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沈伟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螺杆菌
  • 1篇形态学
  • 1篇血尿
  • 1篇阳性
  • 1篇阳性反应
  • 1篇异体
  • 1篇银染
  • 1篇银染色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预试验
  • 1篇粘膜
  • 1篇人碱性成纤维...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组织
  • 1篇软骨组织工程
  • 1篇肾结石
  • 1篇生长因子及其...
  • 1篇十二指肠

机构

  • 7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大连大学
  • 1篇黄山医科大学
  • 1篇生物技术公司

作者

  • 7篇刘沈伟
  • 4篇景士兵
  • 2篇聂军
  • 2篇付玉坤
  • 2篇严浩林
  • 1篇徐艳丽
  • 1篇方义
  • 1篇于文秀
  • 1篇朱晓玲
  • 1篇李光
  • 1篇金永兰
  • 1篇张晨
  • 1篇唐少琴
  • 1篇唐少芹
  • 1篇王志军
  • 1篇王维民
  • 1篇侯慧
  • 1篇李永岚
  • 1篇胡波
  • 1篇赵忠余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齐鲁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8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病变程度与胃氨的调查性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病变程度与胃氨的调查性研究朱晓玲,唐少芹,李光,景士兵,刘沈伟付玉坤,关立,金水兰,赵忠余,赵素华 由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HP)的尿素酶所分解产生的氨,长期作用于大鼠胃粘膜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大鼠发生萎...
朱晓玲唐少芹李光景士兵刘沈伟付玉坤关立金水兰赵忠余赵素华
关键词:胃疾病十二指肠疾病病理变化
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xtranodal malignant lymphoma,EL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结合临床资料,采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脾、乳腺、扁桃体、皮肤、甲状腺、脑组织的6例病理诊断为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LA)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发生在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L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相应部位的癌相似。组织学形态与低分化癌难以鉴别,但通过仔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正确做出诊断。结论不同部位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LA)组织形态学具有独特的组织像,易与其他肿瘤混淆,造成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任秋华侯慧郑静李莉聂军刘沈伟景士兵
关键词: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
不同剂量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皮肤和肌肉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皮肤和肌肉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6周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皮肤组和肌肉组,每组各20只小鼠。其中皮肤组随机分为A实验组(14只)、B对照组(6只)。皮肤组在下颏部分别注射100U rh—bFGF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肌肉组随机分为C、D、E、F4组,每组5只小鼠,肌肉组在左侧腓肠肌依次注射200、400、800U rh-hFGF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8周时取材。HE染色观察下颏组织和肌纤维形态。马松三色染色检测两组肌纤维、胶原及纤维组织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测定下颏和腓肠肌的血管密度。结果第8周时A组有10只小鼠出现下颏部隆起,C~D组腓肠肌均出现肥大。A组表皮、真皮乳头层和黏膜的厚度、毛囊直径、血管数量、胶原及纤维含量均明显大于B组(P〈O.05)。C~E组腓肠肌最宽处的距离和血管数量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rh—bFGF皮下注射可使下颏皮肤增厚、血管增加、毛囊增粗、胶原及纤维组织增多。rh-bFGF肌内注射可以使肌纤维肥大和血.管增多。
何婷婷张晨景士兵刘沈伟胡波
关键词: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皮肤腓肠肌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法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免疫组化法(ABC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30例胃癌,30例癌前病变,30例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胃癌组HP的阳性率为467%,癌前病变组为767%,胃炎组为70%,胃癌组的HP阳性率低于癌前病变组和慢性胃炎组,胃癌组的EGF和EGFR表达明显强于其它两组,癌前病变组的EGFR表达强于胃炎组(P<001)。另外,HP阳性组的EGFR阳性表达强于HP阴性组(P<0005)。结论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有关,HP感染可能主要作用于癌变的起始阶段;EGF和EGFR在胃癌有很强的表达。
严浩林景士兵于然于然刘沈伟徐艳丽方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肾内徵结石性血尿与晶体尿
1989年
为探讨血尿出现时间与晶体尿及肾内微结石的关系,本研究设计了两组动物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20只Wasta种大白鼠,体重在200g左右,雄雌各半.其中60只为限水组,60只为非限水组。
李永岚王维民聂军王燕妮刘沈伟
关键词:肾结石血尿
同种异体兔耳软骨ECM复制兔耳软骨的实验研究──软骨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预试验报告被引量:17
1997年
我们这项研究旨在寻求一种能够避免组织移植和人工材料的缺点,又能获得自体组织移植相同的效果的移植材料。选用10只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异体兔耳软骨细胞外基质(ECM)。兔耳软骨缺损分别以下列四组方式修复:①兔耳软骨ECM+兔耳软骨骨膜,②兔耳软骨ECM,③兔耳软骨膜,④空白。术后6、12、24、48周分别切取修复区域标本,做HE、奥新蓝两种染色。结果显示,ECM植入体内后6周有轻度的炎症反应,术后12周炎症异物反应消失,ECM周边无包裹现象,术后12周骨膜细胞长入ECM,但细胞排列不规则。术后24周、48周ECM仍然存在,无吸收现象,软骨膜与ECM覆着处细胞长入ECM,排列较12周时规则,呈奥新蓝反应强阳性。结论:①NECM可以作为组织充填物而长期存在并有较好的组织亲和性和相容性,因此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组织替代物。②NECM可以诱导软骨膜细胞向其中生长而重建软骨,因此软骨NECM有可能是复合生长因子。③软骨膜可以作为软骨NECM复制软骨组织的细胞来源。④根据本实验观察一年的结果证明应用兔耳软骨ECM,可以复制出新的软骨。
张晨金铸高景恒王志军王志军王泽兴刘沈伟
关键词:软骨
结肠幽门螺杆菌诊断方法的评价
1996年
严浩林于文秀唐少琴刘沈伟付玉坤金永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组织切片结肠粘膜银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