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开锋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4篇大鼠脊髓
  • 4篇大鼠脊髓损伤
  • 3篇神经保护
  • 3篇细胞
  • 3篇17Β-雌二...
  • 3篇雌二醇
  • 2篇凋亡
  • 2篇神经保护作用
  • 2篇细胞凋亡
  • 2篇CASPAS...
  • 2篇BCL-2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解
  • 1篇蛋白水解酶
  • 1篇诱导分化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神经细胞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5篇周开锋
  • 4篇蒋赞利
  • 4篇茅祖斌
  • 2篇张立峰
  • 2篇虞海流
  • 1篇郭开今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B组)及E2治疗组(C组)。应用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分别于伤后7、14、21及28 d,按照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 ivlin斜板试验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伤后6、24 h和3、7、14、28 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均表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TUNEL法显示细胞凋亡在伤后3 d达高峰,C组伤后24 h、3 d及7 d凋亡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在伤后7 d达高峰,C组细胞凋亡率在24 h以后各观察时间点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14 d以后,C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好于B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周开锋茅祖斌蒋赞利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凋亡雌激素神经保护
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3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家族是诱导脊髓损伤后细胞发生凋亡的关键酶,其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3是最重要的效应性蛋白水解酶,其活化对细胞凋亡是必需的。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3的活性或拮抗其功能可使细胞凋亡受抑,减轻继发性组织损伤,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周开锋蒋赞利茅祖斌
关键词:细胞凋亡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蛋白水解酶细胞发生关键酶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PBS对照组)和B组(E2治疗组),每组42只,B组造模成功后15min及24h腹腔注射E2(4.0mg/kg,以PBS溶解),A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无菌PBS。分别于伤后7d、14d、21d及28d,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伤后6h、24h、3d、7d、14d及28d时处死动物,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伤后14d起,B组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表明,大鼠SCI后存在细胞凋亡,3d时达高峰,与caspase-3的表达基本一致,B组伤后24h、3d及7d时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伤后24h、3d、7d、14d及28d时caspase-3表达低于A组(P<0.01或P<0.05),而Bcl-2表达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促进大鼠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E2可能是通过减少SCI后继发性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作用的。
周开锋蒋赞利茅祖斌张立峰虞海流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保护CASPASE-3BCL-2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大...
周开锋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保护CASPASE-3BCL-2
文献传递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体外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全反式维甲酸(RA)联合诱导下分化成的神经细胞样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出生4周SD大鼠的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利用bFGF+EGF+RA在体外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样细胞分化。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记录BMSCs的诱导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兔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克隆抗体鉴定。实验动物分为3组:细胞移植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A、B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组在造模后立即将诱导后的BMSCs悬液多点缓慢注入到损伤节段的头侧和尾侧,B组同法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C组不造模,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于伤后1~5周,按照BBB法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处死动物取材,用HE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变化。结果诱导7d后有部分细胞具备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胞体呈锥形或圆形,有较长单极或多极的突起,有NSE阳性细胞表达;细胞移植后1~5周,A、B组动物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B组恢复较慢,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示A组损伤脊髓恢复较好。结论bFGF、EGF和RA可以联合诱导BMSC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并可调控神经元分化,将其移植于大鼠脊髓损伤区,可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
虞海流茅祖斌蒋赞利郭开今周开锋张立峰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脊髓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