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麦成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英语
  • 3篇语言
  • 3篇教学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建构主义
  • 2篇建构主义理论
  • 2篇范畴化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程
  • 1篇大学英语课程...
  • 1篇大招
  • 1篇带给
  • 1篇第二课堂
  • 1篇言教
  • 1篇隐喻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程
  • 1篇英语课程建设

机构

  • 9篇郑州轻工业学...

作者

  • 9篇周麦成
  • 1篇李秋霞
  • 1篇周立利

传媒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作家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平原大学学报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范畴构建的不确定性被引量:2
2012年
范畴是认知主体通过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对客观物质世界普遍本质进行的分类。范畴对客观事物的划分不是随意的区分,而是通过大脑对事物进行的范畴化认知。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具有体验性。但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及认知主体认知的差异、认知过程中语境的变化、认知视角的不同等,范畴的构建具有不确定性。范畴的不确定性是认知主体在体验过程对客观事体的自然反映。
周麦成
关键词:范畴化不确定性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价值研究
2017年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国境外的地域性英语语言,是中国特定历史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它的出现丰富了英语语言的生态系统,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是该生态系统发展的一种必然。我们应该正视中国英语这一客观存在,为中国英语的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促进世界语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周麦成
关键词:语言生态学中国英语生态系统
浅析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2007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地域差异、气候差异、价值标准的差异、宗教的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异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指出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是非常必要的。
周麦成
关键词:语言文化
扩招带给高校外语教学的思考被引量:2
2002年
扩招给高校的外语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措施得当,进行大胆的革新和尝试,就一定能使外语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周麦成李秋霞周立利
关键词: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招生第二课堂
建构主义理论与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2007年
一、建构主义理论思想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叫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20世纪80年代以后。
周麦成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知识结构传统教学观
文化传承导向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被引量:3
2015年
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应在培养大学生语言技能基础上,重视对西方文化传统与表达形式的输入,使学生在认识中西文化异同中,明确自身文化身份,并以西方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与表述方式,将本民族文化传播出去。但在实际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本土文化教学近乎荒漠化。只有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才能实现其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最终目标。
周麦成
关键词:文化传承大学英语课程本土文化
体验哲学视域下的范畴主观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密不可分。体验哲学通过"体认"的方式认知世界。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客观物质世界普遍本质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认知主体结合自身经验和体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范畴化认知。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具有体验性。范畴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认知主体的情感、认知主体的视角以及认知主体的认识等方面。范畴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探讨范畴主观性的同时,范畴的客观性不容忽视。
周麦成
关键词:范畴化主观性
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被引量:4
2008年
文章在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
周麦成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我国古代诗词的概念隐喻被引量:4
2015年
作为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大分支,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共同构成民族语言审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形式语言学对语法规律的恪守截然不同,认知语言学在语法规律的遵循基础上,体现出更多灵活自主的审美突变,并在不同种类的文学体裁中,彰显出非理性、可变性和适度脱离性的审美效应,以实现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的目的。本论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分析,进而实现针对概念隐喻的深度剖析,从根本上诠释古代诗词的审美结构。
周麦成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古代诗词概念隐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