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荣芝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血小板
  • 2篇小干扰RNA
  • 2篇小红细胞
  • 2篇免疫
  • 2篇红细胞
  • 2篇肝癌
  • 2篇病毒
  • 2篇小干扰
  • 1篇蛋白
  • 1篇血浆
  • 1篇血浆游离DN...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调查
  • 1篇循环DNA
  • 1篇仪器
  • 1篇乙肝

机构

  • 1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11篇唐荣芝
  • 8篇孙朝晖
  • 6篇张卫云
  • 4篇李林海
  • 3篇杨永泉
  • 2篇符玉文
  • 2篇林德伟
  • 2篇石玉玲
  • 2篇许育兵
  • 2篇张蓉
  • 2篇任广立
  • 2篇张速林
  • 2篇罗剑
  • 1篇刘广亚
  • 1篇李薇
  • 1篇陈丽丹
  • 1篇黄晓燕
  • 1篇马静
  • 1篇肖斌
  • 1篇廖扬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患者循环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应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循环DNA进行提取,筛选出高效且稳定的提取方法,为研究新的肝癌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0例肝癌患者血浆标本,分别应用经典的酚-氯仿分离法、磁珠法、离心柱法、煮沸高温裂解法以及经过改良后的离心柱法进行循环DNA的提取,采用RT-PCR方法进行扩增,确认提取效果。结果:5种方法从30例血浆样本中提取循环DNA含量分别为(23.83±23.39)ng/mL、(32.91±27.42)ng/mL、(50.26±36.20)ng/mL、(38.62±31.73)ng/mL、(59.57±30.53)ng/mL,另外,5种方法的重复性(以CV计)分别为9.2%、8.9%、6.5%、12.67%、5.9%。结论:改良后离心柱法对于肝癌患者血浆中的游离DNA提取效率较高,重复性较好,适用于肝癌循环DNA的提取以及后续实验研究。
冯玉莉孙朝晖李林海杨永泉唐荣芝
关键词:循环DNA肝癌患者实时荧光定量PCR
化学发光法及ELISA法检测溶血、脂浊标本对术前四项检查结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溶血、脂浊标本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ollidum,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术前四项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BsAg、抗-HCV、抗-TP单项检测结果阳性标本各100份,抗-HIV检验结果阳性标本30份。将标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标本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使用人为方法将标本处理为轻、中、重度溶血组和脂浊组。所有标本按常规方法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及ELISA法进行术前四项传染病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中,不同程度溶血及脂浊组与对照组比较,除了抗-TP、HBsAg轻度溶血组标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检测中,不同程度溶血组及脂浊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相比ELISA检测术前四项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在标本出现溶血和脂浊时,建议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能有效避免假阳性的发生。
许育兵唐荣芝刘广亚朱展鸿单桂秋
关键词:溶血脂浊酶联免疫吸附法
小红细胞引起Sysmex SE-9000测定血小板结果错误一例
病例摘要:患者XXX,女性,8岁,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入住我院小儿科。患儿入院检查血常规时,在Sysmex SE-9000 上检测结果为:WBC:2.82×109/L,RBC:4.42×1012/LHCT:0.247,...
张卫云孙朝晖符玉文唐荣芝张速林罗剑林德伟
文献传递
4种方法诱导痰抗酸杆菌检测结果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唐荣芝黄晓燕徐德兴
关键词:抗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结核诊断
对小干扰RNA长期作用HBV转基因小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长期作用HBV转基因小鼠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评价。方法:siRNA表达载体经尾静脉注射转染HBV转基因小鼠,设立特异性siRNA组(pSilencer5.1/C2、pSilencer4.1/C2、pSilencer3.1/C2)、PBS对照组和阴性质粒对照组(n=10)。在注射后第6天、2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不同时间经其内眦静脉采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小鼠血清中HBsA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siRNA长期作用机体可使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和HBV-DNA水平显著降低,特异性siRNA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质粒对照组与PB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载体的特异性siRNA长期作用HBV转基因小鼠可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该抑制作用是特异性的。
张卫云孙朝晖任广立石玉玲李薇张蓉唐荣芝
关键词:小干扰RNAHBV转基因小鼠乙肝病毒
小干扰RNA长期作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长期作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siRNA表达载体经微静脉注射转染HBV转基因小鼠,设立特异性siRNA组(pSilencer4.1/C2)、PBS对照组和正常BALB/c小鼠组(n=10);分别于注射后1、3、6、9和12个月经其内眦静脉采血,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IgG、IgA、IgM水平的变化,ELISA测定细胞因子IL-2、IL-4、IL-6和IFN-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pSilencer4.1/C2长期作用转基因小鼠后可以改善机体的先天免疫反应,转基因小鼠机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调,高于PBS组,几乎接近正常BALB/c小鼠组。结论:pSilencer4.1/C2长期作用转基因小鼠可以上调机体的先天免疫,可为以后免疫疫苗提供应用时机。
张卫云石玉玲孙朝晖任广立张蓉唐荣芝
关键词:小干扰RNA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免疫系统
血浆游离DNA含量及其完整性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对肝细胞癌(HCC)、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浆游离DNA含量及完整性的检测结果,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2例HCC患者、58例乙肝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标本,采用RT-PCR技术对各组血浆游离DNA中GAPDH、β-actin400、β-actin167含量及其完整性(β-actin400/β-actin167)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的血浆游离DNAβ-actin167含量和完整性相比明显低于HCC组(Z=–4.328,P=0.000;Z=–3.885,P=0.001)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组(Z=–2.473,P=0.005;Z=–3.295,P=0.013),且HBV组血浆游离DNA完整性明显低于HCC组(Z=–4.836,P=0.002)。结论 RT-PCR检测血浆游离DNA完整性(β-actin400/β-actin167)可作为HCC辅助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孙朝晖李林海杨永泉唐荣芝冯玉莉
关键词:血浆游离DNA乙型肝炎
2008-2012年广州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学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2008—2012年广州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2008~2012年共检测健康体检者361188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1930例,阳性率为11.61%。整体来看,5年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群来看,小于25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逐年下降,25~59岁人群阳性率逐年上升。大于59岁人群5年问阳性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广州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5年问无明显变化,但中青年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中青年群体的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力度。
许育兵唐荣芝张卫云马静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学
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2501例调查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13年和2014年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对该地区宫颈癌的预防和疫苗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荧光PCR分型定性检测方法,对2501例来院就诊的女性患者或体检者宫颈分泌物中的13种高危型HPV特异性DNA核酸片段进行检测。结果 2013年和2014年高危型HPV总感染率分别为14.85%(146/983)、14.56%(221/1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P=0.839)。各年内各年龄段感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916,P=0.572;χ2=6.494,P=0.165)。2013年和2014年HPV亚型的总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72,P=0.452),2013年各亚型感染频次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HPV52、16、58、56、39、51、68、59、31、35、18、33、45型,而2014年为HPV52、16、58、68、18、51、56、39、31、33、59、35、45型。结论广州地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各年龄段女性均应定期进行高危型HPV筛查,以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开发新的多价疫苗或通用疫苗预防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陈静娜陈丽丹张卫云杨永泉唐荣芝孙朝晖李林海
关键词:高危型HPV流行病学
CXCR家族蛋白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CXCR家族蛋白在乳腺癌各亚型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获取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的CXCR家族蛋白在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数据;利用PRECOG网站获取各差异表达蛋白的预后生存分析图。结果除CXCR1外,各CXCR家族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CXCR2P1、CXCR3、CXCR4、CXCR5和CXCR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XCR2和CXCR7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CXCR3、CXCR4和CXCR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CXCR3、CXCR4和CXCR7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且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乳腺癌分子诊断或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王晓雅肖斌廖扬唐荣芝孙朝晖李林海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