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献荣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司法激励机制改革评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司法激励机制改革主要以人事改革为切入口,通过对法官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进入员额制内的法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激励法官以更大热情投入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司法责任制,使法官以更为谨慎的态度来审查案件。然而,改革虽然刚刚开始,其背后的问题已然显现出来。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得本轮司法改革多少显得有些闭门造车,在传统科层制管理下运作的司法激励机制已然成为了法官办案积极性的掣肘,难免让人感觉此轮改革的前途莫测。
- 包献荣
- 关键词:司法行政化利益相关者
- 让正义灯塔照亮漫漫司改路
- 2015年
- 美国学者路易斯·亨金在《权利的时代》一书中所说:'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人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法治则是人权的根本保障,这种保障又是通过司法公正予以实现。
- 包献荣
- 关键词:司法公正航标灯被告人
- 法官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之构建初探
- 法官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是一种与司法改革配套的措施,具有内部循环、审判权重塑、间接过错评价的特征。法官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构想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界定错案的认定标准、创设独立的错案追责主体、实现追责程序性保障和审判独立的...
- 包献荣
- 关键词:法官责任错案责任
- 文献传递
- 我国裁判文书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 2015年
- 审判公开是目前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步骤,裁判文书的公开是审判公开的基本环节和应然要求,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我国目前的裁判文书公开存在分类方法不科学、说理性匮乏、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快裁判文书公开的类型化建设、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构建法院内部考核与外部评价以及媒体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来贯彻与落实裁判文书的公开。
- 包献荣
- 关键词:裁判文书
- “漂移”的辨析:刑事证据规则的趋同发展与启示
- 2015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属于传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在诉讼模式上历经诸多演变,尤其是在证据规则上出现一些"漂移",甚至伴生不少趋同特征。当下,我国正积极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制度,其中,刑事证据规则不失为推动、深化这轮改革浪潮的车轮。我国可汲取两大法系刑事证据规则以及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一些有益经验,将现有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的刑事证据规则进行整合,依据法律方法优化其价值权衡,依据犯罪类型强化其实践品性,进而构建一体系化、规范化的刑事证据规则。
- 包献荣
- 关键词:证据裁判
-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制度渊源及在中国的贯彻被引量:1
- 2013年
- 新《刑事诉讼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并公开承认强迫公民认罪的非正当性,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又一重大突破。要实现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价值预设和法律功能,需要对其制度渊源与正当性作进一步的考察,以促进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中国的贯彻与落实。
- 包献荣
- 关键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沉默权自白任意性规则如实回答义务
- 贯彻刑事审判中心主义的障碍与对策被引量:3
- 2016年
- 刑事审判中心主义是人民民主与司法权力制衡的必然要求,是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的集中体现,也是刑事诉讼构造改革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刑事侦查在整个诉讼活动中占据中心位置,诉讼流程也以案卷笔录为中心,未严格贯彻无罪推定精神,刑事审判还未处于中心地位,与中央司法改革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为探索在我国构建刑事审判中心主义的路径,需要建立预审法官制度,推行司法令状主义;完善庭前会议程序;规范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严格贯彻证据裁判原则;改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严格落实审判一致原则。
- 包献荣
- 关键词:证据裁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
- 员额制改革对刑事司法的影响
- 2016年
- 员额制改革作为第三次司法改革的重点,从上海等地的试点经验来看,可谓历经艰辛。司法去地方化、去行政化的方向固然正确,但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进入员额制的条件和程序不可避免地带有行政性和地方特色。即便如此,改革的冲击依然不小,它迫使法官、检察官提高业务素质,专注于审判的公正与效率。在员额制改革后期,司法执业人员人事体系的开放和严密的责任追究制度,更有助于"审判中心主义"的确立,确保"让审理者裁判"成为现实。
- 包献荣
- 关键词:刑事司法审判中心主义
- 刑事司法绩效考核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4
- 2015年
- 刑事司法绩效考核是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在价值取向、根本原则、组织属性方面的特殊性,使得绩效考核在与司法活动的共存之中遭遇到了诸如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矛盾、部门博弈与司法公正矛盾等困境。刑事司法绩效考核需要从厘清绩效考核的功能边界、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寻求未来发展的突破,才能真正寻觅一条适合司法规律的考核之道。
- 包献荣
- 关键词:依法治国司法改革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