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德亚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气
  • 3篇成藏
  • 2篇油藏
  • 2篇油气藏
  • 2篇气藏
  • 1篇氮气
  • 1篇地震描述
  • 1篇地震识别
  • 1篇东营凹陷
  • 1篇动力系统
  • 1篇多井
  • 1篇多井约束
  • 1篇隐蔽性油气藏
  • 1篇油藏类型
  • 1篇油气藏类型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条件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运聚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吴德亚
  • 2篇张新国
  • 2篇李红林
  • 1篇王小霞
  • 1篇叶明标
  • 1篇宋海涛
  • 1篇沈国华
  • 1篇张喜强
  • 1篇鲍振兴
  • 1篇刘龙军
  • 1篇孙锡年
  • 1篇唐武
  • 1篇贾贻勇
  • 1篇冯宝红
  • 1篇李彦强
  • 1篇李君
  • 1篇陈勇
  • 1篇刘健
  • 1篇陈平

传媒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内江科技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王庄地区超覆油藏勘探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通过对王庄地区地层超覆油藏的区域地质特征、圈闭特征、油气运聚模式和分布规律研究, 提出了在断—坳过渡期构造沉积体系中复合疏导体系及其与优质源岩和构造背景在成油期的有机配置关系是地层超覆油藏油气运聚的主要模式、大型地层超剥带和继承性鼻状构造带的结合部位是寻找大、中型地层油藏的主要方向等观点, 运用地层超剥带的地震描述技术指导了王庄地区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
吴德亚贾贻勇李红林张新国陈平
关键词:圈闭特征油气运聚地震描述
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油气成藏条件被引量:6
2003年
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出发,利用地震、测井和地质录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河漫滩沉积砂体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其油源条件、储集层特征、盖层条件、构造条件和油气藏类型,认为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鲍振兴沈国华王小霞刘龙军吴德亚孙锡年
关键词:馆陶组河漫滩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
滨南油区沙三段浊积岩成藏控制因素及储层预测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浊积岩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储量与产量的增长点之一。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为指导,对滨南油区沙三段浊积岩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各种物探技术对储层进行了预测,摸索出一套适合该油藏勘探的技术与方法。
冯宝红宋海涛吴德亚
关键词:隐蔽性油气藏浊积岩地震识别
氮气隔热助排技术提高稠油热采效果分析
2010年
稠油蒸汽吞吐热采是一种压降开采方式,随着蒸汽吞吐周期的增加,地层压力大幅下降,因而造成油井产量下降,油气比降低,油藏开采效果变差。2009年6月份,氮气隔热助排作为双管注汽工艺的配套技术在陈家庄稠油油田进行现场应用,此项技术通过注汽过程同时注入氮气,在向地层注入热量的同时向地层补充压力,从而提高吞吐开采效果。
吴德亚唐武陈勇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氮气稠油
多井测井约束反演薄互层储集体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针对以薄互层为储集体的地层特征,采用了一套适合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多模块反演系统Iver trace反演,通过对滨东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砂泥薄互层储层在反演中的特点、过程及应用效果等多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了测井反演技术的技术实质和发展方向。
张喜强李彦强叶明标李红林吴德亚
关键词:薄互层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
郑南斜坡带成藏动力系统研究
2006年
成藏动力学是以研究油气成藏过程为核心,以探讨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为目的的理论。该文从胜利油田的勘探实际出发,以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地从成藏动力系统的分类、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成藏特征及成藏规律等方面分析,通过对郑南斜坡带构造沉积多旋回性研究,以沉积特征为基础,以剩余压力的计算为手段,从下到上划分成5个成藏动力系统;以油气的生、运、储的配置方式总结出4种成藏模式和7种油藏类型。通过对构造、沉积演化和相应的动力学条件等成藏演化控制因素的研究,将本区的成藏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
张新国刘健吴德亚李君
关键词:动力系统油藏类型油气聚集油气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