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甜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第三磨牙
  • 1篇牙本质
  • 1篇牙本质过敏
  • 1篇牙本质脱敏剂
  • 1篇牙本质粘结
  • 1篇牙本质粘结剂
  • 1篇粘接
  • 1篇粘接剂
  • 1篇粘接强度
  • 1篇智齿
  • 1篇酸蚀
  • 1篇自酸蚀
  • 1篇自酸蚀粘接剂
  • 1篇脱敏
  • 1篇脱敏剂
  • 1篇磨牙
  • 1篇本质过敏

机构

  • 2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刘甜
  • 1篇刘思颖
  • 1篇裴丹丹
  • 1篇王亚珂
  • 1篇程志刚
  • 1篇黄翠
  • 1篇况进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第三磨牙拔除术与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估第三磨牙拔除术与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97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k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的患者作为病例组,985例口腔科门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法,电话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第三磨牙拔除情况。结果:ADDwR并未表现出与病例组更明确的相关性,比值比(OR)为1.24,95%置信区间(CI):0.91-1.68;同时,只有31例(15.7%)报告在确诊ADDwR前5年内接受过第三磨牙拔除术。结论:就大多数患者而言,拔除第三磨牙并不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刘甜况进程志刚
关键词:第三磨牙智齿
脱敏抛光膏对两种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含8%精氨酸.碳酸钙的脱敏抛光膏对两种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36颗离体前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完全去除袷面牙釉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颗):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抛光粉组用浮石粉抛光牙本质面,脱敏抛光膏组用含8%精氨酸-碳酸钙的脱敏抛光膏抛光牙本质面。每组样本牙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每亚组6颗),分别使用两种自酸蚀粘接剂(A:G-Bond,含功能性单体;B:F1-BondⅡ)进行粘接以及树脂修复。光照固化后将样本牙置于37℃双蒸水中24h。冷热循环前及经5000次冷热循环后(每亚组冷热循环前后各制备15个试件),分别检测拉力峰值,计算粘接强度,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扫描电镜评价各组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情况,并观察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的牙本质面。结果对于粘接剂A,冷热循环前脱敏抛光膏组粘接强度[(46.88±7.83)MPa]与空白对照组[(38.19±4.42)MPa]、抛光粉组[(36.47±4.72)MP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后脱敏抛光膏组粘接强度[(32.02±8.77)MPa]与空白对照组[(34.38±6.39)MPa]、抛光粉组[(32.22±5.25)MP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粘接剂B,无论冷热循环前还是冷热循环后脱敏抛光膏组粘接强度[分别为(31.53±4.86)和(24.25±3.67)MPa]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0.34±5.42)和(25.63±5.93)MPa]、抛光粉组[分别为(29.72±5.16)和(26.72±6.17)MP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可见经脱敏抛光膏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口被有效封闭。脱敏抛光膏联合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口可重新打开,使用粘接剂A的管间牙本质表面可见均匀分布的絮状沉积物。结论含8�
刘思颖王亚珂裴丹丹黄翠刘甜
关键词:牙本质过敏牙本质脱敏剂牙本质粘结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