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 作品数:5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协和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埃可病毒6型分离株KM57-09VP1基因的遗传特征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2009年昆明市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埃可病毒6型(ECHO virus 6,E6)KM57-09分离株VP1基因的遗传特征。方法采用RD、Hep-2细胞对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RT-PCR法扩增VP1基因,并进行测序;采用NCBI BLAST软件对所测定的节段序列进行数据库比对;采用Omiga软件对所测定节段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编辑、比对、拼接;采用Mega4.1软件分析,并与18个参考株的VP1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分离株为E6,其VP1区的核苷酸长度与其他E6均为867 bp;KM57-09株与其他E6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在77.6%~96.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5.2%~99.0%之间,与山东株2010D0010005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0%和99.0%,与中国其他几种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9.7%~80.9%和95.8%~97.2%;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KM57-09株与山东株2010D0010005株属于同一个进化分枝,与中国其他几种分离株属不同分枝。结论 KM57-09分离株为埃可病毒6型,为中国3个分离株分枝中的一枝。 陈俊英 王湘宜 潘玥 叶君 张名 孙强明 马绍辉关键词:VP1基因 高糖高脂灌喂法快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用高糖高脂灌喂法快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每组15只,2型糖尿病组小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STZ,连续注射5天停药,同时每天灌喂高糖高脂乳液2ml至4周,然后通过血糖、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耐受试验和组织病理检测等进行2型糖尿病特征的综合评价。结果 2型糖尿病组小鼠空腹血糖值达9.94mmol/L,出现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混合型高脂血症;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受试验结果表明,糖耐量受损并有明显的胰岛素耐受;组织病理分析发现,肝脏、胰腺和肾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结论快速建立了具有人类2型糖尿病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苏婷 岳俊 叶君 曹晗 张磊 陈瑜 唐东红 鲁帅尧关键词:高糖高脂 STZ 小鼠 柯萨奇B组1型病毒株MSH-KM9-09的分离鉴定及其VP1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2009年昆明市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柯萨奇B组1型病毒(Coxsackievirus B1,CVB1)分离株MSH-KM9-09进行鉴定,并分析其VP1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采用RD细胞和Hep-2细胞对22份疑似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微量中和试验,经WHO肠道病毒组合血清及单价血清对分离株进行鉴定,RT-PCR法扩增病毒全长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采用Mega 4.1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分离的毒株经微量中和试验定型为CVB1亚型,编号为MSH-KM9-09。经RT-PCR扩增获得834 bp的VP1基因,与国内CVB1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在86.1%和97.8%以上,与国外CVB1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0.2%~83.2%和94.3%~96.0%;在系统进化树上,MSH-KM9-09株与国内分离株属于同一个分支,而国外分离株分属其他两个不同的分支。结论 MSH-KM9-09分离株为肠道病毒CVB1。 刘建生 潘玥 吉玛 马忠飞 叶君 马绍辉关键词:VP1基因 Sabin株和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恒河猴体内不同免疫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和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Wild 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wIPV)在恒河猴体内不同免疫方案的免疫原性。方法将25只恒河猴随机分为5组:sIPV组(免疫3剂sIPV)、sIPV/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attenuated poliovirus vaccine,OPV)组(免疫2剂sIPV后,再免疫2剂OPV)、wIPV组(免疫3剂wIPV)、wIPV/OPV组(免疫2剂wIPV后,再免疫2剂OPV)和对照组(免疫3次稀释液M199),每组5只。OPV口服接种,IPV和M199经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2剂间免疫间隔时间为1个月。首次免疫前和每剂免疫后1个月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测定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效价。结果除对照组外的4个试验组全程免疫结束后,恒河猴血清中均可检出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所有恒河猴血清中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全部阳转。Ⅰ型和Ⅲ型抗体免疫应答中,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P<0.05);Ⅱ型免疫应答中,接种wIPV的2个试验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接种sIPV的2个试验组(P<0.05)。采用wIPV/OPV序贯免疫,Ⅰ、Ⅱ、Ⅲ型抗体免疫应答均可获得与单独接种wIPV同样的效果;而采用sIPV/OPV序贯免疫,Ⅰ型抗体免疫应答效果低于单独接种sIPV,Ⅱ型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抗体第4剂免疫后水平也有所上升。结论 sIPV和wIPV在恒河猴体内均可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初步证实了IPV/OPV序贯免疫的可行性,为今后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杨卉娟 陈俊英 和占龙 李华 杨耀云 叶君 岳俊 孙强明 施海晶 马绍辉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野毒株 中和抗体 2009年云南省昆明地区柯萨奇病毒B5的遗传特性分析 2013年 目的对2009年中国云南省昆明地区柯萨奇病毒B5(Coxsackievirus group B5,CVB5)的部分VP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以了解CVB5的遗传特性。方法收集2009年中国云南省昆明地区临床诊断为无菌性脑炎患儿的200份粪便标本,设计针对CVB的通用引物,利用半巢式RT-PCR扩增部分VP1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后,采用Omiga和Mega 5.05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株CVB5,其部分VP1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92.7%~98.5%和93.6%~100.0%;与中国其他不同地区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1%~99.1%,其中与中国山东株98388-SD-CHN-1998同源性较低;与中国其他不同地区参考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4.4%~100.0%,其中与中国河南株CoxB5-Henan-2010和中国山东株98388-SD-CHN-1998之间同源性最低;与其他不同国家参考株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77.5%~89.1%和92.1%~96.3%之间;与原型株Faulkner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9.6%~80.9%和92.1%~95.4%。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的7株CVB5属于相对独立的1个分枝,中国流行株除98388-SD-CHN-1998外,构成1个分枝。结论 2009年中国云南省昆明地区CVB5流行株属于相同基因型。 邵聪文 潘玥 邓新强 叶君 马忠飞 孙强明 马绍辉关键词:VP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