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6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置胃肠减压管早期进食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以前传统方式是术晨置胃肠减压管,目前由于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康复外科的理念不断推行,临床上采用不置胃肠减压管的方式,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现将6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不置胃肠减压管的效果报道如下。 宋朝晖 刘清华 郎丰香 刘洪珊 国麟祺关键词:腹腔镜 早期进食 护理 “慕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慕课辅助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级新入学护理本科生80名,分为对照组(一班)和观察组(二班)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慕课辅助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毕业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毕业成绩平均高22.5分。结论:慕课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徐宗云 刘清华 李芳芳 刘清杰关键词:辅助教学 护理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 被引量:7 2015年 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静脉血栓的发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药物及物理治疗,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终保留住导管且功能正常。 刘清杰 刘清华 宋朝晖 徐宗云关键词:静脉血栓 护理 不同药物剂型对静脉输液微粒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剂型对产生静脉输液微粒的影响,探讨其防范措施,为临床安全输液提供参考。方法:将静脉输液不同药物剂型水剂(维生素C注射液5.0);粉剂(注射用青霉素800万U);中药制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将所配药液及分别模拟输液通过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输液器末端药液,测定输液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加入水剂的输液测得不溶性微粒数较少,而加入中药制剂的输液测得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增加;普通输液器末端药液的静脉输液微粒明显高于精密输液器末端药液的静脉输液微粒(P<0.05)。结论:加入中药制剂的药液静脉输液微粒超过标准,使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输液可有效过滤静脉输液微粒,保障输液安全。 朱劲松 赵爱娟 杨红伟 都继微 冀艳佳 刘清华关键词:输液微粒 药物剂型 安全输液 精密输液器 探讨护士产后返岗工作风险因素与干预对策 2019年 目的:探讨护士产后返岗的工作风险因素,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未实施干预对策的临床产后返岗6个月以内护士(干预前)及2014年8月~2016年8月实施干预对策的同等条件护士(干预后)各28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后的风险因素发生率(41.2%)较干预前(83.0%)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对产后返岗护士工作风险因素的干预,降低了风险因素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刘清华 刘清杰 张宇关键词:护士 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免胃管不禁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前不留置胃管,术后不禁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常规留置胃管,术后禁食至排气后开始经口进食,观察组术前不留置胃管,术后第一天开始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静脉输液量少、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住院费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除吻合口瘘外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食管癌颈部吻合免胃管不禁食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蠕动恢复,减少静脉输液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清华 刘清杰 韩宁宁关键词:食管肿瘤 颈部吻合 CD133与SLC7A1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CD133及SLC7A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邻近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7月我院经病理科确诊的NSCLC组织标本42例,并选取病理证实无癌细胞浸润的邻近正常肺组织标本(距癌组织>5 cm)30例,比较NSCLC组织和邻近正常肺组织中CD133和SLC7A11阳性率表达、CD133及SLC7A1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在NSCLC组织中共表达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CD133、SLC7A11阳性率为57.14%、64.29%,高于邻近正常肺组织的10.0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组织中CD133、SLC7A11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癌组织中的CD133、SLC7A11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CD133阳性表达中,有21例SLC7A11阳性表达;18例CD133阴性表达中,有12例SLC7A11阴性表达,CD133、SLC7A11在NSCL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5)。结论CD133、SLC7A11在NSCLC中的高表达与癌组织的恶性行为及患者较差预后密切相关,对NSCLC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钟文静 战鹏 朱晓峰 乔峰 裴艳志 刘清华 李春磊 邹志田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CD133 正常肺组织 锁骨下静脉导管留置安全时限的探讨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导管留置的安全时限。方法:将2 38例锁骨下置管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心脏手术后病人114例,另一组为深静脉营养病人12 4例,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留置的安全时限。结果:第一组病人留置时间平均为(8.6±3.2 ) d,4例发生导管感染,时间为第(8~14 ) d,平均为(11.3±2 .8) d。第二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33.8±19.3) d,1例由于护理不当造成导管脱落,时间为第4天,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应缩短,以少于14 d为宜。深静脉营养病人留置时间可延长至6 6 d。 刘清华 胡广 刘清杰关键词:锁骨下静脉导管 外科手术后 安全性 食管冲洗对预防食管癌吻合瘘的作用 1996年 食管感染是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食管癌术前准备中,采取食管冲洗方法,有效防治梗阻段食管的细菌。感染和食管粘膜炎,因而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了食管癌的手术疗效。 刘清华 李红 刘清洁关键词:食管癌 吻合瘘 局部封闭新方法治疗化学疗法药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新方法治疗化学疗法(化疗)药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60例化疗药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输注化疗药液外渗后,均出现红肿、疼痛、硬结。试验组用生理盐水10 m L加入2%利多卡因5 m L再加入地塞米松10 mg,采用新的封闭方法进行操作;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进行操作。治疗后第8天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治愈23例,显效7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9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16,P<0.001)。结论局部封闭新方法可有效减少化疗药液外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化疗药液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宋朝晖 刘清华 贾继英 刘清杰 何淑玲关键词: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