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明阳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洞穴水
  • 2篇岩溶
  • 2篇石笋
  • 2篇气候
  • 2篇古气候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河
  • 1篇洞穴沉积
  • 1篇洞穴沉积物
  • 1篇洞穴石笋
  • 1篇岩溶地下
  • 1篇岩溶地下河
  • 1篇雨强
  • 1篇石漠化
  • 1篇石笋记录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台湾大学

作者

  • 7篇叶明阳
  • 4篇王建力
  • 4篇李廷勇
  • 4篇刘仙
  • 3篇李俊云
  • 2篇蒋勇军
  • 2篇李红春
  • 2篇王勇
  • 1篇扈志勇
  • 1篇李元庆
  • 1篇杨平恒
  • 1篇况明生
  • 1篇袁道先
  • 1篇沈川洲
  • 1篇庞巧
  • 1篇何潇
  • 1篇唐亮亮
  • 1篇王建明
  • 1篇衣成城
  • 1篇李清

传媒

  • 2篇中国岩溶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年份

  • 5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2
2009年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是目前岩溶学领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2008年6月10~12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体现了我国当前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水平。本文以该会议内容为背景,总结了西南岩溶石漠化区近年来水土流失动态评价及发展成果,包括岩溶区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基础研究、岩溶生态重建、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几个方面,并提出今后研冤中要加快岩溶科技创新,建立”数字石漠化”,深入岩溶石漠化基础研究和加强生态环境综合研究。
刘仙蒋勇军况明生叶明阳
关键词:西南岩溶水土保持
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河水文动态响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为例被引量:18
2009年
为了更好地掌握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规律,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利用WGZ-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CTDP300型在线水质分析仪),对降雨量和地下河水位、水温、pH及电导率进行了连续自动监测,并采用水文动态曲线线型分析法分析了该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地下河水文动态对降雨响应迅速,水位流量过程曲线线型呈不对称尖峰型,尤其在2007年7月17日出现的大暴雨事件中,最高水位为1.175m,滞后最大雨强6h10min,最大流量为2.5781m3/s,而观测中该地下河最小流量仅为0.0189m3/s,反映出该岩溶地下河发育强烈,赋水空间较单一,含水层对水资源调蓄能力较弱。电导率、pH和水温对降雨也同样表现为快速响应,电导率由602.7μs/cm降到462.09μs/cm,pH由7.23降到7.01,水温由18.9℃上升到19.5℃,各指标滞后不超过15h。
刘仙蒋勇军叶明阳杨平恒扈志勇李元庆
关键词:岩溶地下河降雨强度
芙蓉洞次生碳酸盐沉积特征及与降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对重庆市芙蓉洞内两处滴水和两处池水长期定点观测,现场测试pH、温度和HCO3-浓度等指标,并采集适量水样带回实验室利用ICP—OES和离子色谱仪测试主要离子的浓度,计算CO2分压(PCO2)和方解石饱和指数(SIc),探讨了芙蓉洞内次生碳酸盐的沉积情况及与当地降水的关系。结果显示:四个观测点洞穴水在大部分时间相对于方解石为过饱和水,且正在沉积碳酸盐,可见芙蓉洞地区大部分时间具有洞穴碳酸盐沉积的温度和降水条件;不饱和出现在较大降水量之后的1~2个月内,是降水对岩溶水的稀释作用导致的。因此,降水量的变化是洞穴水呈现过饱和与不饱和交替的出现主要原因,最终导致碳酸盐沉积的季节变化,降水量过大时不利于碳酸盐的沉积。
叶明阳李廷勇王建力刘仙王勇李俊云王建明庞巧
关键词:PH降水
芙蓉洞洞穴水化学指标及现代碳酸盐沉积特征研究
高分辨率洞穴石笋记录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古气候研究的重点。石笋中可以提取出诸如δ18O和δ13C、微量元素及生长速率等多种气候代用指标。当今石笋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在于利用其稳定氧碳同位素重建古气候,并利用高精度的U/Th测年...
叶明阳
关键词:古气候学洞穴石笋碳酸盐沉积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芙蓉洞洞穴水Ca^(2+),Mg^(2+)浓度变化对气候事件的响应被引量:15
2009年
对重庆市芙蓉洞内的两处滴水(1#,3#)和两处池水(2#,4#)进行了定点观测和取样分析,获得了4处洞穴水的pH、电导率和Ca2+,Mg2+,K+,Na+,SO42-,Cl-离子浓度等化学指标。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观测期间芙蓉洞洞穴水Ca2+,Mg2+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重点对这两种离子与2006年和2007年夏季重庆特大干旱和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Ca2+浓度呈现以年为周期每年7-12月高于1-6月的变化规律,一年中Mg2+表现出波动期与稳定期交替出现的特点;Ca2+,Mg2+浓度在2006年9月明显升高,表明其对2006年夏季特大干旱事件的响应敏感,短期干旱导致洞穴水离子浓度偏高;2007年夏季的暴雨事件后Ca2+,Mg2+浓度波动较大,表明洞穴水对特大降水事件响应明显,但各个点的响应时间存在差异。
叶明阳李廷勇王建力李俊云刘仙唐亮亮衣成城杨圆鉴
关键词:洞穴水气候响应
重庆地区石笋记录中Mg/Ca比值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2
2008年
在重庆梁天湾洞石笋LT1431.9~15.02ka.B.P.古气候重建成果已发表的此基础上,本文选取Mg/Ca比值这一新的替代指标,探讨其在重庆地区独特的水热组合模式下的古气候指示意义,从而进一步探讨了该时段的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地区Mg/Ca比值与碳同位素的正相关关系较好(R^2=0.60),可能与碳酸钙溶液在到达洞顶之前提前沉淀或滴率减小机制有关,它间接响应了降水的变化。运用Mg/Ca值变化对古气候的重建结果与以前的研究基本相符,说明Mg/Ca比值可以作为古降水的指标,但需同碳氧稳定同位素结合起来讨论,以便相互验证,提高古环境解译的准确性。
李清王建力李红春叶明阳王勇李廷勇何潇
关键词:古气候微量元素石笋
重庆芙蓉洞洞穴沉积物δ^13C、δ^18O特征及意义被引量:30
2008年
利用重庆芙蓉洞内各种新老沉积物的δ^(13)C、δ^(18)O以及对洞穴内的滴水、池水和洞外泉水的长期观测结果,发现芙蓉洞内的次生沉积物中氧同位素变化整体一致,处于稳定温度下(16℃)的平衡分馏状态。而且洞内滴水和池水的氧同位素也相当一致,反映了外界大气降水中氧同位素的年平均状态。芙蓉洞内各种沉积物中碳同位素变化范围很大,从0‰~-11‰均有分布。由于芙蓉洞内各种滴水以及池水中溶解无机碳(DIC)的δ^(13)C变化约在-8‰~-11‰,显著偏轻于部分洞穴沉积物中的δ^(13)C。通过研究从洞穴滴水到形成次生化学沉积物这个过程中的可能影响洞穴沉积物中碳同位素变化的因素,例如:洞穴温度、滴水高度和速率、CO_2脱气、生物作用、矿物同质异相转换等,同时参考芙蓉洞内连续生长达37 ka的FR5石笋的碳同位素记录,发现以上可能的影响因素都不能完全解释芙蓉洞内次生沉积物中碳同位素的异常偏重现象。虽然芙蓉洞内广泛存在文石与方解石共存的次生沉积物,但是综合分析表明这些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处于平衡分馏状态,可以用来进行古气候研究。不过在利用石笋碳同位素解释古环境变化时需要慎重,特别是在讨论由文石或文石—方解石混合构成的次生沉积物时。
李廷勇李红春李俊云袁道先王建力叶明阳唐亮亮沈川洲叶成礼
关键词:洞穴沉积物平衡分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