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翔

作品数:23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细胞
  • 3篇动物
  • 3篇周围神经
  • 3篇坐骨
  • 3篇坐骨神经
  • 3篇微血管
  • 3篇SD大鼠
  • 2篇蛋白
  • 2篇电刺激
  • 2篇电流
  • 2篇电源稳压电路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许旺细胞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神经支
  • 2篇神经支配
  • 2篇失神
  • 2篇失神经

机构

  • 2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 1篇东莞市茶山医...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广州中大医疗...

作者

  • 22篇周翔
  • 11篇刘小林
  • 11篇戚剑
  • 9篇朱庆棠
  • 8篇顾立强
  • 5篇秦本刚
  • 4篇郑灿镔
  • 4篇朱昭炜
  • 4篇何波
  • 4篇闫立伟
  • 3篇杨羿
  • 3篇黄喜军
  • 3篇詹翼
  • 2篇毛以华
  • 2篇李家春
  • 2篇王东
  • 2篇朱家恺
  • 2篇李平
  • 2篇唐茂林
  • 2篇王洪刚

传媒

  • 9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辐照可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照实验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辐照可调装置,包括铅盒,铅盒为具有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空腔,开口沿铅盒的前后方向可滑移的设有第一铅板,开口沿铅盒的左右方向可滑移的设有第二铅板;第一铅板和第二铅板移动盖设于铅盒的顶部,...
李旭博李平戚剑杨羿周翔李钰
聚集蛋白聚糖和层黏连蛋白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及β-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成分聚集蛋白聚糖与层黏连蛋白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形态的影响及细胞骨架中β-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细胞外基质对神经元轴突细胞骨架的影响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建立PC12细胞培养体系,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150 μg/ml聚集蛋白聚糖和50 μg/ml层黏连蛋白(分别为聚集蛋白聚糖组和层黏连蛋白组),设立空白培养基为对照组.体外培养5d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3组PC12细胞的形态并测量细胞突起的长度、宽度及面积.采用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PC12细胞骨架中β-肌动蛋白的RNA和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聚集蛋白聚糖组PC12细胞突起较为扁短,宽度为(3.65±0.35)μm,大于层黏连蛋白组[(1.00±0.65) μm] (P< 0.05),但略大于对照组[(2.26±0.49)μm] (P>0.05),层黏连蛋白组的宽度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黏连蛋白组PC12细胞突起纤细而长,长度[(48.75±2.72)μm]大于聚集蛋白聚糖组[(17.21±2.75)μm]和对照组[(22.29±5.32)μm](P<0.05);聚集蛋白聚糖组的长度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蛋白聚糖组、层黏连蛋白组和对照组PC12细胞突起面积分别为(39.71 ± 8.00) μm2、(60.42±8.51)μm2和(49.75 ± 8.20) μm2,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蛋白聚糖组β-肌动蛋白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层黏连蛋白组高于另外两组(P<0.01).聚集蛋白聚糖组β-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层黏连蛋白组高于另外两组(P<0.05). 结论 聚集蛋白聚糖对PC12细胞突起轴向生长和β-肌动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一定抑制其非轴向生长潜能;而层黏连蛋白对PC12细胞突起的轴向生长和β-肌动蛋白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李家春朱爽郑灿镔周翔戚剑秦本刚顾立强刘小林朱庆棠
关键词:聚集蛋白聚糖层黏连蛋白Β-肌动蛋白细胞骨架PC12细胞
一种交流电刺激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电刺激笔,包括电刺激笔壳体和设置在电刺激笔壳体内的控制电路单元和刺激电极,控制电路单元由微处理器、电源稳压电路、升压电路、电流设定电路、输出电流检测电路电气连接,微处理器控制和存储单元采用STM32F...
戚剑曾维周翔闫立伟秦本刚詹翼姚执袁汝恒刘小林
文献传递
失神经支配大鼠骨骼肌的演变及其miR-206表达变化的研究
余涛王洪刚周翔秦本刚
隐匿型穿支皮瓣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2023年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对小型猪隐匿型穿支皮瓣血流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取7月龄普通级广西巴马实验小型猪7只,体质量20~25 kg,于双侧后肢分别制备隐动脉穿支皮瓣(A组,n=4)、隐动脉隐匿型穿支皮瓣(B组,n=5)、隐动脉隐匿型穿支皮瓣+肌膜(C组,n=5)。术后观察实验动物存活以及皮瓣成活情况,术后5 d皮瓣拍照后采用Photoshop CS5软件计算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于术前及术后即刻、3 d、5 d对皮瓣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测,其中隐动脉指标包括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血流量,隐静脉指标包括内径、最大流速、血流量,记录皮瓣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1 d,1只实验动物因感染死亡,其余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最终A组3侧、B组4侧、C组5侧后肢皮瓣纳入观测。术后3组皮瓣均出现肿胀,3 d时最显著,且B组皮瓣出现部分瘀紫和坏死;5 d时,A、C组皮瓣基本成活,B组皮瓣坏死面积进一步增大,A、B、C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9.7%±0.5%、74.8%±26.4%、100%,B组低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各时间点皮瓣隐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监测初步研究显示单纯隐动脉隐匿型穿支皮瓣及联合肌膜两种皮瓣类型均有稳定血流,但后者皮瓣成活面积优于前者。
詹翼周翔梁晶李旭博李雯雯杨宇童潘福顺戚剑
关键词:隐动脉血流动力学多普勒超声
SD大鼠坐骨神经内微血管定量分析模型
2015年
比较氧化铅和伊凡斯兰(evans blue,EB)灌注后血管定量研究的优劣,寻找最适的微血管定量分析模型。取1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荧光显影组A(EB一维组)、荧光显影组B(EB三维组)和放射造影组C,分别灌注单纯EB、明胶EB和明胶氧化铅后,对各组使用紫外分管光度计、体式显微镜、反射荧光显微镜和micro-CT进行观察、测量并计算血管直径(D)、血管指数(SF)和血管容积(VF)。结果表明:A组可测得局部血容量为(16.22±1.70)mm3,B组的血管直径、血管面积和血管指数分别为(11.79±7.23)μm、(0.14±0.05)mm2和(24.19±5.03)%;而C组分别为(26.45±11.81)μm、(0.06±0.02)mm2和(10.73±2.06)%。荧光B组对直径<20μm微血管的显影效果较放射组好(P<0.01),但对直径>20μm微血管的显影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EB三维研究优于EB一维法,不仅能够显示微血管形态,而且能够采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但其不利于大样本研究。明胶氧化铅灌注易于操作,虽然分辨率较EB显影低,但更适用于大样本可视定量研究。
朱昭炜毛以华何波周翔朱庆棠许杨滨唐茂林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显微外科周围神经血管造影
一种复合给药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给药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给药膜,其为一片状的膜;包括PCL基膜、药物微球和PCL贴合层;所述药物微球平铺于所述PCL基膜的表面,所述PCL贴合层与所述PCL基膜相对并覆盖在所述药物微球的表面,形...
周翔李春艳杨羿戚剑
小血管临时性转流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黄喜军朱庆棠郑灿镔周翔王东顾立强刘小林
SD大鼠坐骨神经内微血管观察方法的比较
朱昭炜何波毛以华周翔朱庆棠顾立强唐茂林刘小林
植骨术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舟骨骨折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60%~70%,不愈合率高,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造成舟月关节不稳定,进而导致头状骨进行性塌陷,综合表现为桡骨茎突、桡舟关节、头月关节和全腕关节退行性关节病,最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对于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关注。植骨术在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和实用,近年也陆续有新术式诞生,本文主要对各类植骨术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刘泳君闫立伟周翔戚剑
关键词:舟骨骨移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