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华向

作品数:21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幽门螺
  • 10篇幽门螺杆菌
  • 10篇螺杆菌
  • 6篇细胞
  • 6篇溃疡
  • 5篇胃炎
  • 4篇幽门螺杆菌感...
  • 4篇十二指肠
  • 4篇消化性溃疡
  • 4篇螺杆菌感染
  • 4篇杆菌感染
  • 3篇胆汁
  • 3篇胆汁性
  • 3篇胆汁性肝硬化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幽门螺旋杆菌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机构

  • 9篇香港大学
  • 7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夏华向
  • 4篇张锦坤
  • 3篇李春
  • 3篇尤丽英
  • 3篇朱森林
  • 3篇杨晋辉
  • 3篇杨艺
  • 3篇包维民
  • 3篇夏冰
  • 3篇唐映梅
  • 2篇华杰松
  • 2篇李瑾
  • 2篇王振宇
  • 1篇郑鹏远
  • 1篇郑鹏远
  • 1篇尹焱
  • 1篇张建中
  • 1篇杨海涛
  • 1篇林兆鑫
  • 1篇郭秋莎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消...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脏和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内胆管是PBC时自身免疫攻击的靶目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然杀伤(NK)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肝脏内50%的肝脏相关淋巴细胞是NK细胞,且这些NK细胞不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了解肝内NK细胞的变化特点有助于PBC发病机制的阐明。根据伦理学相关规定,不能与肝功能正常的肝穿刺组织比较。
唐映梅包维民夏华向尤丽英朱森林杨晋辉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肝硬化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
细菌DNA图谱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治疗后的复发和再感染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病人前和治疗后胃内分离到的细菌DNA图谱。方法:用随机扩增多形态DNA技术(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检测9对Hp菌株,多聚酶链反应采用10个碱基对的随机引物。结果:不同Hp菌株DNA图谱显示极大差异性。6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相同,提示病人感染同一细菌,1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相似,提示病人体内Hp的DNA经抗生素治疗后可能发生变异,2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显著不同,提示病人感染不同细菌。结论:Hp感染病人经抗生素治疗转阴后若又重复感染,多数情况是病人感染同一Hp菌株,有少数病人再感染不同株Hp。
华杰松夏华向郑鹏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再感染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幽门弯曲菌感染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旨在通过对10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窦粘膜固有膜炎性细胞计数以及幽门弯曲菌(CP)检测,以揭示NUD与CP感染的关系.结果表明:NUD患者CP检出率为64%,其胃窦粘膜固有膜炎性细胞总数较CP阴性者为高,且随CP数目增加而增加,说明伴有胃窦胃炎的NUD患者与CP感染有显著的相关性.另外还表明;各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NUD患者各种症状无特异相关性,而CP感染与NUD患者的腹胀、嗳气有高度相关性.
夏华向张锦坤
关键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幽门弯曲菌
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探讨宿主遗传因素对Hp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尤其是非贲门胃癌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PCR-RFLP方法,检测21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包括73例慢性胃炎、78例十二指肠溃疡及59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和264例正常对照者的TNF-α 308、LT-α Nco Ⅰ、AspH Ⅰ双等位基因型分布.Hp感染检测血清Hp Ab-IgG.结果: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Hp阳性率9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1%(P<0.000 1,Odds ratio=5.793,95%CI:3.431~9.780).LT-α Nco Ⅰ A/G基因型在Hp阳性非贲门胃癌患者(64.0%)高于Hp阳性的正常对照组(4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9 7,OR=2.026,95%CI:1.080~3.803),该基因型与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无相关性.TNF-α 308、LT-α AspH Ⅰ与Hp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疾病亦无相关性.结论:LT-α Nco Ⅰ A/G基因型与中国湖北汉族人群非贲门胃癌Hp阳性相关.
李春夏冰杨艺李瑾夏华向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肿瘤坏死因子淋巴毒素
抗菌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影响因素及对策
1993年
生长、繁殖在胃上皮及十二指肠胃化生上皮表面粘液层内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能引起胃炎,并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有密切联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某些症状与 HP感染有关并可通过根除 HP 而得到缓解。HP 感染亦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根除HP 在胃肠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所谓 HP 的根除是指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停止至少四周后检测 HP 转为阴性。治疗停止时 HP 转阴则称为清除(Clearance)。在治疗期间,HP
夏华向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菌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2003年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且治疗费用昂贵[1,2].其发病机制涉及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下降和自发性松弛频率增加,多伴随胃酸分泌增加.
夏华向杨艺王振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
胃窦固有膜炎性细胞计数的价值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1991年
将100例消化不良病人胃窦粘膜固有膜各类炎性细胞计数(MICC)与病理诊断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进行比较,表明:MICC总数可反映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病变程度。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反映胃炎的活动状态,推荐一组MICC参考标准值;表明MICC总数与HP感染呈正相关。即MICC总数越大,HF检出率越高,量也越大。
夏华向
关键词:胃炎细胞计数幽门螺旋杆菌
中国香港地区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型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的重要毒力因子vacA ,cagA ,iceA及插入序列IS在中国香港地区分离菌株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Southernblot方法 ,对 72例证实为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直接进行检测。结果 72例患者中 ,69例 (95 .8% )感染的Hp菌株为vacAs1c型 ,3例 (4.2 % )为s1a型 ;2 3例(31 .9% )为vacAm1b型 ,46例 (63 .9% )为vacAm2型 ;6例 (8.3 % )为混合型。 63 .9% (46/72 )的患者感染菌株为iceA1型 ,2 9.2 % (2 1 /72 )为iceA2型。cagA的阳性率为88.9% (64/72 )。结论 Hp毒力因子vacA ,cagA和iceA在香港菌株中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 ;未发现特定cagA 。
尹焱张建中王振宇夏华向林兆鑫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
下消化道出血纤维结肠镜检查633例分析
夏华向黄河李怀斌
关键词:出血乙状结肠镜检电外科学胃肠出血弯曲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被引量:42
2005年
李国庆夏华向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