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鹤洲

作品数:4 被引量:10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游泳
  • 2篇鱼类
  • 2篇水域游泳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落结构
  • 1篇牙鲆
  • 1篇鱼苗
  • 1篇鱼苗培育
  • 1篇渔业
  • 1篇渔业资源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研究
  • 1篇肉食性
  • 1篇肉食性鱼类
  • 1篇食性
  • 1篇年龄
  • 1篇人工增殖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省海洋水...

作者

  • 4篇吴鹤洲
  • 3篇朱鑫华
  • 2篇叶懋中
  • 2篇徐凤山
  • 2篇成贵书
  • 1篇吴佩秋
  • 1篇王新成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Curren...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时空格局异质性研究被引量:36
1994年
依1980年至1985年搜集的系统生态学资料分析,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由185种动物(177种鱼类和8种头足类)组成。兼有暖水性、暖温性和冷温性的复合区系,以及偶见种、季节种和习见种的多重生态学成分。以暖温性习见种占群落优势地位,其NED和BED分别占68.86%和65.59%,暖水性偶见种仅占0.10%和0.19%。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可归结为依BED聚合成暖季组(5-9月)和依NED聚合为冷季组(10-4月)两种型式,对应于物种间交替利用沿岸水域进行繁殖和索饵活动等生态学过程。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渤海区和黄海南部地理隔离,然生物成分的区系组成相似性较高。黄海北部则受季节性生态环境异质性影响,形成纬向梯度栖息地生态位分化与重叠,表现出群落时空尺度上的可塑性特征。
朱鑫华吴鹤洲徐凤山赵紫晶叶懋中
关键词:群落结构
胶洲湾渔业资源增殖研究
吴鹤洲吴佩秋成贵书
关键词:肉食性鱼类人工增殖鱼苗培育标志放流
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2
1994年
根据1980~1985年间沿辽东湾至长江口20m水深以浅双船底拖网取样资料,分析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5项环境因子(WT、AT、CA、RF、5)与7项群落多样性指标(S、NED、BED、IWB、Dn,、H′b、Db)时序动态过程,均呈现为单周期型变动规律.相应地,AI和MI在冬季(12~4月)变动幅度最大,群落内物种更替频繁;夏季(7月)MI趋近于零,显示其稳态特征。个体相遇率PIE、Hisher指数α和个体数多样度H′n为多峰型,生物量均匀度Jb为单、多峰复合型,3、7,11月间处于较低值期,5月和9月取得较大值;个体数均匀度Jn逐月变化无明显周期存在。群落多样性指数IWB和H′b与环境温度的逐月变化规律在p<0.001水平上呈正相关。在空间范围内,5~11月间的暖季间环境要素如AT、CA、RF和S对PIE、α、H′n和Dn成弱相关,而BED与多样性指数成负相关;12~4月间的冷季组内多样性指数与生物因素较为密切,综合群落多样性参数与环境因素时、空格局复相关分析,认为制约本区游泳动物群落演替过程的主要因素为物种数、生物量生态密度和环境水温。
朱鑫华吴鹤洲徐凤山叶懋中赵紫晶
关键词:黄渤海鱼类群落结构
牙鲆年龄和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根据1980—1986年间连续逐月牙鲆生物学测定和耳石观察资料,确认其年轮形成期在3—5月,主要在4月。经标准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鱼体体长(mm)年间生长规律为: ♀:L_t=800.10[1-e^(-0.2323(t-0.0254))] (?):L_t=690.62[1-e^(-0.2557(t+0.1211))]依体长与体重间相关关系计算渐近体重和最大生长速度,雌鱼分别为8370.43g和865g/a;雄鱼分别为4867.15g和554g/a。对低龄鱼(0—Ⅲ)生长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雄鱼体长生长的季节变动幅度(C=1.07,k=0.5925)明显大于雌鱼;当年生雄鱼在7—9月的生长速度为年内最大。
朱鑫华吴鹤洲成贵书王新成
关键词:牙鲆年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