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淑萍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陆地棉
  • 1篇电子克隆
  • 1篇定量PCR
  • 1篇性状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扦插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无土扦插
  • 1篇流域
  • 1篇棉花
  • 1篇棉花品种
  • 1篇茎枝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克隆
  • 1篇黄河流域
  • 1篇黄萎病
  • 1篇黄萎病菌

机构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武
  • 3篇谢德意
  • 3篇房卫平
  • 3篇吕淑萍
  • 3篇赵付安
  • 2篇杨晓杰
  • 2篇聂利红
  • 1篇唐中杰
  • 1篇赵元明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吲哚-3-丁酸诱导陆地棉茎枝无土扦插生根优化条件初探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优化吲哚-3-丁酸(IBA)对陆地棉茎枝无土扦插生根条件,采用高质量浓度速蘸(500、600、700、800、900、1000mg/L条件下10s)和低质量浓度慢蘸(20、30、40、50、100、150、200、250、300mg/L条件下24h)2种方式处理陆地棉茎枝,并进行无土扦插。结果表明,700mg/L10s速蘸或30mg/L24h慢蘸老茎枝,500mg/L 10s速蘸或30mg/L 24h慢蘸嫩枝,6周后,插条成活率为60%~100%,成活茎枝生根株率达100%,每插条生根数11~15根,平均根长4~6cm,以上指标均高于蘸水对照(30mg/L24h慢蘸成活率除外)。该条件可作为IBA诱导促进陆地棉茎枝无土扦插生根的理想条件。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赵付安房卫平谢德意赵元明吕淑萍唐中杰聂利红李武
关键词:陆地棉无土扦插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被引量:28
2015年
选取102个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棉花9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农艺性状简化为彼此互不相关的5个主成分,即第一果枝节位因子、果枝数因子、籽指因子、单铃质量因子、生育期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8.34%,可反映所有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利用5个主成分因子进行聚类分析,102个品种被划分为6个类群,在6个类群中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品种外,其他来自同一地区的棉花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往往聚集在一起,可能与育种单位培育新品种时选配亲本的遗传基础狭窄有关。研究结果可为棉花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李武谢德意赵付安杨晓杰赵远明吕淑萍聂利红房卫平
关键词:棉花品种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陆地棉GhSUMO基因的克隆与黄萎病菌诱导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SUMO化修饰与植物抗病防御、信号转导和耐旱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以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获得SUMO的EST为信息探针,对棉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和电子克隆,获得了全长为396bp的SUMO基因编码区cDNA全长,我们将该基因命名为GhSUMO,推测该基因编码95个氨基酸。分别以抗黄萎病陆地棉品种豫棉21号的cDNA和DNA为模板,对该基因进行了PCR扩增验证,测序结果表明,GhSUMO基因序列与电子克隆序列一致,且没有内含子。蛋白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保守泛素结构域和C端双Gly的断裂/连接位点,以及保守的疏水表面和Ulp1-Smt3互作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与蓖麻的同源序列表现了最高的相似性,与其它双子叶植物同源序列次之,而与单子叶植物的相似性较低。棉苗接菌后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量在接黄萎病菌的量48h后明显上调,96h达到未接菌对照的5倍以上。GhSUMO基因可受黄萎病菌诱导表达,表明该基因在陆地棉抗黄萎病的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赵付安房卫平杨晓杰谢德意李武吕淑萍
关键词:陆地棉电子克隆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