗时间分别为(41±4)d、(39±4)d、(3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77、31.90、9.62,均P<0.001)。结论ATRA联合ATO进行诱导及巩固的无化疗治疗方案治疗初诊APL患者,在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具有成本效益高的优势。
刘春华姜鑫孙淼陈璐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三氧化二砷费用效益分析
福达拉滨为主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2008年
目的观察福达拉滨对难治、复发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患者中采用FLAG方案治疗髓细胞性白血病8例,采用FMD方案治疗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例,采用改良FB方案作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例。结果20例患者在采用含福达拉滨的方案治疗后均取得了明显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含福达拉滨的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显著。
王苇孙淼刘春华吴玲玉缪逸叶金松
关键词:恶性血液肿瘤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取VAD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刘春华
关键词:VAD方案
血清LDH、β_2-MG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测定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探讨其对A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急性白血病患者154例分别采用速率法及放免法测定血清LDH、β2-MG水平。结果:(1)随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增加,LDH与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543,P<0.01);LDH与周围血、骨髓原始细胞数无相关性。(2)随着血清LDH、血β2-MG值升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第1次缓解率逐渐下降、半年复发率逐渐上升;(3)急淋患者的LDH水平比急性非淋患者LDH水平高。结论:血清LDH、β2-MG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可靠参考指标;LDH也是反映AL肿瘤负荷的一项可靠指标。
刘春华华海应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LDHΒ2-MG速率法放射免疫测定法
急性髓系白血病去甲基化药物联合低剂量化疗诱导治疗2个疗程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预后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去甲基化药物(HMA)联合低剂量化疗诱导治疗2个疗程后骨髓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HMA联合低剂量化疗诱导治疗的43例初诊AML患者资料。患者在化疗1个疗程后及2个疗程后均采用多参数十色流式细胞术(MFC)检测骨髓MRD水平。根据MRD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MRD转阴组(MRD-1组)、诱导化疗2个疗程后MRD转阴组(MRD-2组)以及诱导化疗2个疗程后MRD仍未转阴组(MRD+组)。比较3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全部患者和各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OS的影响因素。结果43例患者中,MRD-1组17例(39.5%),MRD-2组14例(32.6%),MRD+组12例(27.9%)。3组在性别、年龄,初诊时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疾病亚型、WT1表达量、染色体核型和遗传学危险度分层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15个月(1~67个月)。生存分析显示,43例患者中位OS时间21个月(95%CI 15个月至未达到),纳入PFS分析的29例患者中位PFS时间12个月(95%CI 9~18个月)。MRD-1组和MRD-2组PFS和OS均优于MRD+组(均P<0.01),MRD-1组与MRD-2组间P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MRD+组的中位PFS时间为5个月(95%CI 2个月至未达到),MRD-1组为15个月(95%CI 7个月至未达到),MRD-2组为18个月(95%CI 11个月至未达到);MRD+组的中位OS时间为9个月(95%CI 7个月至未达到),MRD-1组中位OS时间未达到,MRD-2组为38个月(95%CI 38个月至未达到)。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80,95%CI 1.004~1.160,P=0.038)、MRD状况(MRD-1比MRD+:HR=0.125,95%CI 0.031~0.507,P=0.004;MRD-2比MRD+:HR=0.146,95%CI 0.037~0.577,P=0.006)是AML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ML患者HMA联合�
陈浩月刘春华韩乔燕
关键词:髓样去甲基化预后
以髓细胞肉瘤为首发表现伴获得性21三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探讨以髓细胞肉瘤(MS)为首发表现伴获得性21三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17日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以MS为首发表现伴获得性21三体APL患者的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查、组织病理及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为首例报道以MS为首发表现伴获得性21三体APL,骨髓形态缺乏Auer小体,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复查染色体核型恢复正常。但临床随访过程中出现新的染色体改变,但APL提示仍处于缓解中。结论以MS为首发表现伴获得性21三体APL非常罕见,获得性21三体可能参与发病,是否会提高复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浩月孙淼刘春华陈璐姜鑫
关键词:髓细胞肉瘤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应用预激方案化疗,如一疗程未获缓解,可接受第二疗程治疗。监测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17例患者第一疗程获CR,2例第一疗程获PR,第二疗程获CR,7例无效,其中3例为MDS转化白血病,难治患者、复发患者各2例,总有效率达73%。中性粒细胞降至最低时间平均12天(3-21天)。所有病例均完成疗程,无1例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王苇孙淼刘春华缪长青
关键词:预激方案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