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复
  • 2篇梗死
  • 1篇电磁波治疗
  • 1篇电针
  • 1篇动态超声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诊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型脂肪酸...
  • 1篇眩晕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阴不足
  • 1篇枣仁
  • 1篇枣仁汤
  • 1篇肢体
  • 1篇肢体功能
  • 1篇肢体功能障碍
  • 1篇脂肪

机构

  • 5篇江汉大学附属...
  • 1篇江汉大学

作者

  • 6篇喻佳丽
  • 5篇黄烈弥
  • 4篇杨秋萍
  • 1篇魏仁贤
  • 1篇张鼎
  • 1篇陈晓玲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康复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河北中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酸枣仁汤加减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肝阴不足型老年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观察酸枣仁汤加减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肝阴不足型老年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伴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肝阴不足型老年PSCI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酸枣仁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8/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0/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活影响、心理状态、身体状态、自理能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影响、心理状态、身体状态、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ch、DA、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酸枣仁汤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肝阴不足型老年PSCI伴失眠,能改善患者血清NSE、Ach、DA、5-HT水平,改善患者认知障碍和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黄烈弥张鼎李名飞孙瑞喻佳丽郭洪
关键词:中风康复康复酸枣仁汤
动态超声联合电针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动态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后循环缺血(PCI)单发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PCI单发性眩晕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各35例,超声波组给予超声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联合组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扫描仪(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8d后,3组BA、LVA、RVA的Vs和V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更高于超声波组及电针组(P<0.05),超声波组与电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超声波组及电针组(均P<0.05),超声波组与电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PCI单发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超声波和电针治疗。
黄烈弥魏仁贤陈晓玲喻佳丽杨秋萍
关键词:眩晕超声波电针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1
2016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TEA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FMA[(80.71±6.88)分]、MBI[(82.69±5.62)分]均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1±3.95)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TEAS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黄烈弥喻佳丽杨秋萍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肢体功能障碍
干扰电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观察采用干扰电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在术后采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治疗及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胃体投影区和背部腧穴部位采用干扰电刺激及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18 d)后,分别比较2组日均胃液引流量、置管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实验组在日均胃液引流量、置管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电联合特定电磁波刺激胃体投影区和背部腧穴治疗腹部手术后PGS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黄烈弥喻佳丽杨秋萍
关键词:特定电磁波体表投影术后胃瘫综合征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187例,其中确诊为AMI患者83例(AMI组),非AMI患者104例(非AMI组),入院即刻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H-FABP水平。结果:AMI组患者cTnI、CK-MB水平及H-FABP阳性率分别为5.64(0.43,12.66)μg/L、7.22(5.01,16.55)μg/L和84.34%,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84.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而特异度为79.81%,明显低于cTnI和CK-MB(P<0.05);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时,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93.3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为83.61%,明显低于CK-MB(P<0.05),而与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nI和CK-MB,H-FABP在早期诊断AMI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于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内的患者,其诊断价值较高。
徐智虎喻佳丽雷映霞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高频超声透入治伤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波透入治伤软膏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5组,A组(扶他林组)、B组(治伤软膏组)、C组(超声波组)、D组(超声波透入扶他林软膏组)、E组(超声波透入治伤软膏组)各20例,在治疗前后观察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四项指标及各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d后,5组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5组间比较,A、B、C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组各项评分更低于A、B、C组(P<0.05),且E组更低于D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E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波透入治伤软膏能够更快更好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黄烈弥喻佳丽雷映霞杨秋萍
关键词:高频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