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平滑肌
  • 4篇梗死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房
  • 3篇心绞痛
  • 3篇心绞痛患者
  • 3篇血管
  • 3篇炎症
  • 3篇氧合
  • 3篇氧合酶
  • 3篇粥样硬化病变
  • 3篇细胞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环氧合酶

机构

  • 20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天津市泌尿外...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作者

  • 21篇刘红梅
  • 12篇李广平
  • 10篇黄体钢
  • 9篇甄琴
  • 8篇徐延敏
  • 6篇王林
  • 4篇韦美玉
  • 4篇张梅
  • 3篇周丽娟
  • 3篇陈剑秋
  • 3篇张承宗
  • 3篇畅继武
  • 3篇丛洪良
  • 3篇王伟
  • 3篇倪燕萍
  • 3篇刘玉芝
  • 3篇周虹
  • 2篇何梅
  • 2篇倪燕平
  • 2篇杨万松

传媒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2007年第...
  • 1篇2010天津...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院内转归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源性休克(CS)患者临床特征和院内病情转归。方法:对12年来收治的1733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S患者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年来共收治CS患者118例,占总AMI患者6.8%,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15例,存活13例,死亡2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行PCI治疗是影响CS转归的保护因子(P<0.05),可以降低AMI后CS患者的死亡率。患者女性、陈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糖尿病、广泛前壁梗死为AMI后CS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AMI后CS患者有上述相关危险因素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增高,而早期行PCI治疗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
赵晓宁黄体钢闫海张梅刘红梅李广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介入治疗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对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
刘相丽王硕莹刘红梅倪燕平
科学建立军队干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军队卫生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军人对健康概念认识的提高,军人医疗保健问题日益受到各级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干部保健工作是军队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军队的稳定和建设发展。科技强军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做好军事斗争...
刘红梅崔明亮赵玉娟程晨侯雯莉
关键词:军队干部健康管理身体素质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因急性STEMI住院的患者病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住院早期再灌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共调查STEMI患者773例,其中男性555例,占71.80%,女性218例,占28.20%;年龄中位数为66.0岁。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1.0d;从发病到进入病房时间呈非正态分布,中位数为210min;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从进入病房到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中位数为60min;接受直接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从进入病房到球囊打开时间中位数为100min。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男性、相对年轻者(年龄<65岁)以及享有医疗保险的患者较多选择介入治疗,而女性、高龄患者(年龄≥65岁)以及无医疗保险者较多倾向于保守治疗或溶栓治疗。结论STEMI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优于此前的调查结果,但与2004年ACCA/HA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王林黄体钢李广平张承宗丛洪良王伟张梅徐延敏甄琴刘红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介入治疗
普罗布考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前后vWF、sP-S和IgG-ACA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预处理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指标sP-S(sP-S),自身免疫抗体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A)的变化。方法: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患者在PCI前至少24 h接受普罗布考500 mg 2次/日和常规治疗(普罗布考组),另一组患者在PCI前只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均于PCI前即刻及术后次日采集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WF、sP-S、IgG-AC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vWF、sP-S、IgG-ACA表达水平在PCI术前即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vWF术后次日高于术前即刻(P<0.05);与对照组相比,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均高于术前即刻(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可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激活血小板,加重免疫反应。普罗布考可以减轻因PCI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
石昭昭李广平邵帅倪艳萍刘红梅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溶性P-选择素
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并探讨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细胞,观察环氧合酶2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氟伐他汀或二者联用药物预处理细胞,观察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环氧合酶2的表达。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环氧合酶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血管紧张素Ⅱ为1.0μmol/L时环氧合酶2表达最强;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均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环氧合酶2的诱导,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或氟伐他汀比较,二者联合应用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环氧合酶2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与以上结果符合。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环氧合酶2的诱导,且有协同抑制作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出了新的思路。
刘红梅黄体钢王林甄琴杨万松
关键词:内科学环氧合酶2阿司匹林氟伐他汀血管平滑肌细胞
环氧合酶-2与核因子-κB在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及机制探讨
本文研究目的:了解环氧合酶-2与核因子-κ B在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同阶段的表达和相关性以及环氧合酶-2可能通过核因子-κ B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程. 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环氧合酶-2与核因子-...
刘红梅黄体钢甄琴王林畅继武陈剑秋周虹杨万松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变环氧合酶核因子
文献传递
Toll样受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9、低氧诱导因子1α与心房纤颤发生和维持的关系
徐延敏刘玉芝韦美玉刘红梅倪燕萍李广平
Toll样受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9、低氧诱导因子1α与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免疫炎症因子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关系。方法入选125例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34例,持续性房颤49例,永久性房颤42例,选择窦性心律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TLR2、MMP-9、HIF-1α的表达水平,同时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 TLR2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47.3(1 047.7)ng/L、757.2(1 032.5)ng/L vs 744.8(652.3)ng/L(P<0.05);永久房颤组TLR2高于阵发房颤组847.3(1 047.7)ng/L vs 796.6(849.1)ng/L(P<0.05)。MMP-9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47.1(491.9)ng/L vs 308.9(200.7)ng/L(P<0.05);永久性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MMP-9高于阵发房颤组447.1(491.9)ng/L、307.7(678.0)ng/L vs 264.2(303.3)ng/L(P<0.05)。HIF-1α表达水平在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高于对照组57.2(48.8)ng/L、61.4(46.3)ng/L vs 46.7(29.6)ng/L(P<0.05);永久性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HIF-1α高于阵发房颤组57.2(48.8)ng/L、61.4(46.3)ng/L vs 52.5(42.8)ng/L(P<0.05)。永久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增加(45.70±6.71)mm、(42.67±6.83)mm vs(38.55±4.51)mm、(40.82±5.45)mm(P<0.05)。而持续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明显降低(49.47±7.14)%vs(54.89±6.25)%、(53.90±8.02)%(P<0.05);永久性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持续性房颤组明显降低(45.60±8.02)%vs(49.47±7.14)%(P<0.05)。结论 TLR2、HIF-1α、MMP-9作为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有关,提示炎症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刘玉芝韦美玉刘红梅倪燕萍李广平徐延敏
关键词:心房颤动炎症TOLL样受体2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
人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及培养平滑肌细胞中组织因子的表达
周虹刘红梅黄体钢甄琴倪燕平畅继武陈剑秋
该研究为自选课题。病理实验标本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人各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组织因子(TF)和白介素-18(IL-18)的表达。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采用组织贴块培养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关键词: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白介素-18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