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万鹏

作品数:182 被引量:1,136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16篇科技成果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7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医药卫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人工林
  • 27篇杨树
  • 21篇土壤
  • 17篇钉螺
  • 17篇库区
  • 16篇林分
  • 15篇三峡库区
  • 15篇生态
  • 12篇杨树人工林
  • 12篇益母草
  • 12篇造林
  • 11篇滩地
  • 10篇马尾松
  • 9篇山松
  • 9篇南方型
  • 9篇南方型杨树
  • 9篇华山松
  • 8篇抑螺
  • 8篇植被
  • 8篇植物

机构

  • 174篇湖北省林业科...
  • 3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0篇华中农业大学
  • 16篇湖北大学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湖北省林业科...
  • 3篇湖北省黄冈市...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松滋市林业局
  • 2篇黄冈市黄州区...
  • 2篇武汉市园林科...
  • 1篇国家林业局中...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工学院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作者

  • 180篇唐万鹏
  • 62篇胡兴宜
  • 51篇崔鸿侠
  • 42篇潘磊
  • 31篇王晓荣
  • 30篇史玉虎
  • 29篇刘学全
  • 26篇庞宏东
  • 25篇郑兰英
  • 22篇胡文杰
  • 17篇王万贤
  • 16篇漆良华
  • 14篇袁传武
  • 13篇雷静品
  • 12篇刘立德
  • 12篇许业洲
  • 10篇付甜
  • 10篇孙启祥
  • 9篇周志翔
  • 8篇肖文发

传媒

  • 60篇湖北林业科技
  • 12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湿地科学与管...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2004年南...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1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23篇2004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连栽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09年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物理结构退化,土壤容重增大0.71%,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分别降低0.41%和6.89%,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增大,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减小;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连栽导致大量元素下降2.88%~12.20%,其中对N影响最大,K次之,P最小;连栽导致微量元素下降2.27%~53.37%,其中对Zn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Cu、Fe、Mn和S;连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影响,随着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的数量分别下降34.38%、14.38%、56.63%;第2代林地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较第1代林分别下降20.00%、11.54%、29.39%、50.00%和1.92%。
唐万鹏李吉跃胡兴宜崔鸿侠
关键词:人工林连栽土壤质量江汉平原
氮素添加对中亚热带栎属不同树种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短期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探讨中亚热带栎属不同树种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短期氮沉降的响应,选择小叶栎、栓皮栎、麻栎、短柄枹栎和白栎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CK、N5、N15、N304个处理,分别以NH4NO3的形式施入土壤,相当于氮沉降率为0、5、15、30 g·m-2·a-1。经过4个月的氮添加处理发现:1)短期氮添加处理对5种栎属幼苗的地径、株高和叶数无显著性影响,仅显著促进栓皮栎和麻栎幼苗的分枝数的增加。除栓皮栎外,其他所有树种不同处理下茎相对生长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株高生长速率则无规律性变化。2)低、中浓度氮处理可以显著促进生物量的积累,而高浓度氮添加对生物量积累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栎属不同树种幼苗全株生物量累积对氮沉降的响应具有一定差异;3)氮沉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的叶质量比和茎质量比,但短期氮沉降对其促进作用不十分明显,仅有栓皮栎和麻栎的茎质量比随氮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同时氮添加降低了小叶栎、栓皮栎、麻栎和白栎的根质量比和根冠比,却使得短柄枹栎根冠比发生显著增加。
王晓荣潘磊唐万鹏庞宏东郑兰英
关键词:中亚热带栎属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
杨树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碳储量动态被引量:17
2012年
为研究不同林龄杨树(populus)人工林林木和土壤碳储量变化规律,了解杨树人工林碳汇能力,对江汉平原4、6和8年生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从4年生到8年生杨树人工林总有机碳储量变化范围在41.30~117.08 t/h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13.52~55.67 t/hm2,0~2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27.78~61.41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大于2 mm的团聚体质量分数及土壤养分中的速效N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N和C/N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小于0.25 mm的团聚体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崔鸿侠唐万鹏胡兴宜潘磊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土壤团聚体土壤养分
丹江口库区大气降雨及森林地表径流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笔者在2005年8月~2007年7月,对丹江口库区的降雨量进行了每日观测,观测期内降雨集中在6~8月份,且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暴雨同样出现在这3个月。并在栎类阔叶林、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柑桔园、灌木林和坡耕地(对照)分别建立径流场进行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的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与养分流失量均高于另外5种森林类型,与对照相比,5种森林类型地表径流量可以削减15.21%~61.4%,土壤侵蚀量可以削减54.30%~96.32%。
崔鸿侠唐万鹏刘学全
关键词: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养分流失
宜昌市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生态效益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本文通过对组成宜昌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五个主要森林类型的环境生态效益进行初步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城市森林类型都有明显的减少地表径流、林冠截留、涵养水源及减少土地侵蚀量等水文效益。2、城市森林对环境小气候有明显改善作用,森林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与林分郁闭度、平均树高、林冠层厚度等林分因子密切相关。3、不同森林类型对环烷的生态效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乔、灌、草立体结构的混交林优于树种、结构单一的森林类型。
刘学全唐万鹏石鹏皋胡兴宜郑兰英兰亚军
关键词:生态效益
兴林抑螺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营造抑螺防病林现已成为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与抑螺植物对钉螺生存及体内糖原、蛋白质、氨基酸、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兴林抑螺机理研究方向。
胡兴宜唐万鹏姜德鸿郑兰英
关键词:抑螺防病林
长湖湿地水生植被演替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在2006年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长湖湿地历史资料,对长湖湿地1985年至2006年21a间水生植被的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湖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长湖现有14个水生群落,其中挺水群落3个,浮叶群落3个,沉水群落8个。优势群落发生了变化,从1985年的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群落演替为1999年的微齿眼子菜(P.maackian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群落;进一步演替为2000年的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至2006年演替为莲(Nymphaea nelumbo)、莲+菰(Zizania na-duciflora)群落。优势群落生活型由沉水型转变为挺水型,植被覆盖度由100%减少到30.35%;群落总生物量为2202.08t(未包括挺水植物群落生物量),其中狸藻(Utricularia aurea)+轮叶狐尾藻(M.verticillatum)群丛最大为1633.48t,微齿眼子菜+日本茨藻(N.gracillima)最小为0.43t。群落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从1195.67g/m2增加到1850.53g/m2。人类的活动如过度养殖、打捞水草及污水排放等导致了长湖湿地植被面积、种类及总生物量的下降。
吴翠唐万鹏史玉虎张凤芝袁传武
关键词:水生植被演替
三峡库区高效防护林体系构建及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肖文发唐万鹏黄志霖曾立雄王鹏程程金花潘磊周志翔崔鸿侠郭泉水张洪江宋丛文史玉虎雷静品程瑞梅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森林生态学领域。主要内容:在区域尺度,基于土地利用与环境变化、土壤侵蚀动态及其风险评估研究,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结合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和森林立地划分,研发了区域尺度防护林优化...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防护林植被恢复林业生态工程
抚育间伐对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短期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准确把握不同营林措施下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对于深入理解森林经营管理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未择伐(NC)、除灌(SC)、伐除非马尾松(NPMC)、伐除优势马尾松(DPMC)等营林措施,利用固定样地等距离网格布点法研究不同营林措施下表层土壤(0~10 cm)活性有机碳组分、空间异质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主控因子。结果表明:与未择伐相比,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均显著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且一定程度降低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但LFOC在各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导致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分别增加了21.68%和19.90%,而除灌则降低了7.06%。未择伐和伐除优势马尾松样地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异呈现较微弱的空间自相关,而除灌样地中TOC、DOC、MBC由结构因素引起的变异为69.5%~98.5%,伐除非马尾松样地中TOC、DOC、LFOC由结构因素引起的变异为94.5%~99.7%。抚育间伐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胸径、叶面积、土壤水分等因素是调控土壤活性碳组分空间变异的主控因子。除灌和择伐通过改变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并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不稳定性。
王晓荣雷蕾雷蕾曾立雄唐万鹏崔鸿侠
关键词:马尾松抚育间伐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
品种、密度及造林模式对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幼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筛选出最适宜南方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泡桐品种及最佳造林技术,在湖北省京山市虎爪山林场采用品种、密度、造林模式等三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密度、造林模式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造林模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种对泡桐生长量影响最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较小的造林密度下,随造林密度增大,泡桐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均有所增加;宽行窄株(B2)造林模式下,泡桐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最大;中桐1号(C1)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为优良。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在南方低山丘陵区推广种植泡桐优先选择的品种为中桐1号,宜采用330株·hm^-2造林密度及宽行窄株造林模式,最佳处理组合为A2B2C1。
李玲庞宏东庞宏东崔鸿侠唐万鹏张荣洋崔鸿侠沙轼
关键词:泡桐造林密度造林模式生长量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