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寰 作品数:6 被引量:2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作物穗型调节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穗型调节基因及其应用,揭示了一种对于调节植物株高、穗表型或支梗长度有用的基因,该基因可应用于植物杂交育种,获得株型改变或品种改良的植物。 时振英 卢寰 黎凌 王江 张景六 李琳文献传递 水稻剑叶突变体的表型及T-DNA旁邻基因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从已构建的水稻(Oryza sativa L.)T-DNA插入突变体中鉴定获得一株穗部额外发育出叶片的突变体,并根据该叶片的形态学位置将其命名为剑叶突变体(J4)。研究表明这种额外发育的叶片呈现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叶片短小、表皮细胞变小、叶片中维管束数目减少等。进一步通过TAIL-PCR和inverse-PCR的方法克隆该突变体中T-DNA插入位置的旁邻序列,从而准确地将T-DNA定位到2号染色体上。基因表达分析显示,T-DNA插入位置附近的AK100376基因在J4突变体以及表型类似突变体neck leaf 1中的表达均被明显下调,可初步将其确定为与剑叶突变体表型相关的候选基因。 刘航 卢寰 罗利 朱木兰关键词:水稻 剑叶 TAIL-PCR T-DNA 水稻穗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3年 穗型是水稻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之一。穗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涉及腋生分生组织发育、花序结构建成和籽粒发育的复杂生理生化过程,是众多基因参与调控的一个复杂有序的网络系统。本文简介了水稻穗发育的一般过程,总结了近年来同水稻穗发育相关的基因的研究情况,分类叙述了这些基因调控穗型的机理以及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讨论了植物激素信号途径的相关基因和miRNA参与调控植物穗发育的机制。 卢寰 时振英关键词:水稻 穗型 高等植物特有的LBD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3年 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N(LBD)基因家族是在拟南芥中发现的高等植物所特有的一类基因,编码的蛋白中含有LATERAL ORGAN BOUNDARIES(LOB)结构域。LBD基因一般在侧生器官与茎尖分生组织的边界处、侧生器官的近轴面一侧的基部表达,并呈现出在多种组织内特异性表达的特征,暗示该类基因可能在植物的多种发育过程中发挥功能。LBD蛋白结构中除含有上述LOB结构域以外,尚未发现其它已知功能的结构域的存在。目前,已经在拟南芥中发现43个LBD基因,而在玉米和水稻中各有35和43个LBD基因。根据LBD蛋白结构中是否含有亮氨酸拉链类似基序,将LBD基因分为两类:第一类(class I)LBD蛋白结构域中包含完整亮氨酸拉链基序;第二类(class II)LBD蛋白结构域中不含亮氨酸拉链基序。本文就LBD基因的结构以及它们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LBD基因和植物激素的关系、LBD基因与miRNA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卢寰 时振英关键词:高等植物 茎尖分生组织 蛋白结构 植物激素 作物穗型调节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穗型调节基因及其应用,揭示了一种对于调节植物株高、穗表型或支梗长度有用的基因,该基因可应用于植物杂交育种,获得株型改变或品种改良的植物。 时振英 卢寰 黎凌 王江 张景六 李琳文献传递 OsRAMOSA2基因调控水稻的粒形 被引量:1 2015年 高产优质是水稻研究的重要目标,水稻产量由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因素决定,而粒长、粒宽和粒厚是影响千粒重的三要素。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到一个影响水稻粒形的基因OsRAMOSA2,通过遗传转化方法,分别获得了OsRAMOSA2基因表达下调(dsRNAiOsRA2)转基因植株和超表达(pUbi::OsRA2)转基因植株。dsRNAiOsRA2转基因种子长宽比增加,粒厚和千粒重降低;而pUbi::OsRA2转基因种子长宽比减小,粒厚及千粒重增加。利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揭示出Os RAMOSA2在未成熟种子的幼胚、胚乳、种皮、背部维管束、珠心表皮、珠心突起处、幼胚内的盾片、胚芽、胚根、胚芽鞘、胚根鞘、外胚芽中均有表达。野生型‘ZH11’种子的胚乳细胞中,淀粉粒呈现多面体,形状均一、排列紧密;而在ds RNAi OsRA2转基因种子中,胚乳细胞的淀粉粒变为球状,排列松散。淀粉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类编码基因OsSSIIa、OsGBSSI和OsSSIVb在dsRNAiOsRA2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被上调,而在pUbi::OsRA2转基因种子中的表达被下调;pUbi::OsRA2转基因种子中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AAC)相比‘ZH11’显著降低,而dsRNAiOsRA2转基因种子的AAC显著增加。说明OsRAMOSA2可能通过调控淀粉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影响籽粒内直链淀粉的合成积累过程进而正调控粒重。 卢寰 黎凌 张景六 时振英关键词: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