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汀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5篇文学
  • 3篇代文
  • 2篇余华
  • 2篇年代文学
  • 2篇强攻
  • 2篇乡村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心理
  • 1篇许三观
  • 1篇许三观卖血记
  • 1篇佯攻
  • 1篇隐喻
  • 1篇炸裂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知识分子形象
  • 1篇职业作家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三观
  • 1篇上山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7篇刘汀
  • 1篇阎连科

传媒

  • 4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神”的桥梁“实”的彼岸——阎连科访谈录被引量:8
2012年
刘汀:您去年有一本文学理论著作,叫做《发现小说》。我想问一个很关键,但同时又似乎很难回答的问题,什么是小说?或者小说是什么?小说需要发现吗?难道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小说观念都错了?
阎连科刘汀
关键词:访谈录小说观念桥梁理论著作文学
从隐喻历史到强攻现实——余华写作道路的一个回顾被引量:5
2014年
自一九八三年在《西湖》杂志发表小说处女作《第一宿舍》,到二0一三年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出版,余华的文学创作刚好三十年。此三十年,也正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新时期以来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段。在数量不能说少的作家中,余华以他数量并不算多的作品,成为“当代文学三十年”这一历史性创造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把余华的作品对照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及变化,我们能看到,他始终是一位走在文学前沿的“先锋”,无论是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狂飙,还是九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回潮,抑或是新世纪文学所面临的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段,余华都以自己具有前瞻性的写作,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刘汀
关键词:历史性余华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强攻隐喻
知识的负累——论1980年代文学中乡村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2014年
一、何谓乡村知识分子?乡村知识分子这一概念有两个必要因素——乡村、知识分子,简单地说就是乡村的知识分子。但并非所有乡村里的知识分子都是乡村知识分子,只有那些长期生活在乡村,并且发挥了一般知识分子功能的人才算是乡村知识分子。许多知青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上山下乡运动到乡村,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却不能算乡村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始终站在城市人的立场来看待乡村社会和乡村人,缺乏与生俱来的乡村身份认同。
刘汀
关键词:乡村文化上山下乡运动文化水平矛盾心理乡土中国
镜像里的中国被引量:1
2012年
翻开《寻路中国》的第一页,便立刻想起近期读到的另一本书《中国在梁庄》。随着阅读的展开,我发现至少还有一本书可以对照来读,即余华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只有台湾版,无法看到全貌,但根据网上找到的电子版,还是可以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不论是中国“在梁庄”还是“寻路”中国,或者是“词汇里”的中国,三本书书名都隐含了这样一种写作指向:发现(展现)“中国”。中国需要发现吗?如果要发现,
刘汀
关键词:镜像词汇书名
余华与《第七天》:从正面强攻到正面佯攻被引量:2
2013年
《第七天》的出版必然要引起热议,即便没有出版商夸张的宣传,它也会是今年文学界最关注的一本书,因为它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的第一部作品。七年多的时间里,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不断再版,且屡屡上销售排行榜,而他除了在香港出了一本非虚构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外,没有在内地出版任何新作,甚至连中短篇小说都没有。人们不禁好奇,这七年间,作家余华都在做什么呢?我们倒是能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他的身影,或者看到他的微博发言。对于一个没有宣布封笔的职业作家来说,七年没有作品确实有点长了。事实上,余华应该一直有在写作品。
刘汀
关键词: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佯攻强攻职业作家
《炸裂志》:书写中国现实的另类文学标本被引量:3
2014年
从“神实主义”说起 第一次听说《炸裂志》,还是在2011年,我对阎连科老师进行了一次访谈,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问他《四书》(这部书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在内地出版,但有繁体字版)之后的新作。阎老师提到,他正在写一本书,内容是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而且这本书是完全按照“神实主义”观念而写的。对于这个观念,我更不陌生,
刘汀
关键词:另类文学改革开放30年《四书》繁体字
认知·想象·书写——论八十年代文学对乡村知识分子形象的建构
本文以乡村知识分子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八十年代文学对其建构的因为、过程和内容,透视其中所蕴含的作家意识、社会文化意识,最终揭示八十年代文学对乡村知识分子形象的建构在本质上是中国书写的一种,是文学“国族叙事”特殊而重要的表现...
刘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