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和平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文明起源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听力
  • 1篇英语学习
  • 1篇语音
  • 1篇听力
  • 1篇听力练习
  • 1篇文字
  • 1篇文字起源
  • 1篇练习
  • 1篇基本功
  • 1篇SSSL
  • 1篇词汇
  • 1篇词汇量

机构

  • 3篇湖北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向和平
  • 2篇任继昉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大学成人...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和”文明起源考(语音篇)
2013年
从语源学、音韵学、文化学的角度推本穷源,"和"文明的起源应始于古人见到众多可以饱腹的禾谷而惊叹的"夥";久而久之,定名为"禾";因为"求禾"而有"■";禾谷丰收,人们会认为是求禾行为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因而产生了"应和"义的"和";又因"禾以其调和人之性命","其米多而沃,食之者强",从而抽象出"调和"义的"龢"。金文"龢"的"由乐声之谐和始能引出调义,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伸出相譍义",则由甲骨文"求禾"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精神层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任继昉向和平
“和”文明起源考(文字篇)被引量:1
2012年
古代文献中"禾、和"通用,这为寻找"和"的源头提供了线索。《说文》"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虽点出了"禾—和"的语源关系,但却倒因为果。抽象概念"和"应是建立在具体称谓"禾"之上的。甲骨文中有"■",本义为"求禾",即用口(言语)祈求禾谷丰收,因而造出"从‘口’、从‘禾’,‘禾’亦声"的字形来。
任继昉向和平
关键词:文字起源
SSSL:练好英语听力的基本功
2003年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就如何快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 ,即在听的同时 ,还要解决快速阅读、快速书写、快速思维和扩大词汇量等问题 ,简单概括为 SSSL。
向和平
关键词:英语学习听力练习词汇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