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欣颖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去甲
  • 3篇去甲斑蝥素
  • 3篇微球
  • 3篇斑蝥
  • 3篇斑蝥素
  • 2篇动脉
  • 2篇栓塞
  • 2篇栓塞微球
  • 2篇丝素
  • 2篇丝素蛋白
  • 2篇壳聚糖
  • 2篇缓释
  • 2篇肝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星点设计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制剂
  • 1篇生物相容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周欣颖
  • 4篇张学农
  • 2篇王文娟
  • 2篇许静玉
  • 2篇吴莉
  • 2篇贝永燕
  • 1篇宋玉玲
  • 1篇王晓青
  • 1篇王浩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制备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去甲斑蝥素壳聚糖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微球性质的可预测性,并对微球的部分特性进行表征以及对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微球收率、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为指标,计算各指标的归一值,并利用几何均数得出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去甲斑蝥素和壳聚糖的重量百分比(X1)、油水比例(X2)、壳聚糖浓度(X3)3个主要因素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进行模型预测分析及方法验证。结果 OD值的二项式拟合方程较好(r2>0.92,P<0.05),以最优处方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123μm,载药量为10.09%。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均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能更好的优化微球的处方工艺,增加模型的实用性。
宋玉玲周欣颖王晓青贝永燕许静玉王文娟张学农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星点设计
去甲斑蝥素固脂分散体肝动脉缓释栓塞微球的制备与药效学研究
目的:本文将模型药物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经过前处理制成去甲斑蝥素固脂分散体,再以生物材料海藻酸钠(alginate,ALG)及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制备了去甲斑蝥素固脂分...
周欣颖
关键词:肝癌治疗缓释制剂
文献传递
丝素蛋白复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复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丝素蛋白为原料,以甘油为增塑剂制备成复层膜,利用甘油提高丝素膜的耐水性能和柔韧度,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丝素蛋白复层膜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降...
张学农吴莉周欣颖
文献传递
去甲斑蝥素肝动脉栓塞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性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肝动脉栓塞缓释微球(NCTD-MS),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NCTD为主药,海藻酸钠ALG)/壳聚糖(CS)为复合载体,采用内部凝胶化法制备NCTD-MS;选取ALG浓度、凝胶化反应剂冰醋酸的用量、药物-载体重量比(简称药载比)为因素,以粒径偏差、载药量及包封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最佳处方并进行验证;动态透析法考察微球在不同介质(磷酸盐缓冲液和生理盐水)中的体外释放特性,并与NCTD原料药的释放性进行比较。结果:最佳处方为ALG浓度2.0%、冰醋酸1.0mL、药-载重量比0.8∶1,以该处方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309.75±2.19)μm、载药量为(12.65±0.87)%、包封率为(68.66±0.38)%;NCTD-MS在2种介质中24h释放可达80%,释放行为均遵循Weibull方程,而NCTD原料药在3h内即释放完毕。结论:NCTD-MS制备工艺简单,缓释效果明显。
周欣颖王浩贝永燕许静玉王文娟张学农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球
利多卡因丝素蛋白双层膜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制备盐酸利多卡因丝素蛋白双层膜,并研究其体外释放、透皮吸收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以甘油为增塑剂,制备丝素蛋白甘油双层膜;以渗透促进速率为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双层膜中处方工艺;与单层膜比较,考察了丝素蛋白双层膜的释放性能;考察利多卡因丝素蛋白双层膜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丝素蛋白双层膜的体外释药和透皮吸收均符合Higuchi方程,丙二醇为2.0%,氮酮为1.6%的复合透皮促进剂可明显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双层丝素膜的释放性能优于单层膜;其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丝素蛋白双层膜可作为经皮吸收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吴莉周欣颖张学农
关键词:均匀设计体外释放透皮吸收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