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臣汉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牙种植
  • 2篇义齿
  • 2篇种植体
  • 2篇钛表面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微弧氧化
  • 2篇纯钛
  • 2篇纯钛表面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失
  • 1篇牙种植体
  • 1篇引导骨组织再...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材料
  • 1篇植入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处理
  • 1篇种植固定义齿
  • 1篇种植学
  • 1篇种植义齿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刘臣汉
  • 8篇邓飞龙
  • 4篇罗智斌
  • 3篇张辉
  • 3篇刘森庆
  • 3篇马建元
  • 3篇张佩芬
  • 2篇凌均棨
  • 2篇张华
  • 2篇张辉
  • 1篇南开辉
  • 1篇曾融生
  • 1篇简裕涛
  • 1篇陈卓凡
  • 1篇何绮芬
  • 1篇张泉
  • 1篇张华
  • 1篇于晓琳
  • 1篇张佩芬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对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螺丝固位修复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选择下颌无牙颌、下颌余留牙无法保留的患者共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是51.1岁(范围为26~65岁)。每例植入4-8枚Nobel biocare种植体,术后当天或第7天种植体支持式热凝树脂固定桥修复,12周-36周后金瓷固定桥修复。[结果]21例149枚种植体中,121枚种植体即刻修复,1枚种植体失败,即刻修复种植体3~67个月的累积成功率为99.2%。[结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达到35~45N·cm,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中短期效果。
邓飞龙刘臣汉马建元罗智斌张辉曾融生陈卓凡
关键词:牙种植
两种纳米钙磷结晶种植体表面理化性能分析和骨内植入实验
上世纪六十年代,Br(a)nemark发明机械表面(光滑表面)纯钛种植体并建立骨整合理论,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此类种植体及其表面天然TiO2膜层的缺点在于其牛物惰性,即植入早期很难与组织形成化学结合。因此,学者们...
刘臣汉
关键词:理化性能骨内植入口腔种植学羟基磷灰石
文献传递
两种植骨材料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作如下处置:A组空置,B组植入P15,C组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初期缝合伤口。于术后第6周、12周将beagle犬分期处死获取标本,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测。【结果】B、C组植骨区外形均较A组膨隆,尤其是C组。X线观察可见B、C组X线阻射影几乎覆盖整个植骨区,而A组的X线阻射影仅局限于骨缺损周边区域。组织学检查发现:植骨区范围内的新生骨比例和骨-种植体结合率B组最高,C组其次,A组最低;未降解的植骨材料比例B组低于C组;植骨材料-新生骨结合率B组高于C组。【结论】与Bio-Gide联合应用,P15与Bio-Oss均能有效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数量与质量,且能促进骨-种植体结合率,前者较有利于促进植骨区新生骨改建成熟,而后者较有利于保障植骨区体积稳定性。
邓飞龙马建元简裕涛罗智斌刘臣汉吴伟良
关键词:植骨材料引导骨组织再生
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估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或拔除无法保留的余留牙后牙列缺失的病例共6例,于上颌骨植入4~9枚种植体,手术当天或术后一周行固定即刻修复。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复诊,永久修复完成后第1、3、6和12个月复诊,以后每12个月复诊一次。【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48枚种植体,其中36枚为即刻修复,平均负重22个月(最长39个月,最短14个月)。所有病人对即刻修复效果满意,种植体无松动、脱落,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未见明显骨质吸收。种植体39个月累计存活率100%。【结论】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良好,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邓飞龙刘森庆刘臣汉张辉张佩芬张华
关键词:牙种植
纳米钙磷结晶种植体表面理化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两种纳米钙磷结晶种植体表面理化性能的差异。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两种种植体纳米晶体涂层表面形貌,能谱分析(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涂层晶体的化学组分及晶相,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表面粗糙度,测量超纯水、二碘甲烷、甘油和甲酰胺在样品表面的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能。结果BiconNanoTiteTM种植体表面可见直径20~200nm、圆形或椭圆形晶体随机分布并与表面融为一体;直径20~100nm粒状晶体散在分布于3INanoTiteTM种植体表面,在凹陷周围密集累积成白色山峰状,凹陷底部晶体数量较少,钛基体外露。XPS证实BiconNanoTiteTM种植体表面的纳米晶体化学组分为Ca10(PO4)6(OH)2和CaCO3,3INanoTiteTM种植体表面晶体化学组分是Ca8H2(PO4)6·5H2O。XRD显示两种种植体表面涂层晶体均为无定形结晶。BiconNanoTiteTM和3INanoTiteTM的表面粗糙度中,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分别为(0.43±0.10)μm和(0.15±0.05)μm,微观不平度和点高度(Rz)分别为(2.13±0.7)μm和(0.64±0.03)μm,BiconNanoTiteTM的Ra和Rz均较3INanoTiteTM的高(P<0.05)。BiconNanoTiteTM和3INanoTiteTM的分散成分分别为24.49、24.10mN·m-1,极性成分分别为17.82、11.04mN·m-1,总表面能分别为42.30、35.15mN·m-1。结论BiconNanoTiteTM种植体表面纳米晶体的中含有Ca10(PO4)6(OH)2,在化学成份上较3INanoTiteTM的纳米晶体更接近羟磷灰石,物理化学性能较好。
刘臣汉邓飞龙张佩芬刘森庆张华张辉罗智斌
关键词:牙种植体
后牙区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后牙区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种植固定义齿临床修复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上下颌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42例共70枚种植体,其中24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46枚采用黏结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1年复诊,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等临床指标以及患者对种植义齿的美观满意度。结果螺丝固位组及黏结固位组平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78mm和0.68mm;螺丝组与黏结组mPLI平均水平P50均为1,mSBI平均水平P50亦均为1;两组美观满意度平均得分P50为1。统计结果显示螺丝固位组与黏结固位组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PLI、mSBI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种植义齿短期临床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刘森庆邓飞龙张辉刘臣汉张华张佩芬
关键词:种植义齿
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和水热处理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电压400 V下对钛试样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之后再分组进行水热处理0、4、8和12 h,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内置能谱仪分析表面元素组成,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面的晶相,手持式粗糙度仪检测表面粗糙度。结果发现MAO处理后,试样表面出现蜂窝状的多孔结构,孔呈火山口状;其氧化膜组成主要是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水热处理的表面生成更多晶体,其组成元素主要是Ti、Ca、P和O;水热处理12 h的膜层的钙磷比与骨的接近,X射线衍射图谱也提示随水热处理时间的延长,HA生成量增多。MAO处理组前后粗糙度有统计学差异,而不同水热处理时间组,粗糙度没有统计学差异。
邓飞龙凌均棨何绮芬刘臣汉南开辉
关键词:微弧氧化钛表面羟基磷灰石
不翻瓣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初步对不翻瓣牙种植即刻修复进行临床探讨。方法:共对39例局部牙列缺失病人行不翻瓣种植即刻修复,男性21例,女性18例。使用CT进行术前检查,以不翻瓣方式共植入种植体106枚,均于手术当天完成树脂临时修复。术后6~24周进行永久修复。结果:39例106枚种植体中,下颌22例64枚种植体,上颌17例42枚种植体,修复后成功率为100%。结论:在严格地掌握病例纳入标准,谨慎地设计治疗计划和仔细手术操作下,不翻瓣种植即刻修复可以获得满意的初步临床结果。
邓飞龙刘臣汉张辉罗智斌马建元
关键词:牙种植牙列缺失
喷砂酸蚀纯钛表面微弧氧化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喷砂后微弧氧化(MAO)与喷砂酸蚀(SA)后MAO处理表面形貌的差异,探讨如何在保留SA获得的一级孔洞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MAO膜层的"骨小梁"样结构及富含钙磷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直径为106、250μm的Al2O3颗粒对钛样品进行喷砂,部分用氢氟酸(HF)双重酸蚀制备SA样品,再对两种样品分组,使用不同的处理电压进行MAO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膜层厚度,能谱分析仪测量表面元素含量。结果 SA样品再行MAO处理可获得均匀连续的氧化膜层,并且MAO处理没有改变SA形成的基本形态,其中直径为250μm的Al2O3颗粒喷砂后双重4%HF酸蚀MAO处理表面的一级孔洞大小与成骨细胞最为接近。结论纯钛经SA和MAO复合改性后,在表面形成复合的形态特征,从而达到优化种植体表面结构和组成的目的。
邓飞龙张佩芬刘臣汉于晓琳张泉凌均棨
关键词:微弧氧化纯钛表面形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